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夫真

作品数:73 被引量:5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哲学宗教
  • 17篇文化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青少年
  • 18篇少年
  • 14篇疏离
  • 14篇疏离感
  • 13篇接纳
  • 11篇中介
  • 11篇亲子
  • 10篇心理
  • 10篇同伴接纳
  • 10篇父母
  • 9篇自我概念
  • 8篇教养
  • 8篇家庭功能
  • 7篇抑郁
  • 7篇青少年早期
  • 7篇教养方式
  • 6篇中介效应
  • 6篇儿童
  • 5篇心理健康
  • 5篇心理一致感

机构

  • 72篇山东师范大学
  • 6篇山东省教学研...
  • 2篇滨州职业学院
  • 2篇中国儿童中心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青岛理工大学
  • 1篇宾夕法尼亚大...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 1篇阿姆斯特丹大...
  • 1篇山东特殊教育...

作者

  • 72篇徐夫真
  • 24篇张文新
  • 10篇崔伟
  • 8篇陈佩佩
  • 8篇孙浩
  • 6篇张玲玲
  • 4篇王姝琼
  • 4篇纪林芹
  • 4篇于凤杰
  • 4篇张珍珍
  • 4篇杜林林
  • 4篇刘宇鹏
  • 3篇魏星
  • 3篇路立红
  • 2篇毕馨文
  • 2篇张云仙
  • 2篇李荣风
  • 2篇邬钟灵
  • 2篇陈亮
  • 2篇吴汉

传媒

  • 6篇中国特殊教育
  • 5篇心理发展与教...
  • 4篇中国临床心理...
  • 3篇心理学报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第十九届全国...
  • 2篇当代教育科学
  • 2篇中国健康心理...
  • 2篇山东省团校学...
  • 2篇高教学刊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教育家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8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澳大利亚再教育体系对我国高职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启示研究
2021年
文章详细地阐述了澳大利亚再教育体系,并且以澳大利亚联邦大学为例,详细陈述了再教育项目的类型,再教育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过程;并探讨对高职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启发: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引导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自身优势;教学内容符合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培养贫困生的就业能力。
张云仙徐夫真刘霄雯
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中国职业教育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心理一致感及母亲教养的中介作用
抑郁是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破坏性影响。青少年抑郁与家庭系统及个体心理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是青少年抑郁的两个重要预测变量。心理一致感作为一...
徐夫真崔伟陈佩佩
关键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一致感抑郁
文献传递
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2023年
儿童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满足他们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提升。反之,人际关系不良或出现人际困扰则容易导致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增多,出现社交退缩、攻击甚至是自伤等心理社会适应问题。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也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议题。
徐夫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人际困扰家庭教育青少年成长社交退缩
当代中国青少年行为自主期望、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和亲合
青春期亲子关系是发展心理学中经典的研究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行为自主期望、父母教养方式与亲子冲突和亲合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毕馨文徐夫真张文新
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冲突
焦虑的代际传递: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
焦虑是儿童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并且具有一定的弥散性与持续性,不仅对儿童当前心理社会功能发展、学业表现与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产生破坏性作用,而且可能会影响其在青少年期乃至成年期的心理健康。鉴于儿童焦虑的早发性,有必要考察家庭因...
王萌孟张清瑶任立文徐夫真
关键词:父母焦虑亲子关系代际传递
文献传递
听障青少年自我概念与疏离感:友谊支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自我知觉问卷和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调查了308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友谊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男生的疏离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女生,初中女生和中专女生的疏离感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女生;自我概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听障学生的疏离感;友谊支持可以调节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结论:友谊支持在自我概念与疏离感之间起调节作用,较高的友谊支持增强了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负向预测作用。
吴汉徐夫真张珍珍
关键词:疏离感自我概念
同伴接纳、自我概念和抑郁的关系:听健和听障青少年的比较
抑郁是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内化问题之一,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认知、人际交往及躯体功能状态,同时也为个体在成年期的发展带来不良预后。抑郁也与青少年自伤甚至自杀行为有关。与听力健全的青少年相比,听障青少年可能体验到更多的抑郁...
张珍珍陈佩佩路立红周冬华徐夫真
关键词:同伴接纳自我概念抑郁
文献传递
父母教养与听障青少年疏离感的关系: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被引量:4
2018年
通过考察210名听障青少年疏离感与父母教养、自我概念、友谊质量的关系机制,查明了自我概念在父母教养与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友谊质量对这一中介作用的调节。结果表明:(1)自我概念在父母关爱与疏离感之间起中介作用,父母关爱可以直接或通过自我概念间接预测听障青少年的疏离感。(2)友谊质量调节了父母关爱通过自我概念对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在具有高朋友支持或低朋友冲突的听障青少年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其疏离感水平显著低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但在具有低朋友支持或高朋友冲突的群体中,自我概念水平高的个体与自我概念水平低的个体疏离感差异不显著。
徐夫真
关键词:父母教养疏离感自我概念
父母自主支持与听障青少年心理健康: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要求关爱贫困、留守、残疾等处境不利的儿童青少年。听障青少年由于听力和言语技能的严重受限,在受教育、就业、社会参与和社会融入中经历着比正常同龄人更多的...
刘琪陈晓旭张思羽吴彤徐夫真
关键词:心理健康自我接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心理一致感及母亲教养的中介作用
抑郁是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情绪,对青少年心理、行为及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破坏性影响。青少年抑郁与家庭系统及个体心理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教养是青少年抑郁的两个重要预测变量。心理一致感作为一...
徐夫真崔伟陈佩佩
关键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心理一致感抑郁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