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起程

作品数:46 被引量:26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紫杉
  • 11篇学成
  • 11篇紫杉醇
  • 10篇化学成分
  • 10篇二萜
  • 9篇肿瘤
  • 8篇生物碱
  • 8篇紫杉烷
  • 8篇抗肿瘤
  • 8篇红豆杉
  • 7篇化合物
  • 6篇肿瘤药
  • 6篇抗肿瘤药
  • 6篇二萜化合物
  • 5篇新药
  • 5篇紫杉烷类
  • 4篇云南红豆杉
  • 4篇抗癌
  • 3篇药物
  • 3篇质谱

机构

  • 45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东邦大学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6篇方起程
  • 13篇周金云
  • 9篇陈未名
  • 9篇方唯硕
  • 6篇梁晓天
  • 5篇韩锐
  • 4篇再帕尔·阿不...
  • 4篇刘红岩
  • 4篇张佩玲
  • 4篇常雁
  • 3篇张君增
  • 2篇孙迪安
  • 2篇徐晓莹
  • 2篇李旭琴
  • 2篇饶畅
  • 2篇付招娣
  • 2篇何小庆
  • 2篇刘刚
  • 2篇高山光男
  • 2篇赵万洲

传媒

  • 11篇药学学报
  • 9篇中草药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Acta B...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Journa...
  • 2篇第十届全国有...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中国肿瘤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国林业产业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国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FAB-MS/MS方法研究5/7/6型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裂解特征
近十几年来,质谱法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其一是离子化方法及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善,如目前备受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的离子化技术主要有:快原子轰击离子化法(fast atombombardment,FAB),电喷雾离子化法...
再帕尔·阿不力孜常雁李立军方起程
文献传递
利用质谱-质谱方法研究6/12型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裂解特征
利用质谱-质谱(MS/MS)新技术对新骨架6/12型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在质谱上的裂解方式及其与结构之间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这类化合物的CID-MS/MS谱,探讨了其分子骨架、取代基种类及其位置对...
再帕尔·阿不力孜方唯硕方起程梁晓天
关键词: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
紫色黄华化学成分的研究简报
1980年
紫色黄华为豆科野决明属植物(Thermopsis barbata Benth.),产于西藏拉萨地区,为藏医用药,其根能治疟疾及高血压,花、果能治狂犬病。我们用离子交换树脂法从根中分离出甲、乙两种生物碱及一种中性物质。先将根粉用稀盐酸渗漉,以苯乙烯磺酸氢型树脂(1×4)交换,用蒸馏水反复洗净,以氨水碱化,用乙醚洗脱,在洗脱过程中得到-种不溶性中性物质。将乙醚洗脱液减压浓缩后加入适量丙酮得生物碱甲白色结晶,母液再反复用丙酮除去生物碱甲后加入高氯酸—丙酮溶液中和至pH3,即逐渐析出生物碱乙高氯酸盐白色结晶。
郭可义方起程
关键词:生物碱紫外吸收光谱
利用MS/MS技术研究4,20-双键5/7/6环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的裂解特征被引量:1
1999年
In this paper, the mass spectrometry of three 4,20-double bonded 5/7/6 type taxoids and association of the fragmentation behavior with the hoes and positions of the substitue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c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oss of HOBz is the major mode of decomposition for [M+Na]+ ions of 1 and 2, while [M+H]+ ion of 3 mainly undergoes the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of eliminating one and two HZO molecules. After losses of all AcO and BiO groups and some OH groups, 1 and 2 form fragment ions with stable conjugated systems at ac 237, and 3 at m/z 253.
再帕尔.阿不力孜常雁方起程高山光男
关键词:二萜化合物质谱裂解
乙酰乳香酸在制备抗肿瘤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从中药乳香(Boswellia carterii Birdw.)中提取的乙酰乳香酸(BC-4)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新用途,即药物的第二次使用。本发明发现BC-4具抗肿瘤细胞增殖、诱导恶性细胞凋亡、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
韩锐赵万洲付招娣刘红岩方起程周金云崔锐
文献传递
云南红豆杉中四个新紫杉烷类四环二萜成分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3
1997年
从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ChengetL.K.Fu)树皮的二氯甲烷部分又分离得到四个新紫杉烷类四环二萜化合物,分别命名为taxayuntinA,B,C和D。应用1HNMR,13CNMR,1H1HCOSY,13C1HCOSY及13C1HCOLOC等方法进行结构测定,证明它们都有5/7/6三环稠合的基本骨架,并在C4和C5上连有环氧丙烷。
陈未名张佩玲周金云方起程
关键词:云南红豆杉紫杉烷类
天然化合物结构修饰是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被引量:5
2006年
建国初期,我国新药的研制近乎空白,基础非常薄弱。若袭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即合成大量化合物进行药效学筛选,这在当时的国力是很难实现的,也不切实际。因此从天然药物和中草药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并开发新药,或以其为先导化合物来合成更有效的药物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自20世纪60年代初,分离天然药物和中草药中化学成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薄层色谱、离心薄层色谱、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以及种类繁多的吸附剂、载体等的相继推广和应用,使许多天然药物中的微量成分得以分离和纯化。与此同时,波谱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天然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也得到普及和推广,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由于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又开发了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如二维核磁技术、DEPT以及在线分析技术LC-MS-MS,LC-NMR等。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在天然药物和中草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和化学结构测定的研究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应该看到仅从自在的天然成分中找出结构全新、疗效高、毒性低的药物的机率是比较低的。
方起程
关键词:天然化合物结构修饰新药开发
越西木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对越西木香 (VladimiriadenticulataLing)根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硅胶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 ,并用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9个成分 :β谷甾醇 (β sitosterol,Ⅰ ) ,heptadeca 1 ene 1 1 ,1 3 diyne 8,9,1 0 triol(Ⅱ ) ,乌发醇 (uvaol,Ⅲ ) ,熊果酸 (ursolicacid ,Ⅳ ) ,1 羟基 2 ,3 ,5 三甲氧基 酮 (1 hydroxy 2 ,3 ,5 trimethoxyxanthone ,Ⅴ ) ,1 羟基 2 ,3 ,4,7 四甲氧基 酮 (1 dihydroxy 2 ,3 ,4,7 tetramethoxyxanthone,Ⅵ ) ,1 羟基 2 ,3 ,4,5 四甲氧基 酮 (1 hydroxy 2 ,3 ,4,5 tetramethoxyxanthone ,Ⅶ ) ,1 ,7 二羟基 3 ,4 二甲氧基 酮 (1 ,7 dihydroxy 2 ,4 dimethoxyxanthone ,Ⅷ ) ,菜蓟苦素 (cy naropicrin ,Ⅸ )。 结论 
周金云宁冰梅高永莉方起程
关键词:五环三萜化学成份
东北红豆杉枝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42
1994年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SibeetZucc)枝叶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溶部分显示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从这部分中已分离出十二个紫杉烷类二萜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解析证明其中十个为已知化合物taxinine(I),taxinineA(II),taxinineB(III),taxacin(V),taxagifine(VI),taxol(VII),cephalomannine(VIII),taxinineM(IX),10-deacetylbaccatinIII(X)和taxayuntin(XI),另二个化合物为新成分,分别命名为10-deacetyltaxinineB(IV)和taxacustin(XII),其中化合物VII,VIII,IX,X和XI均为首次从该植物枝叶中分离得到。
佟晓杰方唯硕周金云贺存恒陈未名方起程
关键词:紫杉烷二萜紫杉醇
从化学成分探讨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被引量:25
1996年
白豆杉属Pseudotaxus隶属红豆杉科Taxaceae。该属仅一种,即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Cheng)Cheng,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之一。关于白豆杉属的系统位置,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通过对白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红豆杉科各属植物中存在的生物碱、萜类、黄酮、木脂素、蒽醌、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精油及其它类成分对照分析,发现除一些基本的次生代谢产物,如甾体、芳香族化合物等有些相似外,其他成分的差别很大,白豆杉属植物中未发现在红豆杉属各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紫杉烷和双共酮类化合物。又结合国外学者在植物的花粉形态、种子蛋白和针叶过氧化酶谱,以及一些特征成分,如双黄酮化合物在各属代表种中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观点,对白豆杉属 的系统位置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将其从红豆杉族中分出,单独成立白豆杉族Pseudotaxeae较为合适。
张君增方起程梁晓天陈毓亨
关键词:红豆杉科白豆杉化学分类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