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庆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枕神经
  • 3篇枕神经痛
  • 3篇神经痛
  • 3篇经痛
  • 2篇动脉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颈动脉
  • 2篇卡马西平
  • 2篇基底
  • 2篇基底动脉
  • 1篇弹性酶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对照临床试验
  • 1篇血浆
  • 1篇血浆ET
  • 1篇血清

机构

  • 9篇成都市第二人...
  • 3篇四川省人民医...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三六三医院

作者

  • 9篇徐庆
  • 7篇王孟琼
  • 4篇张红
  • 3篇高国勋
  • 3篇代红源
  • 3篇张蓓
  • 3篇周波
  • 3篇袁光固
  • 3篇郭富强
  • 3篇孙红斌
  • 3篇杨友松
  • 3篇肖军
  • 3篇饶萍
  • 3篇罗永杰
  • 3篇袁强
  • 1篇李茂琼
  • 1篇赵豫琴
  • 1篇黄静
  • 1篇刘琴
  • 1篇王学洲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3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血浆ET、血清SOD与LPO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脂质(LPO),在椎一基底动脉缺血(VB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35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患者和5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血清进行ET、SOD、LPO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VBI患者血浆ET和血清SOD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LPO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VBI发病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参与是不可忽视的因素。VBI患者存在脑卒中发生的潜在危险,对其治疗应按脑血管病Ⅱ级防治来进行。
王孟琼徐庆包世华张红张蓓李茂琼赵豫琴
关键词:VBI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8临床分析
1999年
本文收集1994年4月至1997年2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经临床及经颅二维多普勒证实,并排除其他相关疾病,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98例,分两组进行临床对比,对其临床特征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全部病人均作颈椎X线摄片,诊断颈椎病者61例,下称甲...
徐庆王孟琼张蓓张红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X线诊断
脑血肿抽吸治疗工具的研制
2000年
王学洲徐庆张红
关键词:脑血肿血肿抽吸
弹性酶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了解弹性酶干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时 ,药效与疗程的关系 ,疗效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药物治疗不同时段硬化动脉壁逆转情况及不同改变的粥样斑块消退情况。结果 治疗组 31例 ,恢复正常 14例 ,病变程度减轻 12例 ,无变化 3例 ,恶化 2例。有效率 84%。对照组 13例 ,无变化 4例 ,恶化 9例。治疗组中 ,以血管壁增厚硬化及显示低回声影像的斑块 ,效果较好。其有效率分别为 85 %和 93.3%。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自然减轻和逆转的机会较少 ,故药物干预治疗十分必要。疗效与病理改变有一定关系 ,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诊早治 ,对预防动脉狭窄 ,有十分重要意义。服药时间 。
王孟琼徐庆黄静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弹性酶药物疗法疗效
枕神经痛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总结165例枕神经痛患者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用预先制订的诊断标准及观察表,对成都5家大型综合性医院神经科门诊枕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及记录,病情判定采用患者自评101点数字评分法(NRS),医生评估采用六点行为疼痛测定法(BRS)。自评和医评在治疗前进行1次,以后每周进行1次,观察治疗3周。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65例,其中以枕大神经痛占绝大多数(92.7%),男女比为0.6:1,年龄发病高峰40~70岁(58.8%),职业以工、农及文职人员占多数为72.1%,冬春发病为高峰,分别为60.9%和22.4%,无明显诱因者为73.3%,病情1周内缓解者为54.7%,2周内缓解79.5%,其余在三四周内缓解。结论:枕神经特殊的解剖特点与包裹它的结缔组织悬浮网结构是其发病的基础,颈椎病、颈部肌肉慢性劳损及创伤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天气寒冷,劳累及职业等因素。
杨友松袁光固陈春晖袁强高国勋周斌何进宇孙红斌郭富强罗永杰肖军周波代红源饶萍王孟琼徐庆
关键词:神经痛结缔组织流行病学因素
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分析
2005年
目的了解影响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方法对214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自然条件、病情轻重、卒中知识和就诊时间等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就诊时间早晚的因素。结果72例(33.5%)患者早就诊。早就诊与用救护车(P<0.05)、有卒中史(P<0.05)和病情轻重(P<0.05)有关。结论广泛开展卒中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增加早就诊患者人数,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和更好的康复。
张蓓张红刘琴徐庆
关键词:脑卒中就诊时间
65例脑梗塞与颈动脉硬化关系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通过对 65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 ,了解脑梗塞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 65例经临床、CT或MIR证实的脑梗塞患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颈动脉血管壁 ,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在多灶性 ,发生脑梗塞患者中有粥样硬化斑块者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颈动脉硬化与脑梗塞有密切的相关性。在颈脉硬化中 ,有粥样斑块者易再发生脑梗塞。
徐庆王孟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脑梗塞颈动脉硬化粥样斑块
妥泰治疗枕神经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通过随机对照观察妥泰治疗枕神经痛的确切疗效及有效剂量。方法 将 16 7例枕神经痛患者 ,按单、双日就诊分为妥泰组和卡马西平组 ,并随访 3周。通过对两组各治疗段自评、医评分值及病情分度归转的比较 ,确定妥泰的疗效并计算每日平均有效剂量 ;通过不良事件分析确定妥泰的安全性。结果 完成观察 16 1例 ,其中妥泰组 87例 ,治疗有效率 93 1%;卡马西平组 74例 ,有效率 86 5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各阶段自评和医评分值间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本试验妥泰的平均治疗量为 12 3 3± 5 6 4mg/d ,未发现妥泰有严重副作用。结论 妥泰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与卡马西平相近 ,用妥泰日平均治疗量治疗枕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杨友松袁光固陈春晖袁强高国勋周斌何进宇孙红斌郭富强罗永杰肖军周波代红源饶萍王孟琼徐庆
关键词:枕神经痛卡马西平
托呲酯不同起始剂量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托吡酯不同起始剂量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由成都市 5家医院神经内科组成协作组 ,将 133例枕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托吡酯A、B组 (起始剂量分别为 5 0mg/d和 2 5mg/d)及卡马西平组。托吡酯A、B组在治疗后第 2d开始每天加 2 5mg,最大剂量 2 0 0mg/d,卡马西平组为 0 1每日 3次 ,共治疗3周。对 3组患者每周进行自评、医评 ,并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 1周卡马西平组疗效优于托吡酯A、B组 (均P <0 0 5 ) ,而A组疗效又优于B组 (P <0 0 5 ) ,第 2周和第 3周 3组间疗效无差异 (均P >0 0 5 )。 3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轻 ,发生率亦无差异。结论 用托吡酯治疗枕神经痛起始剂量 5 0mg/d比 2 5mg/d起效快 ,无严重不良反应。
杨友松袁光固袁强陈春晖高国勋周斌何进宇孙红斌郭富强罗永杰肖军周波代红源饶萍王孟琼徐庆
关键词:卡马西平枕神经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