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梓羽

作品数:37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子宫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9篇手术
  • 8篇宫颈
  • 6篇脱垂
  • 6篇盆腔
  • 6篇切除
  • 6篇宫内
  • 5篇腔镜手术
  • 5篇切除术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子宫切除
  • 5篇内膜
  • 4篇乙肝
  • 4篇乙肝病毒
  • 4篇预后
  • 4篇速康
  • 4篇全子宫
  • 4篇子宫切除术

机构

  • 36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方梓羽
  • 10篇马艳群
  • 10篇曾定元
  • 9篇谭广萍
  • 8篇吴伟英
  • 8篇韦玮
  • 7篇陈江鸿
  • 5篇唐移忠
  • 5篇贺红英
  • 4篇蒙俊
  • 4篇曲晓力
  • 4篇陈艳丽
  • 3篇张春兰
  • 3篇陈冬銮
  • 3篇莫可良
  • 3篇钟华
  • 3篇杨海艳
  • 2篇罗静
  • 2篇陈萍
  • 2篇胡敏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收集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开展最初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以每10例为一个手术阶段,分析记录其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显示成功施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50例,各组病例在年龄、BMI、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同阶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第1阶段与第3、4、5阶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阶段与第3、4、5阶段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阶段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第1阶段与第2、3、4、5阶段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阶段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推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学习曲线大约为10例~20例,即可达到较熟练水平和稳定程度。
方梓羽谭广萍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全子宫切除
盆腔脏器脱垂治疗进展
2023年
盆腔脏器脱垂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及多次妊娠女性,不仅影响了女性的正常活动、性生活等,还增加其心理压力,而如何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成了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从大范围来看,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子宫托治疗、生物反馈疗法、针刺与灸法治疗及盆底肌训练等,手术治疗包括传统手术、盆底重建术、腹腔镜手术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应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本文就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韦玮方梓羽陈艳丽马艳群张春兰蔡青陆珊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传统手术盆底重建术
多重联合免疫后乙肝病毒携带与母乳喂养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曾定元谭广萍莫可良黄福文陈江鸿杨柳光贺红英官静唐移忠方梓羽
中国育龄妇女乙肝病毒(HBV)携带率达8%以上,HBV母婴传播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根据HBV感染时间不同,母婴传播可分为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如何有效降低HBV母婴传播是关系到全民族人口素质的大事,是优生优...
关键词:
关键词:母婴传播母乳喂养乙肝病毒携带
局部晚期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淋巴结不同转移模式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6年7月在广西柳州工人医院初治、病历资料完整的局部晚期(ⅠB2,ⅡA2,ⅡB)宫颈癌为研究对象,行RH+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纳入研究病例共100例。所有病例根据其淋巴结转移部位和模式分为阶梯式转移和跳跃式转移组,再进一步研究不同淋巴结转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例中淋巴结阶梯式转移的比率为68%,跳跃式转移的比率为32%,两组病例比较平均年龄、临床分期占比、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及LVSI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宫旁转移率在跳跃式转移组明显高于阶梯式转移组(P=0. 003)。阶梯式转移组SCC平均值显著高于跳跃式转移组(P=0. 043)。所有病例进行随访12~60个月,平均23个月,失访6例,2年内复发32例。其5年生存率为57. 29%。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组死亡19例,5年生存率为36. 7%;阶梯式转移组死亡25例,5年生存率为59.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传统意义上宫颈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大多数遵循着阶梯式转移模式,故对于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辨识及检测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但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发生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比例会相应增高,其与宫旁转移及高SCC有关。因其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应引起重视,从而更准确地评估预后,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
翟艳芝方梓羽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的学习曲线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手术术者不同阶段的手术结果,探讨学习曲线在腹腔镜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中的规律。方法选择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的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共80例,按先后时间顺序,以每20例为一个手术阶段分为4个阶段,比较各阶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数目的差异。结果不同阶段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第3、4阶段手术时间短于第1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第3、4阶段手术时间也短于第2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2);第1阶段与第2阶段、第3阶段与第4阶段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阶段术中出血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第1阶段术中出血量大于第4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其余各阶段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切除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内膜癌的全面分期手术学习曲线大约为40例,即可达到较熟练水平和稳定程度。
方梓羽曾定元
关键词: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联合单孔腹腔镜在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自制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60例妇科良性肿瘤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单孔组)和多孔腹腔镜(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VAS评分。结果单孔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单孔组术后4h及8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单孔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RAS联合自制经脐LESS可减少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住院费用,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术后康复。
陈冬銮马艳群方梓羽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全子宫切除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联合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阴道壁修补术联合腹腔镜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SSLF)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PO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TVH+阴道壁修补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TVH后行腹腔镜SSLF。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满意度、POP复发率)。治疗前、后采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表(PFDI-20)评价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问卷简表12(PISQ-12)评价两组POP对性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FDI-20降低、PISQ-12评分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年观察组PFDI-20评分降低,PISQ-12评分升高(P均<0.05)。结论 TVH、阴道壁修补术联合腹腔镜SSLF治疗POP效果优于TVH+阴道壁修补术。
吴伟英方梓羽马艳群韦玮
关键词: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盆腔器官脱垂
依托孕烯植入剂治疗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依托孕烯植入剂治疗痛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埋植依托孕烯植入剂治疗痛经的患者。依托孕烯植入剂植入术后3月、半年、1年进行随访。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痛经情况、月经模式、肝肾功能;对子宫腺肌病患者还需比较子宫大小及CA125水平。结果:共73例患者纳入研究,66例术前有中重度痛经,术后3月中、重度痛经者仅10例,占13.7%(χ2=95.312,P=0.000),31例痛经完全消失;3月后痛经情况进一步改善,但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子宫大小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血清CA125水平显著下降(P<0.05)。术后31例(42.5%)患者出现点滴状阴道流血。术后无严重副反应。结论:皮下埋植依托孕烯植入剂是治疗痛经效果确切、较为安全的方法。
杨海艳方梓羽曲晓力李晶晶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ⅠA1(LVSI+)~ⅡA1期子宫颈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长期肿瘤学结局的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研究(RWS)条件下ⅠA1(LVSI+)~ⅡA1期子宫颈癌腹腔镜开腹手术长期肿瘤学结局。方法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中筛选接受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ⅠA1(LVSI+)~ⅡA1期子宫颈癌患者,采用RWS及倾向评分匹配(PSM1∶1)的方法,通过K-M生存分析和Cox多因素分析对两组患者的肿瘤学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经初步筛选纳入ⅠA1(LVSI+)~ⅡA1期子宫颈癌14 445例,其中腹腔镜组4977例,开腹组9468例;匹配前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 89.90%vs. 91.40%,P=0.388),但腹腔镜组5年无瘤生存率(DFS)低于开腹组(DFS:85.10%vs. 87.60%,P<0.001),腹腔镜手术是患者死亡及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53,95%CI 1.078~1.455,P=0.003;HR=1.355,95%CI 1.213~1.514,P<0.001);1∶1匹配后两组分别纳入4959例,腹腔镜组5年OS、DFS均低于开腹组(OS:89.70%vs. 92.10%,P=0.030;DFS:84.90%vs. 88.40%,P<0.001),腹腔镜手术是患者死亡及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300,95%CI 1.096~1.542,P=0.003;HR=1.373,95%CI 1.209~1.560,P<0.001)。(2)进一步限定行QM-B型或QM-C型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共13 431例,其中腹腔镜组4750例,开腹组8681例;匹配前两组的5年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 89.90%vs. 91.30%,P=0.370),但是腹腔镜组5年DFS低于开腹组(DFS:85.10%vs. 87.60%,P=0.001),腹腔镜手术是患者死亡及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39,95%CI 1.062~1.445,P=0.006;HR=1.349,95%CI 1.204~1.512,P<0.001);1∶1匹配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分别纳入4732例,腹腔镜组5年OS、DFS均低于开腹组(OS:89.90%vs.92.30%,P=0.017;DFS:84.80%vs. 88.40%,P<0.001),腹腔镜手术是患者死亡及复发/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292,95%CI 1.084~1.539,P=0.004;HR=1.352,95%CI1.186~1.541,P<0.001)。结论 RWS条件下从手术途径方面进行多层次对比分析发现,ⅠA1(LVSI+)~ⅡA1期子宫颈癌腹腔镜组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瘤生存率均低于开腹组,腹腔镜手术是复发/死亡的
马骏陈晓林王倩青刘萍段慧李朋飞王绍光张伟峰李明伟方梓羽孔燕香宾晓农郎景和陈春林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开腹手术
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究产科相关因素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女性POP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住院的10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后通过查阅病例收集孕妇年龄、产程、产次、合并疾病、分娩情况、胎儿体重等基线资料;采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POP-Q)诊断患者POP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孕妇POP的发生因素。结果孕妇产后POP的发生率为47.57%,前壁脱垂30例(61.22%),后壁脱垂9例(18.37%),子宫脱垂10例(20.4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第二产程越长(OR=1.605)、阴道分娩(OR=3.684)、孕期体重指数(BMI)较高(OR=1.836)及胎儿体重较高(OR=2.542)是孕妇发生POP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产后POP的发生率较高,孕妇第二产程越长、孕期BMI越高、胎儿体重越大是孕妇POP发生的危险因素。
韦玮吴伟英陈江鸿黄英方梓羽
关键词:产科因素盆腔器官脱垂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