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慕自新

作品数:40 被引量:511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1篇玉米
  • 10篇根系
  • 8篇棉花
  • 5篇枸杞
  • 5篇小麦
  • 5篇教学
  • 5篇高产
  • 4篇玉米根
  • 4篇玉米根系
  • 4篇植物
  • 4篇植物生理
  • 4篇植物生理学
  • 4篇生理
  • 4篇水分
  • 4篇胁迫
  • 4篇北疆
  • 3篇滴灌
  • 3篇栽培
  • 3篇植株
  • 3篇水分利用

机构

  • 2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4篇石河子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新疆农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0篇慕自新
  • 9篇张岁岐
  • 8篇马富裕
  • 6篇梁宗锁
  • 5篇李少昆
  • 5篇胡景江
  • 5篇吕金印
  • 4篇李俊华
  • 4篇孟宝民
  • 3篇李绍长
  • 3篇王克如
  • 3篇张成双
  • 3篇曹连莆
  • 3篇郑重
  • 3篇周春菊
  • 3篇刘小芳
  • 3篇梁爱华
  • 3篇李蒙春
  • 3篇董志新
  • 2篇曹翠玲

传媒

  • 5篇石河子大学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新疆农垦科技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6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7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根系PIP2基因表达响应干旱-复水的遗传差异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干旱-复水的水分动态变化及品种遗传特性对小麦水孔蛋白基因PIP2表达的影响,揭示小麦生理抗旱性的分子机制。【方法】以抗旱性差异较大的2个小麦品种"陕合6号"(抗旱)和"郑引1号"(干旱敏感)为材料,于幼苗培养至8d时,采用渗透势为-0.4MPa的PEG-8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时间分别为0(对照),12,36,60h,胁迫60h后复水36h。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从干旱胁迫到复水的整个过程中,水孔蛋白基因PIP2在2种小麦根系中的动态差异表达情况,以及根系水导、叶片相对含水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结果】正常水分条件下,"郑引1号"中PIP2的表达水平高于"陕合6号";而水分胁迫条件下,"陕合6号"中PIP2的表达量普遍高于"郑引1号",且PIP2的表达随水分的动态变化在2个品种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可塑性。水分胁迫初期(36h内),"陕合6号"中PIP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至60h时又逐渐降低至低于对照水平;而"郑引1号"PIP2的表达量随着水分胁迫时间延长持续降低,至60h时几乎检测不到其表达。胁迫60h后复水36h,2个小麦品种中PIP2的表达量均有恢复,但"郑引1号"的净表达量仍未达到胁迫前的水平,而"陕合6号"则超过了胁迫前的水平,表现出补偿效应。与干旱敏感品种"郑引1号"相比,干旱胁迫下抗旱品种"陕合6号"的高PIP2转录水平对应于植株较高的根系水导、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同时具有较低的根系细胞膜相对透性。【结论】抗旱品种在水分胁迫初期诱导并维持较高的PIP2表达,复水后PIP2的补偿表达可能是其具有较高抗旱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
余丽娟田又升张成双徐齐雯慕自新
关键词:小麦水孔蛋白干旱复水
玉米根系形态性状和空间分布对水分利用效率的调控被引量:91
2005年
玉米根系形态性状(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系干物质重)与植物整体水分利用效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曲线趋势基本相同,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只是相关系数不同。说明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说,根系需要维持适宜的大小。其中根长对水分利用效率的贡献是第一位的,而根系干物质重的贡献最小,根系表面积介于二者之间。从空间分布来说,玉米每层节根数、节根长度和直径在父母本和杂交种间也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与中下层根量相比,母本与不抗旱的父本处于上层干土中的根系数量明显较多,且根系直径大,吸水困难。而杂交种在干旱条件下上层根重和数量维持不变,或略高于不抗旱品种,但中层和下层根系数量和长度明显高于不抗旱品种,且根系直径小于不抗旱品种,这样从多的有效根系数量和低的吸水阻力两方面保证了水分的吸收,从而使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说明通过根系形态特性和空间分布的优化能够调节作物整体的水分利用效率。
慕自新张岁岐郝文芳梁爱华梁宗锁
关键词: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案例教学法在农科院校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结合案例教学的理论及方法,探索了适宜于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了该课程教学案例资源库,着重强调了案例教学法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研思维,激发学生参与解决生产和社会实践问题的使命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慕自新吕金印周春菊曹翠玲胡景江
关键词:案例教学植物生理学教学模式
新陆早4号与新陆早7号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以北疆棉区推广面积较大的新陆早4号和新陆早7号两个高产棉种为试材,对其部分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光强下,新陆早7号光合速率比新陆早4号高38.1%,蒸腾速率也略高,叶片水分利用率比新陆早4号高20.8%。新陆早7号叶片光合速率高与其叶片较厚,密度大、叶绿素含量高及同化效率大有关;(2)新陆早4号单叶光补偿点低于新陆早7号,耐阴能力强,暗呼吸速率也低;(3)新陆早7号单株叶面积小,群体通风透光性好,基部成铃率高。新陆早4号叶片大,尤其上部叶片大,群体易荫蔽,某部成铃率低于新陆早7号。
李少昆马富裕李蒙春闫洁慕自新张旺峰
关键词:棉花基因型光合特性新陆早7号
水肥因素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和棉株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8
2001年
以新陆早 7号为试材 ,进行了不同水肥条件下膜下滴灌棉株群体冠层结构测定和产量结果分析。试验表明 ,合理水肥条件下的棉株群体叶面积指数 ( LAI)、叶倾角 ( MLA)和散射光透过率 ( TD) ,在盛花盛铃期分别为 3.55~ 3.95、40°~ 48°和 1 8.5%~ 2 8.1 %。在一定水肥范围内 ,滴灌棉花产量随灌水量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但超过一定阈值产量有下降趋势。适宜水肥条件下产量最高。
郑重马富裕慕自新李俊华杨海红
关键词:棉花膜下滴灌水肥冠层结构
玉米根系特征与其整体水分关系研究
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 L./)一组遗传材料杂交种户单四号/(F1代/)及其父本478/(♂/)、母本天四/(♀/)和F2代为试验对象,通过一系列溶液培养和干早盆盆栽试验,对玉米根系特征与其整体水分关系中的一些...
慕自新
关键词:玉米根系形态特征水分关系
文献传递
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和超高产研究对策被引量:8
2001年
从我国大豆生产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分析大豆的生产价值和发展前景 ,提出大豆高产栽培的可能潜力。
董志新李绍长张煜星刘建国孟宝民慕自新李俊华
关键词:大豆食用价值超高产高产栽培
北疆棉花超高产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1997年
李少昆李蒙春马富裕王克如张旺峰慕自新康定明
关键词:棉花高产生理基础新疆北疆
不同蛋白含量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被引量:31
2001年
用 8个蛋白含量不同的小麦品种配成 NC 设计杂交组合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进行数量遗传分析表明 ,小麦籽粒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在品种间表现有一定的差异 ,籽粒蛋白含量、醇溶蛋白含量、谷蛋白含量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 ,清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 ;不同亲本不同组合的 GCA和 SCA差异较大 ,在小麦优质育种中应以高蛋白材料作为亲本之一 ,选配组合时最好采用高×高类型或高×低类型 ;在中亲优势测定中 ,除醇溶蛋白表现为正向超亲外 。
李卫华曹连莆艾尼瓦尔莫庸慕自新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蛋白质组分配合力杂种优势
专题实验及seminar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对在校低年级研究生公选课理论课中开展专题seminar研讨,了解学科前沿,为研究生提供相互交流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在教学实验中开设综合性专题大实验,强化技能训练,使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得以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为新时期研究生的创新教育与改革探索新的途径。
吕金印赵军慕自新刘西平龚月桦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研究型教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