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蔚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位心脏移植的临床研究
- 沈振亚于曙东何靖康余云生郑世营赵军叶文学焦鹏葛锦锋朱江朱蔚
- 该课题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心肌疾病(主要为扩张性心肌病)、各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以及严重的冠状动脉硬化型心脏病等终末期心脏病患者。自1967年Barnard完成世界首例人类同种异体心脏移植以来,该项手术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
- 关键词: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超声检测免疫耐受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62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11
- 2005年
-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贲门癌62例,其中左开胸经食管床胃代食管38例,右胸、腹二切口或右胸、腹、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23例,剖胸探查1例。结果61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手术病死率1.6%;半年以上生存率98.4%,1年生存率85.4%;发生并发症30例。认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均应采取手术治疗,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围术期处理密切相关。
- 于曙东何靖康朱蔚
-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高龄
- 洛沙坦预防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RI)的关系 ,以及洛沙坦对M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兔的体外循环模型 ,观察血浆及心肌组织AngⅡ含量的变化 ,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和血浆内皮素 (ET)含量的变化以及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缺血再灌注组和洛沙坦组血浆和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 ;洛沙坦组心功能各项指标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改善 ;心肌组织、血浆ET水平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 ,而血清NO水平明显增高 ,超微结构显示心肌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结论 在MRI过程中 ,AngⅡ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洛沙坦通过拮抗AngⅡ受体AT1。
- 于曙东何靖康沈振亚朱蔚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洛沙坦心肌保护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16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回顾总结 16 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胸腔镜治疗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30h、术后镇痛剂的使用率 8% ,开始下床的平均时间为 2 .2d ,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5 .8d。认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较易为患者接受等特点 ,是一种较好的微创外科技术。
- 于曙东何靖康沈振亚朱蔚
- 关键词:胸腔镜自发性气胸疗效
- 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可行性、优点及疗效。方法58例血气胸患者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6-48h后即行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再次手术,皆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0±5)min,术后留置胸管引流24~48h,平均胸腔液引流量(80±10)ml。术后住院日平均(4±1)d。随访时间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该法具有创伤极小,手术视野好,诊治确实,疼痛小,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优选术式。
- 葛锦峰蒋东朱蔚郑世营沈振亚
- 关键词:急诊胸腔镜手术自发性血气胸
-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180例被引量:3
- 2004年
- 于曙东何靖康沈振亚朱蔚
- 关键词: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气管插管手术适应证负压吸引
- 前列腺素A1预处理供体大鼠对心脏移植受体T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кB(NF-кB)抑制剂前列腺素A1(PGA1)预处理供体大鼠,在同种心脏移植中对供心的保护及对其受体T淋巴细胞功能影响。方法使用大鼠同种心脏移植排斥模型,观察PGA1预处理供体对心脏存活时间影响,并进行受体大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测定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IL-2,IL-4)浓度。结果PGA1组供心存活时间较生理盐水组延长(P<0.05),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显示PGA1组受体大鼠T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增殖反应较生理盐水组受到抑制(P<0.05),PGA1组血清IL-2浓度较生理盐水组降低(P<0.05),而两组间血清IL-4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GA1预处理供体能有效延长供心存活时间,抑制受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 壮毅于曙东何靖康沈振亚朱蔚韩蓉
- 关键词:前列腺素A1核转录因子-КB心脏移植T细胞
- 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几点体会被引量:3
- 2002年
- 沈振亚于曙东郑世营余云生何靖康赵军叶文学焦鹏葛锦峰朱蔚
- 关键词:原位心脏移植围手术期处理超声心动图免疫抑制药物
- 霍姆注射液对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霍姆注射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H40)对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兔复苏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随机分为两组:HH40组和乳酸盐林格液(LRS)组。制作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休克60min后分别用上述两组液体进行复苏。在休克前,复苏前,复苏后10、30、60min时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的数值,并在休克6h后将动物处死,取右肺检测其干湿比(W/D),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血压的恢复HH40组明显优于LRS组,HH40组的W/D和MPO也明显低于LRS组(P<0.01),其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低于LRS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LRS组轻。结论HH40注射液对肺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朱红军于曙东陆士奇何靖康杨美菊肖接承朱蔚
- 关键词:肺挫伤失血性休克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因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