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江祁

作品数:20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子叶
  • 5篇绿豆
  • 4篇代谢
  • 4篇蛋白
  • 4篇愈伤
  • 4篇愈伤组织
  • 4篇衰老
  • 3篇植物
  • 3篇马铃薯
  • 3篇抗氰呼吸
  • 3篇活性
  • 2篇蛋白质代谢
  • 2篇烟草
  • 2篇水杨酸
  • 2篇线粒体
  • 2篇胁迫
  • 2篇结合蛋白
  • 2篇活性变化
  • 2篇继代
  • 2篇继代培养

机构

  • 19篇兰州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

  • 20篇文江祁
  • 17篇梁厚果
  • 3篇谭保才
  • 2篇王俊
  • 2篇张立新
  • 2篇李文瑞
  • 1篇李勤报
  • 1篇杨成德
  • 1篇孔英珍
  • 1篇张利平
  • 1篇林宏辉
  • 1篇何军贤
  • 1篇李红玉
  • 1篇张年辉
  • 1篇许明丽
  • 1篇刘良寰
  • 1篇周功克
  • 1篇孙晓艳
  • 1篇杜林方
  • 1篇梁五生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4篇植物生理学报...
  • 2篇Acta B...
  • 2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0
  • 2篇1997
  • 5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l^-维持PSII锰复合物功能结构的实验证据被引量:2
1995年
锰原子附着在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_1和D_2蛋白上,构成锰蛋白复合物,在外周天线蛋白(47,43kD)、3种水溶性蛋白(33,23,17ku)、无机离子Ca^(2+)和Cl^-的辅助调节下,吸收光能,通过S_0→S_4态的循环,将水分解,形成分子氧.用氯化钠溶液清洗去除23,17ku水溶性蛋白后,水分解酶中锰原子极易被PD(Phenylenediamine,苯二胺)和HQ(Hydroquinone,氢醌)之类还原剂攻击,由Mn≥3+还原形成Mn^(2+)并释放出水分解酶,此过程伴随着水分解活性的相应降低.
王俊文江祁梁厚果杜林方
关键词:氯离子蛋白质
白兰瓜子叶衰老过程中蔗糖酶同工酶的分离及其活性变化被引量:16
1993年
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对白兰瓜子叶蔗糖酶同工酶进行了分离。发现细胞质可溶性部分含有4种蔗糖酶同工酶,其中3种为酸性蔗糖酶(Ⅰ、Ⅱ、Ⅲ),其活性最适pH分别为5.40、4.30和4.73;另外一种为碱性蔗糖酶,其最适pH为7.40。细胞壁盐溶性部分仅含1种酸性蔗糖酶,其最适pH亦为4.73。在白兰瓜子叶生长后期(7~11d),定位于细胞质的酸性蔗糖酶Ⅰ、Ⅱ和Ⅲ的活性略有升高;衰老发生后(17~23d)其活性显著下降;衰老后期碱性蔗糖酶活性消失。在子叶生长和衰老期间细胞壁酸性蔗糖酶活性则一直下降。
张利平文江祁杨成德梁厚果
关键词:白兰瓜子叶衰老蔗糖酶同功酶
陈化马铃薯切片内源乙烯和抗氰呼吸途径发生、运行的关系被引量:4
1997年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切片在24h陈化期间,总呼吸速率(V_t)明显升高,交替途径容量(V_(alt))增加更为显著。交替途径实际活性(ρV_(alt))及其对V_t的贡献(ρV_(alt)/V_t)在陈化初期上升,12h后基本保持稳定;相应交替途径运行系数ρ值随陈化进程不断下降。陈化切片内源乙烯产生的时间曲线与V_(alt)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ρV_(alt)的趋势不同。用乙烯相关效应剂进行实验,发现促进乙烯产生的ACC及Cu^(2+)可促进V_(alt)的发生,而抑制乙烯产生或其生理作用的Co^(2+)及Ag^+则可部分抑制V_(alt)的发生。所有上述效应剂虽然对ρV_(alt)及ρV_(alt)/V_t值在12h前有所影响,但都不能改变切片陈化期间交替途径ρ值不断下降的趋势。这些结果表明,内源乙烯对马铃薯切片陈化过程中交替途径的实际运行稍有影响,但对抗氰容量的诱导发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梁五生文江祁梁厚果
关键词:内源乙烯
陈化马铃薯切片交替途径运行与产热的关系被引量:15
1995年
植物线粒体区别于动物线粒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植物线粒体具有一条对氰化物等细胞色素途径抑制剂不敏感的抗氰交替途径.这条途径的发现最早是与天南星科植物开花时其佛焰花序的大量产热联系起来的,并根据植物产热与否分为产热植物(thermogenic plants)和非产热植物(nonthermogenic Plants).产热植物在开花期间的大量产热现象已有许多报道,并且已证明这种产热是内源水杨酸诱导抗氰交替途径的运行所致。
文江祁王俊邸烨梁厚果
关键词:产热马铃薯线粒体
切除上胚轴对绿豆子叶衰老逆转及其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的效应被引量:3
1993年
在绿豆子叶衰老达到不归点(萌发后5~6d)前切除上胚轴可使开始衰老的子叶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回升,衰老短期逆转。衰老不归点后的子叶中核酸和蛋白质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丧失了较多的核主带DNA、25S、18S rRNA以及大部分可溶性蛋白质组分,一种小分子DNA 组分完全消失。不归点前切除上胚轴可使上述核酸和蛋白质组分明显增加,表明子叶衰老的逆转可能与这些重要功能物质的回升有关。在切除上胚轴的茎顶涂抹IAA,能阻止子叶核酸和蛋白质回升,也消除了切除上胚轴对子叶裹老的逆转作用。
谭保才文江祁梁厚果
关键词:绿豆子叶衰老上胚轴
绿豆子叶切段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蛋白质代谢的变化(简报)被引量:6
1993年
前人有关植物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表明,植物切块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呼吸作用。
谭保才文江祁梁厚果
关键词:绿豆子叶愈伤组织代谢
水杨酸对马铃薯切片陈化过程中交替途径的诱导作用被引量:7
1994年
植物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具有两条途径:细胞色素主路途径和抗氰交替途径.在天南星科植物及其它产热植物的佛焰花序中,开花时大量产热同时伴随着交替途径运行的显著加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些植物组织中有一种天然的致热源(calorigen)触发了产热过程,但直到1987年Raskin等人才从地涌金莲佛焰花序提取物中纯化出这种致热源,并鉴定为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
文江祁梁厚果
关键词:水杨酸马铃薯
萌发绿豆子叶衰老期间蛋白质代谢的变化被引量:17
1992年
萌发绿豆子叶自然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下降;从衰老开始到衰老前期,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上升;但游离氨基酸各组分在子叶衰老期间的变化趋势并不相同。~3H-亮氨酸掺入蛋白质试验和多聚核糖体的相对量及其与总核糖体的比值(P/T)测定都证明在子叶衰老前期有蛋白质的新合成。子叶衰老期间。氨肽酶活性明显降低;而以酪蛋白为底物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却急剧上升,承担着催化蛋白质降解的主要功能。
文江祁谭保才梁厚果
关键词:绿豆子叶衰老代谢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膜损伤的保护作用(简报)被引量:78
2000年
中度水分胁迫(10% PEG处理48 h) 导致小麦幼苗叶片膜显著受损伤,表现为SOD 活性降低和MDA 含量明显升高。在胁迫期间外加水杨酸(SA) 并不能阻止叶片膜受损伤,但在小麦种子吸胀和萌发期间用SA处理的小麦幼苗, 同样强度的水分胁迫不会对细胞膜造成损伤,在这种情况下SA 对水分胁迫导致的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许明丽孙晓艳文江祁
关键词:水分胁迫膜损伤水杨酸小麦SODMDA
低温胁迫下植物线粒体膜与抗氰呼吸的关系被引量:7
2000年
主要论述了植物处于低温胁迫下其线粒体膜脂与膜蛋白的变化以及在低温伤害反应中植物所产生的活性氧对抗氰呼吸的影响。
周功克文江祁梁厚果
关键词:低温胁迫线粒体膜交替氧化酶抗氰呼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