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单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泥炭地
  • 2篇沼泽
  • 2篇湿地
  • 2篇土壤
  • 2篇泥炭
  • 2篇泥炭沼泽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结构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对
  • 1篇东北部
  • 1篇冻融
  • 1篇多样性
  • 1篇氧化碳
  • 1篇沼泽土
  • 1篇沼泽土壤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成...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魁北克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新罕布什尔大...
  • 1篇西华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朱单
  • 6篇陈槐
  • 5篇吴宁
  • 5篇何奕忻
  • 3篇彭长辉
  • 2篇朱求安
  • 2篇高永恒
  • 2篇赵川
  • 2篇杨刚
  • 2篇罗鹏
  • 2篇刘建亮
  • 1篇卢涛
  • 1篇王乾
  • 1篇王艳芬
  • 1篇刘建亮
  • 1篇胡骥
  • 1篇詹伟
  • 1篇薛丹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北部5000年来气候变化与若尔盖湿地历史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4年
全球变化背景下古气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多年来的文献记载和自然证据,对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进行重建。并以若尔盖湿地为例,梳理了区域5000 a来气候变化对湿地植被类型、泥炭沼泽发育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探讨了气候变化、文化发展、沼泽发育三者之间可能具有的相互关系。指出青藏高原东北部5000—3000 a B.P.之间气候较为暖湿,其平均温度要高出现在2℃左右;3000 a B.P.至今为气候干冷期,其中1000 a B.P.左右是过去5000 a中最寒冷时期,近1000 a来气温呈缓慢回升趋势。区域的气候变化决定了植被类型,对泥炭沼泽的形成和发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文明进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沼泽的演替,从而改变人类活动的范围与早期文明的形成,同时人类的过度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沼泽的分布格局及动态。但气候变化、沼泽发育和文化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有赖于多因素耦合,其具体机理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何奕忻吴宁朱求安陈槐朱单彭长辉杨刚高永恒赵川
关键词: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若尔盖湿地植被泥炭地
泥炭沼泽湿地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与研究简史被引量:10
2021年
泥炭沼泽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因其巨大的碳储量备受关注.关于泥炭沼泽湿地的文献记录可追溯到17世纪末,中国学者对于泥炭沼泽湿地的关注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对泥炭沼泽湿地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态势和研究范式也随之改变.文章通过对泥炭沼泽研究的专著和文献进行分析,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沼泽湿地研究历史沿革与态势进行了初步整理,主要概括为三个发展时期:自然资源学导向时期、地学导向时期及生态学导向时期.此外,文章还梳理了泥炭沼泽的定义及界定标准,概述了雨养与矿养泥炭沼泽的区别与演变,分析了泥炭沼泽土壤分类现状,探讨了泥炭沼泽面积估算及其不确定性.发现各国对泥炭沼泽的界定标准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差异较大,由矿养泥炭向雨养泥炭演替模式正在突破传统的认知;泥炭地土壤分类趋于细化,泥炭土壤分析方法更加专业;现有泥炭沼泽面积的界定过度依赖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泥炭厚度这两个指标.在泥炭沼泽湿地研究进程中,研究范畴更加宽泛,研究方法日新月异,对泥炭地的认知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扩展.
陈槐吴宁王艳芬杨刚杨刚朱单朱单何奕忻高永恒高永恒
关键词:泥炭地湿地沼泽土壤自然资源
植物功能群去除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21年
群落中物种的丧失在干扰下普遍存在,但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选取青藏高原东缘典型高寒草甸为对象,开展优势植物功能群的梯度去除试验,以模拟长期过牧干扰下物种的损失。经过连续两个生长季的功能群去除,我们对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多样性和生物量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上述指标的响应过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功能群的去除降低了群落高度,增加了物种均匀度,并显著影响了禾草、杂草优势比以及功能群多样性和优势度;(2)同时,去除操作显著减小了凋落物量与禾草生物量,并显著影响了群落地上生物量;(3)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禾草、莎草和杂草功能群之间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群落生产力主要取决于禾草功能群并随物种均匀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上述结果表明,禾草在高寒草甸群落中占据竞争优势地位,植物功能群的损失主要通过改变种间竞争关系、引起有机物质丢失影响群落过程和功能。
姜林胡骥杨振安詹伟赵川朱单何奕忻陈槐彭长辉
关键词:功能群群落组成多样性生产力高寒草甸
四川道孚县芒苞草生境的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元素含量被引量:3
2009年
芒苞草(Achanthoclamys bracteata P.C.Kao)是分布于横断山区局部狭小区域的一种单型科植物,在指示植物系统进化和地理环境变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四川省道孚县鲜水河流域的两个芒苞草分布地点(麦粒山和亚卓山)进行了群落学特征和土壤学研究.芒苞草生境群落类型为温性干旱河谷灌丛和草地,上接亚高山云冷杉针叶林.麦粒山芒苞草生境为毛莲蒿-矮嵩草-芒苞草群落;而亚卓山灌丛草地类型为川滇蔷薇-毛莲蒿-西南野古草-芒苞草群落,亚卓山草地则以西南野古草、直芒草、金发藓等为优势种.物种多样性指数以灌丛最高,亚卓山草地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处出现极小值,海拔越高,芒苞草单株重量越轻,中海拔位置处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比值(2.06±0.17)最大.土壤元素含量以铝和铁最丰富,而磷和钾的含量分别为(8873.5±1463.3)mgkg-1和(431.1±180.4)mgkg-1,比该区域的平均值低.芒苞草多生长在有岩石出露的地方,在道孚县的分布区域局限在鲜水河河谷地带.芒苞草强烈的生境选择作用以及河谷地带强度较大的人为活动,是威胁芒苞草生存的主要因素.
王乾朱单吴宁罗鹏
关键词:芒苞草群落土壤元素生境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发育及其碳动态被引量:7
2018年
高海拔泥炭地是维护高原气候环境稳定的重要生态系统,由于其兼具高海拔和高寒的特点,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是中国高海拔泥炭地集中分布区,碳储量丰富,由于方法学差异及数据缺乏,其碳储量估算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对长时间尺度碳通量的模拟研究还较为匮乏。因此,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基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每千年的面积变化和碳累积速率重新评估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并利用泥炭分解模型和碳通量重建模型探讨了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通量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约从15000年开始发育,发育高峰期在12000—10000年和7000—5000年,泥炭累积速率范围为0.22—1.31 mm/a,平均值为0.56 mm/a;碳累积速率范围为13.4—77.2 g C m-2a-1,平均碳累积速率为33.5 g C m^(-2)a^(-1),3000年至今碳累积速率最高,7000—6000年是碳累积速率次峰值时期; 15000年以来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存量达1.4 Pg(1 Pg=1015g),碳累积输入和碳累积释放分别为5.6 Pg和4.2 Pg;净碳平衡平均值为0.087 Tg (1 Tg=1012g) C/a,峰值出现在11000—10000年为0.295 Pg;在6000—2000年若尔盖泥炭地出现微弱碳源,最大值出现在5000—4000年,约为-0.034 Pg,净碳平衡在15000—11000年和4000年至今呈现上升趋势,而10000—4000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储量丰富,是青藏高原东部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碳汇,本研究将为我国高海拔泥炭地碳库保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刘利娟刘欣蔚鞠佩君朱单薛丹刘建亮刘建亮何奕忻
关键词:碳通量季风
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被引量:50
2008年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难之一,其对于自然生态系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地震往往会导致生态系统发生退化,尤其自身比较脆弱的山地生态系统。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系统总结了山区地震的基本特点,综述了地震对于典型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山地景观以及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地震对于山地生态系统可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损毁动植物、破坏栖息地、改变水文过程),也可能产生间接的影响(污染环境、改变动植物习性、影响生物化学循环)。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影响,都是以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地形地貌的改变为主导。山区由于地震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对于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建议应该加强有关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影响方面的研究,并指出了围绕此次5.12汶川大地震,应该重点开展的几个研究方向。
吴宁卢涛罗鹏朱单
关键词:地震山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景观生态安全
三江平原泥炭地过去10ka泥炭储量与碳储量的模型估算被引量:1
2016年
三江平原是中国泥炭地主要集中区域之一,其泥炭储量与碳储量对中国泥炭地碳收支平衡有着重要影响.该类研究目前多数是基于野外样点采集数据的整合分析,本研究通过利用全新世泥炭模型(HPM)估算三江平原10 000年(10 ka)至今的泥炭储量与碳储量,并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江平原泥炭发育高峰期约为距今9 ka和2 ka左右,7 ka和8 ka左右泥炭地发育极少或忽略不计;总泥炭储量约为0.086 Pg(0.074-0.106 Pg),其中碳储量约为0.025 Pg(0.022-0.031 Pg).尽管由于泥炭地性质不同等原因使得结果与已有文献有一些误差,但对结果的分析也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刘欣蔚吴江华朱单朱求安吴宁彭长辉李琋S.Frolking陈槐
关键词:三江平原泥炭地碳储量
季节冻融对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泥炭沼泽是至关重要的陆地碳库,同时对气候变化极其敏感,其碳动态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季节冻融作为重要的地表过程,对泥炭沼泽碳库构成最集中和强烈的干扰.大量野外监测与室内冻融模拟研究显示,泥炭沼泽在季节冻融期间出现碳排放高峰,这与土壤水热条件及生物学过程发生剧烈变化紧密相关,相关程度受到冻结期与冻融交替期长短、日冻融循环频次和强度等的影响.冻结和融化过程中,土壤水分向相变界面附近运移,泥炭土的导热率增大,引起热通量的变化;季节冻融会改变泥炭土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和部分微生物生物量,进而影响微生物作用的碳排放;季节冻融会破坏土壤结构,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团聚体有机碳的释放;季节冻融中冻融交替过程会增加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降低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并显著影响活性有机碳含量,从而影响泥炭碳排放.目前,大量机理研究能够对部分野外监测结果作出解释,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有研究存在注重现象而忽略机制、实验参数缺乏原位性、不同冻融模式下的研究不足等问题.另外,鉴于高海拔泥炭沼泽在区域碳平衡中的关键作用,以及高海拔条件下季节冻融过程的特殊性,季节冻融对高海拔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图1表1参117)
杨早朱单陈槐刘建亮何奕忻刘欣蔚
关键词:泥炭沼泽碳排放二氧化碳甲烷青藏高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