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颌面
  • 2篇CT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检查
  • 1篇影像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检查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 1篇三维影像
  • 1篇三维影像重建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手术
  • 1篇头部CT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机构

  • 6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朱芳
  • 2篇陶学金
  • 2篇殷孝蓉
  • 2篇陈卫民
  • 2篇王承缘
  • 1篇胡国栋
  • 1篇黄志程
  • 1篇周义成
  • 1篇徐曼云
  • 1篇田芳
  • 1篇袁敬
  • 1篇覃文
  • 1篇邵乐南

传媒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3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维影像重建在颌面外科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三维影像重建是一种先进的临床辅助检查手段。二维CT扫描的影像经重建后,所获得的三维图像具有非常清晰的立体感,它可显示面部诸骨及其之间的连接,明确病变边界、大小及病变组织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借助三维影像术前可较准确估计组织缺损及病灶的部位、范围等。
陶学金袁敬殷孝蓉殷孝蓉陈卫民朱芳
关键词:三维影像颌面外科手术CT
磁共振波谱与脑功能成像被引量:13
2000年
朱芳周义成王承缘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脑功能成像
头部CT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1999年
CT血管造影(CTangiography,即CTA)是由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行病变部位CT连续薄层扫描,并通过后处理技术重建扫描区内血管结构,以显示病变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头、肝、肺、肾等脏器血管病变的诊断。它免除了病人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时插...
徐曼云朱芳
关键词:CT血管造影护理配合
肾上腺素在肝内占位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6年
前瞻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1例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结果。26例原发性肝癌常规血管造影病变显示21例,占总数80.77%(21/26),药物性血管造影显示25例,占96.1%(25/26)。22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内化疗和栓塞治疗,其中14例行肾上腺素辅助栓塞治疗。3个月复查,普通治疗组复发62.5%(5/8),肾上腺素辅助栓塞治疗组复发28.6%(4/14)。肾上腺素对于肝脏肿瘤诊断准确性及肝内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帮助,且可提高局部栓塞治疗效果。
朱芳胡国栋黄志程
关键词:肝内占位性病变肝癌肾上腺素
计算机三维模拟颌面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指导设计手术方案及预防术中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对 10例上、下颌骨肿瘤患者的肿瘤及骨组织三维重建后 ,计算机行三维模拟手术 (3D cut) ,并与实际手术情况比较。结果 模拟手术清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并能反映术中的真实情况。结论 计算机三维模拟手术对设计手术方案。
陶学金陈卫民殷孝蓉朱芳邵乐南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切除术并发症
肺部螺旋CT薄层扫描技术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讨论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部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部病变均作螺旋CT扫描检查 ,层厚 3~ 5mm ,pitch1~ 2 ,重建间隔 1~ 2mm。所有图像均在GEAdvantageWindows 2 .0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 ,重建方式为表面显示法 (SSD)和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法。结果 :3 7例 1~ 5cm大小的病灶在CT图像上全部得以显示。11例腺癌的供血血管 ,10例细小毛刺 ,3例胸膜凹陷征在图像上清晰显示。 4例结核病变中 2例显示卫星灶 ,3例显示粗长毛刺 ,3例炎性假瘤的多病灶融合状态显示良好。结论 :螺旋CT扫描技术应用于肺部 ,可以消除呼吸运动所造成的病灶丢失及运动伪影 ,无间隔重建图像可很好显示病灶及其与胸膜、血管和支气管的关系 ,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 ,为外科医生提供更多细节。
覃文朱芳王承缘田芳
关键词:肺疾病螺旋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