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华春

作品数:21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红茶
  • 4篇茶叶
  • 3篇香气
  • 3篇病虫
  • 3篇病虫害
  • 3篇虫害
  • 2篇顶空
  • 2篇顶空固相微萃...
  • 2篇英红九号
  • 2篇有机茶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技术
  • 2篇生产技术
  • 2篇食品
  • 2篇绿色食品
  • 2篇固相微萃取
  • 2篇毫茶
  • 2篇病虫害防治
  • 2篇采制
  • 2篇采制工艺

机构

  • 14篇广东省农业科...
  • 7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基因工程...
  • 1篇广东省绿色食...

作者

  • 21篇方华春
  • 4篇操君喜
  • 3篇庞式
  • 3篇周波
  • 3篇黎健龙
  • 3篇唐颢
  • 3篇陈栋
  • 3篇王秋霜
  • 3篇胡海涛
  • 3篇刘建峰
  • 2篇吴家尧
  • 2篇戚康标
  • 2篇黄国资
  • 2篇凌彩金
  • 2篇黄华林
  • 2篇李家贤
  • 2篇陈海强
  • 2篇唐劲驰
  • 2篇姜晓辉
  • 1篇黎星辉

传媒

  • 6篇广东茶叶
  • 5篇广东茶业
  • 2篇食品科学
  • 2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生态科学
  • 1篇茶叶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2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谈茶叶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被引量:2
2000年
方华春刘建峰
关键词:茶叶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农药残留病虫害防治
不同干燥温度对烘青绿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初探被引量:4
1996年
氨基酸是茶叶中相当重要的组成成分,与茶叶香气、滋味等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氨基酸与茶叶品质有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制茶过程中,由于加工工艺不同,对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仅从茶叶干燥过程中温度处理入手,粗略探讨一下不同干燥温度对烘青绿茶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
方华春庞式
关键词:干燥温度杀青绿茶氨基酸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广东罗坑红茶香气品质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研究广东罗坑红茶香气物质并确定其主要成分,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罗坑不同地域的芦溪野生红茶、花蕉岩野生红茶、上坑野生红茶、上斜野生红茶、奖公茶红茶、瑶寨玉兰红茶和半山园茶红茶的香气组成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罗坑红茶中共鉴定出66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醛类、醇类、酯类、酮类和烷烃类等;醇类和酯类是主导香气物质种类。SPSS软件从66种香气化合物中提取了6个主成分,其中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97.80%,能够反应出罗坑红茶的香气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可以将7个不同地域的罗坑红茶香气类型分为两类:一类具有显著的杏仁香特征,另一类具有红茶典型的甜香特征。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为红茶的香气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王秋霜吴华玲姜晓辉操君喜陈栋方华春
关键词:红茶香气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浅谈名优茶园栽培技术措施被引量:1
1996年
方华春
关键词:茶树茶园名优茶栽培
茶国复合采制效益分析
1997年
我省是大叶种茶区,云南大叶种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约60%,过去主要用来生产红碎茶以供出口,近几年来由于出口受滞,生产单位只得退而寻求国内市场,为适应内销的需要,被迫生产大叶绿茶,经过几年的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纵观我省茶叶生产状况,产品花色单一是其特色。
方华春胡海涛曾文伟
关键词:茶业
全文增补中
茶树苗圃化学除草试验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我省农作物化学除草始于60年代,到80年代,应用已相当广泛,化学除草面积已达到1000多万亩,其中早地面积300多万亩,对减轻人工除草劳动强度、防治草害、降低成本、增产增收起到良好的作用.
李家贤吴利荣何玉媚方华春苗爱清
关键词:茶树苗圃化学除草
前进中的广东茶叶科研事业——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发展历程纪实
2015年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1月,正处级单位。1966年1月经中南局书记陶铸提议扩建为“中南茶叶研究所”。1973年8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划归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领导。2012年5月经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饮用植物研究所,是省属公益型科研机构。现有员工80多人,其中科技人员35人。高级职称人员14人、中级职称人员13人,博士后1人、博士8人、硕士13人。
方华春胡海涛吴家尧冯平万操君喜陈海强
关键词:高级职称人民政府
广东单丛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被引量:28
2015年
单丛茶树品种是制作单从乌龙茶的主要品种,研究发现其也可用于制作红茶。为明确所制红茶香气物质及主要呈香特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本研究从广东单丛品种红茶中鉴定出46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烯类和烷烃类等,其中醇类是最主要的物质,其次是酯类和醛类。香气化合物中芳樟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氧化芳樟醇和壬醛是5种最主要的呈香物质,含量占香气总量的60%以上。花蜜香是广东单丛茶树红茶典型的香气特征。
王秋霜乔小燕操君喜方华春陈栋
关键词:香气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
发展我省茶叶绿色食品生产
2001年
刘建峰方华春谭恩胜
关键词:生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
凤凰单丛茶品质地域性差异的生化基础被引量:10
2015年
为探究凤凰单丛茶品质地域性差异的生化基础,以潮安县凤凰镇茶区5个位于不同海拔区间(300~1 100 m)的八仙单丛成龄茶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茶鲜叶的品质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区间八仙单丛茶鲜叶的生化品质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低山茶(海拔300~400 m),高山茶(海拔800~1 000 m)与中山茶(海拔500~700 m)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高(中)山八仙单丛茶鲜叶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黄酮类等生化成分总量及没食子酸、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高山茶鲜叶中的脱氢芳樟醇、顺-氧化芳樟醇、橙花醇、α-萜品醇、L-香芹烯醇、2,6-二甲基-1,3,5,7-辛四烯、反-β-罗勒烯、顺-β-罗勒烯、萜品烯、D-柠檬烯、3-乙基-1,4-己二烯、十四烷、β-紫罗酮、苯甲醛等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低山茶鲜叶中的β-芳樟醇、反-橙花叔醇、顺-3-己烯己酸酯、顺-茉莉酮、酮类、吲哚、甲基乙基苯等的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凤凰单丛茶品质的地域性差异和通过加工工艺调整以提高其低山茶的品质提供了参考。
唐颢方华春唐劲驰黎健龙周波蔡娇
关键词:凤凰单丛茶生化成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