徐卯升
- 作品数:86 被引量:31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原发性睾丸旁神经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 2006年
- 谢华陈方张忠德徐卯升耿红全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睾丸原发性阴囊肿块进行性增大右阴囊
-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在尿道下裂中的应用被引量:38
- 2001年
- 目的 总结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Snodgrass法 )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 方法 对 43例尿道下裂患儿行Snodgrass尿道成形术 ,其中阴茎体型 35例 ,阴茎阴囊交界型 8例 ;9例为上次尿道成形失败者 ;10例阴茎下弯者先行阴茎背侧折叠 ;患儿尿道置管 10d ,拔管后常规前尿道扩张。 结果 43例随访 4~ 11个月 ,阴茎外观正常 ,无下弯 ;尿道开口于阴茎头前端 ,呈纵行裂隙状 ,排尿通畅 ,无尿道狭窄 ;术后 5例发生尿瘘 ,4例已做修补 ,均成功。 结论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可应用于近、远端型及有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患儿 。
- 陈方薛皓亮徐卯升谢华刘国华李衷初
- 关键词:尿道下裂外科手术尿道成形术
- 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儿童完全性重复肾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的37例同侧双输尿管病变的完全性重复肾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3例;患侧为左侧25例,右侧12例。临床症状中,尿路感染34例,滴尿2例,排尿困难1例。病理类型中(同一患儿不限于一种病理类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11例,上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反流3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26例,上肾部输尿管囊肿伴反流6例,下肾部输尿管反流26例,下肾部输尿管异位开口伴狭窄11例。分析手术时间、肾盂分离前后径(anterior and posterior diameter,APD)、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并发症等,评价这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同侧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平均手术年龄为8.3个月,范围为4~110个月,手术时间为(128.84±35.06)min。术后上肾部APD为(9.41±6.40)mm,术后上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76±4.93)mm,术后下肾部APD为(5.49±6.47)mm,与术前同类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肾部输尿管直径为(2.05±4.10)mm,与术前下肾部输尿管直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RF为(43.06±5.75)%,与术前DRF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5.1个月,范围为13~120个月,患儿术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8.1%(3/37)出现并发症:1例术后半年复查积水下降不明显,DRF下降,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处狭窄再次行手术治疗;2例术后2年出现间歇性排尿困难伴尿路感染,行膀胱镜下输尿管囊肿开窗术。结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耦合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适用于儿童完全性肾重复畸形的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治疗方式。
- 方晓亮王锦斌耿红全徐国锋贺雷李约延张君颀张琪敏徐卯升
- 关键词:重复肾肾畸形
- ESWL治疗儿童肾鹿角形结石的体会(附53例报告)
-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rtripsy,ESWL)治疗儿童肾鹿角形结石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采用 Dornier Compact DeltaⅡ型碎石机ESW...
- 贾建业耿红全徐卯升徐国锋林厚维方晓亮
-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拔出设备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尿管支架管拔出设备,所述输尿管支架管拔出设备设有橡胶管、单股线;所述橡胶管长30cm,其直径选用Fr6号;所述橡胶管的尾端连接有注水接管;所述的橡胶管头端设有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所述的第一小孔位于橡胶...
- 林厚维耿红全徐卯升方晓亮徐国峰吴燕
- 文献传递
- 回肠间置代输尿管术一例报告被引量:6
- 2003年
- 高莉娟谢华薛皓亮徐卯升陈方
- 关键词:输尿管缺损病例报告手术方法
- 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通过总结103例先天性隐匿阴茎的临床资料,探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应用于先天性隐匿阴茎的诊治经验。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采用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患儿103例,年龄为6个月至12.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先天性隐匿阴茎的诊断,其中3例伴有明显肥胖。结果平均随访1.5年(6个月至2.5年),所有患儿阴茎外观均较满意。阴茎显露好,无包皮臃肿现象。术后1例因阴茎根部皮肤附着不佳仍有回缩,2例患儿在阴茎根部切口处轻度裂开。结论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术后阴茎外观接近包茎术后表现,术后再回缩等并发症少。渐进性皮瓣转移技术可以作为治疗先天性隐匿阴茎的常规术式。
- 陈杰徐卯升耿红全徐国锋咸华
- 关键词:隐匿阴茎先天性
- 尿道下裂的MAMLD1基因研究
- 2012年
- 目的分析尿道下裂患儿MAMLD1基因突变的比例,探讨该基因在尿道下裂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0例单纯尿道下裂患者进行MAMLD1基因检测,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健康人群来源的200条x染色体为对照组。直接测序检测MAMLD1基因编码区外显子的序列。结果发现2个位点碱基改变(c.1699C〉T,c.1985A〉G),其中C.1985A〉G为已报道的SNP;c.1699C〉T未报道过,通过Fisher精确概率法比较正常和尿道下裂患者中出现的频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MAMLD1基因不是我国单纯尿道下裂发生的热点基因。c.1699C〉T是MAMLDl基因新发现的SNP。
- 钱晨林厚维孙平徐国峰徐卯升杨涛耿红全
- 关键词:尿道下裂基因
- 小儿胃膀胱扩大成形术
- 1996年
- 采用胃膀胱扩大成形术,用于小儿下尿路再建以保护上尿路,控制尿失禁并评价其疗效。3例女性患儿(平均年龄9岁)行带血管蒂胃组织片膀胱扩大成形术。术后随访8个月至2年。3例患儿膀胱容量从术前20~30ml增至250~300ml,2例排尿控制满意,1例能部分控制排尿。上尿路功能改善2例,稳定1例。血浆电解质成分无改变。胃组织的解剖及代谢特点使胃膀胱扩大成形术不失为小儿下尿路再建的一个重要方法。
- 刘国华李衷初陈方叶惟靖葛人铨徐卯升
- 关键词:尿失禁儿童
-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7年
- 目的:为明确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肾母细胞瘤采用免疫组化染色(LSAB 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5例肾母细胞瘤中PCNA 表达阳性者12例,其中Ⅱ级5例、Ⅲ级4例、Ⅳ级3例,阳性率为34.29%,其阳性率随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P<0.05);PCNA 阳性者其 S 期细胞指数及增殖指数(PI)均显著高于 PCNA阴性者(P<0.05),而其五年生存率,16.67%,则显著低于 PCNA 阴性者的73.91%(P<0.01)。结论:在肾母细胞瘤中,PCNA 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敏感指标,在其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陈方刘国华张忠德蔡威徐卯升何建华李衷初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核蛋白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