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海军

作品数:3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哲学
  • 6篇儒家
  • 4篇孔子
  • 3篇中国哲学
  • 2篇道德
  • 2篇叙事
  • 2篇以理杀人
  • 2篇正名
  • 2篇杀人
  • 2篇圣人
  • 2篇情感
  • 2篇情感体验
  • 2篇诸子
  • 2篇恻隐
  • 2篇理学
  • 2篇论语
  • 2篇经学
  • 2篇老子
  • 2篇《论语》
  • 1篇担当

机构

  • 33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3篇曾海军
  • 1篇丁纪

传媒

  • 5篇四川大学学报...
  • 4篇天府新论
  • 3篇现代哲学
  • 2篇周易研究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文史天地
  • 2篇原道
  • 1篇哲学动态
  • 1篇理论学刊
  • 1篇开放时代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人文杂志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哲学史
  • 1篇殷都学刊
  • 1篇哲学门
  • 1篇切磋集系列
  • 1篇走进孔子(中...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概念到观念的转换——对陈少明“做中国哲学”的思考
2023年
“做中国哲学”无论“识人”“说事”还是“观物”,都不再以概念为中心,而关注镶嵌于生活经验中的思想观念。现代学者以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式,反对西方哲学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系统建构。陈少明先生提出精神现象之“物”,其客观性出自于物,而同一性则出自精神,观物走上了形上学的道路。不再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主张,而明确转换为以观念为中心,其旨趣仍然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方面可以沟通古今,另一方面有利于沟通现代学者之间不同的研究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的创作。
曾海军
关键词:中国哲学
论“做中国哲学”的时代意义
2018年
一种哲学作品读起来未必是"最哲学"的,也未必是"最中国"的,却是"最中国哲学"的,这种意义必定具有时代性。而这种哲学作品以"做哲学"为其创作的主张,不但能鲜明地与之前的哲学活动相区分,乃至使其更像是被哲学所做,则这种时代意义进一步显示出来。
曾海军
为学三情:《论语》中“学”的情感体验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与"学而时习之"所表达的"悦"体验相关联,《论语》文本中的"学"作为经典世界中的叙事,其实涉及多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文本中的"学"与"悦"、"学"与"恐"以及"学"与"忧"等三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共同呈现出"学"这一经典叙事在《论语》文本中更为丰富的情感景象。
曾海军
关键词:《论语》情感
神明易道略论——以王弼《周易略例》为例
2008年
易道不是对事物变化的一种规律性的理性把握,而是呈现为承载个体人事变易的神明状态。王弼的《周易略例》就并没有呈现出理性化的规律形态,而是充分赋予易道以承载人事复杂乃至乖戾变易的神明功用。
曾海军
关键词:易道神明
“正名”:一种高贵的意蕴被引量:4
2009年
孔子面对春秋乱世而提出"正名"的政治主张,却被现代学人在平等理念的观照下,以一种对等性的衡量定格了这一思想所具备的现代性意义。在这一意识背景下,"正名"内容被置换为现代性的权责观念,使得这一思想在现代运用过程中发生功能化的误操作。"正名"思想基于一种等级人格的塑造,包含了古典精神的高贵意蕴,却又区分于柏拉图的"高贵谎言"。
曾海军
关键词:孔子正名高贵功能化
孟子言“爱兄之道”论析——以“欺以其方”为中心
2017年
舜的弟弟象是要置舜于死地的人,可是当他骗说十分想念舜的时候,舜不仅相信而且还很欢喜。孟子对此的解释是"彼以爱兄之道来",并且运用"欺以其方"的道理予以阐明。本文分别对"可欺不可罔"和"难罔以非其道"展开分析之后,接着论述舜是"诚信而喜之",由此可以阐明孟子言"爱兄之道"的意思。
曾海军
在政道与治道之间:汉初皇权的正当性与稳定性分析
2024年
儒生辕固生与道家黄生在景帝跟前争论汤武革命,这是在面对高帝代秦是否具有正当性的问题,而景帝却看到了对权力稳定性的威胁。汉初先后发生过两次继位之争,一次是刘邦想更换太子,被叔孙通用晋献公的历史教训给拦住;一次是窦太后想景帝立其弟梁王为太子,被袁盎、窦婴等人运用公羊的“君子大居正”之义成功阻止。这两次事件都因威胁到权力的稳定性而起,而在应对过程中却体现了政道的自觉意识,故在政道与治道之间无法割裂看待。
曾海军
关键词:政道治道皇权汉初
圣人与乾坤:易学史上的象数与义理分途初探被引量:2
2008年
易学史上象数与义理的分途,其实质是其所表达的义理究竟是圣人的义理,还是乾坤或者说卦爻象数的义理。孔颖达的《周易正义》与李鼎祚的《周易集解》分别代表着圣人神明与乾坤大旨两种不同的易学旨趣,后者意味着象数的神明,象数繁芜却义理平实而易于把握;前者则彰显出圣人之意幽微难测,其旨玄奥高远而切己受用,这就是不同的易学旨趣所导致的象数与义理的分途。
曾海军
关键词:象数义理圣人乾坤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一种非认识论的普遍必然性阐明被引量:1
2023年
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属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的典型议题,却也不妨在中国哲学视域下予以重新理解。在西方哲学认识论的传统中,伤痛是最不可能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现象,但在中国哲学的传统语境中,身体上的伤痛却是不可超越的根本关切。由孔子所言不安到孟子所论不忍,一种痛感的传递清晰地呈现道德基点的地位,却自始至终没有被超越。孟子所论恻隐之心的普遍必然性,并非在认识论意义上每个人“是”普遍必然的,而是在生存论意义上每个人必须具“有”普遍必然性。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必有人起恻隐之心,这一点真实无妄,必不容质疑。他人若未有或偶有恻隐之心,则依恻隐之心的真实必然性予以质疑,至他人必有恻隐之心方可。如此则人人皆得必有恻隐之心,实现了恻隐之心的普遍必然性。
曾海军
关键词:恻隐之心伤痛
论辩者之囿
2018年
名家何以为名家,并非只是出于对“名”的关注。可能除了道家声称“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之外,百家之学对于“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关注。荀子有专门论“正名”,法家常称刑名之学,墨家更有专门的《墨经》论名学,可见名学不是名家的独门功夫。名家的根本特征大概如司马谈所论,是“专决于名而失人情”(《史记·太史公自序》)。专注于“名”是其一面,失于人情则是另一面,此于名家可谓一体之两面,只有两面都说齐全了,才是名家的真面目。对于名家的名学思想,现代学人所论可谓相当全面而深入,但对于名家失于人情的一面,却鲜有涉及。百家之学无一不应对人情,尤其是对于百姓的好恶之情,各有其关注的路数。
曾海军
关键词:论辩《老子》《墨经》人情司马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