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权红

作品数:66 被引量:159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篇中医
  • 12篇和肝汤
  • 10篇中医药
  • 9篇老中医
  • 7篇药疗
  • 7篇药疗法
  • 7篇医经
  • 7篇医药疗法
  • 7篇中药
  • 7篇中医经验
  • 7篇中医药疗法
  • 7篇慢性
  • 7篇老中医经验
  • 7篇方和谦教授
  • 5篇学术思想
  • 5篇脾虚
  • 5篇疗效
  • 5篇临证
  • 5篇咳嗽
  • 5篇加味

机构

  • 62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鞍钢立山医院
  • 1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玉泉...
  • 1篇鞍山市第五医...
  • 1篇鞍山市双山医...

作者

  • 66篇权红
  • 24篇李文泉
  • 20篇范春琦
  • 19篇高剑虹
  • 15篇曹锐
  • 11篇赵铁良
  • 11篇孙维娜
  • 10篇崔筱莉
  • 8篇刘丽宏
  • 8篇刘河
  • 6篇王桂平
  • 6篇章九红
  • 5篇解晓静
  • 4篇郑金粟
  • 4篇朱宏勋
  • 3篇韩菲菲
  • 3篇严冬
  • 3篇吕亚丽
  • 3篇张润顺
  • 3篇黄英秀

传媒

  • 13篇北京中医药
  • 4篇中国冶金工业...
  • 4篇第二届著名中...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北京中医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方和谦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
李文泉范春琦权红高剑虹孙维娜王桂平崔筱莉赵铁良邢春清
“方和谦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数据挖掘与应用研究”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的纵向课题。课题是以临床诊疗实践为基础,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方老的诊疗特点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形成其学术观...
关键词:
关键词:学术思想数据挖掘
方和谦治疗眩晕辨证思路被引量:7
2017年
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辨证以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较为常见。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为主治本,兼顾祛风火痰瘀之标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培元,以达平肝熄风治疗的目的。
高剑虹权红范春琦曹锐李文泉
关键词:眩晕辨证论治老中医经验
方和谦临证用药特点
2008年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和谦教授从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临床疗效显著,其遣方用药有独到之处,现将其特点归纳如下。
权红李文泉
关键词:胃气津液用药特点中医药疗法
方和谦成才之路经验总结被引量:2
2009年
李文泉范春琦权红高剑虹孙维娜赵铁良崔筱莉王桂平
关键词: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中医学
治疗痰热壅肺证的儿童成人共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痰热壅肺证的儿童成人共用中药制剂,包括:麻黄3‑40份,石膏3‑20份,连翘2‑15份,板蓝根2‑15份,苦杏仁3‑20份,枇杷叶3‑20份,紫苏子2‑15份,百部0‑20份,桑皮0‑20份;其制备方...
刘丽宏赵铁良曹锐刘河权红吕亚丽
文献传递
方和谦治疗肝郁脾虚证中药配伍规律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基于无尺度网络模型分析方法,探讨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核心处方和加减用药配伍规律。方法采用结构化病历模板,将方教授诊治肝郁脾虚证病历录入数据库,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方和谦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核心处方为党参、炒白术、茯苓、当归、香附、柴胡、炒白芍、炙甘草、苏梗、大枣、薄荷、生姜。加减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种类有补肾滋阴药、理气和胃药、清热散结药、滋养胃阴药。结论方和谦教授治疗肝郁脾虚证所对应的疾病范围广,其注重"保胃气",重用"滋培"大法。
高剑虹李文泉范春琦权红孙维娜崔筱莉张润顺
关键词:肝郁脾虚证配伍规律中药
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候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ILD不同中医证候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分类特征及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106例ILD患者四诊资料、BALF常规检查指标作为观察的内容。经过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热瘀阻证,分别研究不同中医证候类型的BALF细胞活性和分类的特征以及与BALF细胞学特征相关关系。结果:五种中医证候均以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其次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经统计分析发现五种中医证候BALF细胞活性、分类检测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含量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推测痰、热、瘀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细胞活性相应增强,以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候细胞活性相对偏低;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含量会导致痰热、痰瘀阻肺;淋巴细胞含量与ILD患者免疫系统失调相关。
章九红李文泉张曙权红李东晓班承均代华平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候
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0例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方和谦教授经验方和肝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80例GERD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组加服和肝汤治疗,疗程均8周,疗后6、12个月各随访1次。[结果]2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77.5%(P<0.05)。2组内镜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7.5%,对照组95.0%(P>0.05)。2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分别为12.5%,22.5%;对照组分别为22.5%,55.0%(P<0.05)。[结论]和肝汤治疗GERD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内镜下食管黏膜组织的病损程度,降低复发率及延长复发时间的功效。
权红解晓静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和肝汤
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的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一线化疗后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35例一线化疗后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西医结合组45例给予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药组45例仅给予滋补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3组持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评估3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2个月后中医症状疗效及生活质量,统计3组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期(DDC)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生活质量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中西医结合组PFS时间明显长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均<0.05),但3组DD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滋补汤联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气血两虚证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PFS。
焦士洁范春琦安广宇权红严冬
关键词:气血两虚证卡培他滨晚期结直肠癌滋补汤
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药物,包括蜜紫菀、白前、麸炒枳壳等,具有宣肺解表,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可以久服,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药物的制备...
刘丽宏赵铁良曹锐刘河权红吕亚丽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