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对心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超声造影
  • 1篇心肌梗死
  • 1篇腋臭
  • 1篇腋臭术后
  • 1篇引流
  • 1篇造影
  • 1篇脂肪
  • 1篇实时心肌超声...
  • 1篇术后
  • 1篇皮瓣
  • 1篇重分布
  • 1篇眶隔
  • 1篇眶隔脂肪
  • 1篇梗死
  • 1篇灌注
  • 1篇灌注状态
  • 1篇负压
  • 1篇负压引流

机构

  • 3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蒋媛媛
  • 3篇徐洋
  • 2篇张民福
  • 1篇许春鹏
  • 1篇任卫东
  • 1篇梁赞姜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眶隔脂肪三针固定法修复鼻泪沟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眶隔脂肪重新固定修复鼻泪沟凹陷的术后疗效。方法于眼轮匝肌下剥离,暴露眶隔脂肪。继续向下剥离,显露弓状缘后再剥离到眶下缘下方0.5 cm。适当去除眶隔脂肪后,用5-0可吸收线分别将内侧脂肪团和中间脂肪团固定到眶下缘。去除多余下睑皮肤肌肉,缝合皮肤,加压包扎。结果 58例鼻泪沟凹陷改善明显,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方法是改善鼻泪沟凹陷的理想术式。
徐洋梁赞姜蒋媛媛张民福许春鹏高云之
关键词:眶隔脂肪
斑点追踪成像结合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对心肌不同灌注状态的评价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左心室局部心肌功能和心肌灌注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48例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周内AMI患者(治疗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实时心肌超声造影(RT-MCE)技术评价PCI手术前后局部纵向应变及心肌灌注变化特征,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SPECT)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CI术前,治疗组各应变和灌注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CI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除部分心肌节段心肌造影剂灌注速率无改善外,其他各指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左心室局部纵向峰值应变、心肌灌注达峰强度和局部心肌血流量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的心肌灌注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0.72、0.76,均P<0.05)。结论 STI技术结合RT-MCE技术能够准确评价AMI患者PCI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局部功能和心肌灌注的变化特征。
蒋媛媛徐洋任卫东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实时心肌超声造影心肌梗死
负压引流联合打包加压解决腋臭术后并发症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打包加压在腋臭切除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51例腋臭患者采用腋窝双纵行切口法腋臭切除术,去除大汗腺及毛囊后在皮瓣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并打包加压术区。术后第2天待引流量减少拔除引流管,10天拆线并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3~12月进行随访。结果: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及切口感染,仅仅2例(3侧)术后出现皮瓣下小量积液。结论:负压引流联合打包加压能有效的降低腋臭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徐洋梁赞姜蒋媛媛张民福
关键词:腋臭皮瓣负压引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