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篯
- 作品数:107 被引量:281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MgO缺陷和不规则表面的能带结构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用扩展休克尔紧束缚(EHT)晶体轨道方法对MgO表面缺陷和不规则结构进行能带计算,并对能带的结构及组成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表明,各种缺陷及不规则表面的表面状态与完整晶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前者由于其导带底部能带的变化造成导带和价带间的能隙减小。我们发现,MgO缺陷及不规则表面吸附能力与其表面能大小及表面不同位置原子的净电荷数密切相关。缺陷模型的表面能均大于完整晶面。
- 李奕吴立明李俊篯章永凡黄昕周立新
- 关键词:氧化镁表面能
- 光催化剂TiO2(110)表面反应的轨道相互作用
- 固体表面反应的实质是固体表面晶体轨道与反应分子(原子)轨道间的相互作用,UPS、XPS等实验提供了表面吸附催化反应中轨道相互作用的大量事实,然而由于表面结构的复杂性及表面态轨道难以确定,对固体表面轨道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还...
- 李俊篯
- 关键词:光催化剂TIO2
- S_2O_2分子稳定结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3df)和Aug-cc-pVTZ水平上,研究了单态S2O2分子的各种可能的异构体及其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具有C2v对称性的三角平面分叉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要高于目前实验上唯一被发现的具有C2v对称性的cis-OSSO异构体,同时trans-OSSO的稳定性与顺式异构体十分接近,这2种异构体应该可以在实验上被观察到。同时本文还讨论了3个最稳定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和链型OSSO的内扭转势能。
- 陈文凯李俊篯章永凡丁开宁李奕
-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异构体量子化学
- C_4O_4^(m-)(m=0,1,2,3,4)的从头算研究——1.平衡几何和相对稳定性
- 1999年
- 在RHF(基离子在UHF和ROHF)/6-31G,6-31G~*和6-31+G水平优化得到C_4O_4^(m-)(m=0,1,2,3,4)的平衡几何构型,发现从中性分子(C_4O_4)到负4价离子(C_4O_4^(4-))经历了一个由非芳香性到芳香性再到反芳香性的结构变化过程,它们的相对稳定性为C_4O_4^->C_4O_4^(2-)>C_4O_4>C_4O_4^(3-)>C_4O_4^(4-).
- 周立新黄尊行章永凡李俊篯田安民
- 关键词:从头算
- [Cr_2CoO(O_2CCH_3)_6Py_3]·Py簇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电子结构
- 1991年
- 合成并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分子结构,Ca空间群,a=2.1933(2)nm,b=1.2447(3)nm,c=1.5912(5)nm,β=117.02(2)°,I'=3.8679 nm^3,Z=4,最后根据I>3G(I)的2849个独立衍射点的强度数据,把结构精修到R=0.036.在晶体结构测定基础上进行了EHMO计算,以研究其簇骼成键性质,结果表明,该分子虽不存在金属-金属键,但M与μ-O之间除了σ键外,还存在四中心d-ρπ键,它是该类化合物稳定的主要因素。
- 余秀芬蒋亚琪李俊篯
- 关键词:簇合物配体络合物
- 簇模型ZnO(10-10)面上吸附CO<,2>的理论研究
- 本文使用嵌入簇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2>在ZnO(10-10)面的吸附作用进行了研究,计算了6种典型的吸附形式,并一一讨论了它们的吸附作用.
- 陈文凯李俊篯章永凡丁开宁李奕
- 关键词:ZNO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Mo-S簇合物与“松散”配位键的研究被引量:1
- 1989年
- 通过对Mo3S_4[S_2P(OEt)_2]_4·H_2O的电子结构计算和分子轨道分析,讨论了Mo—S簇合物中“松散”的端基配位键的轨道组成,它们与簇胳成键性质的联系和形成机理。
- 李俊篯黄金陵
- 关键词:配位键
- Cu(100)表面吸附HCN和HNC的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 ,以原子簇Cu14 为模拟表面 ,对氢氰酸 (HCN)和异氰酸 (HNC)在Cu( 10 0 )表面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HCN和HNC分别通过原子N和C垂直吸附在表面上时 ,顶位是其最佳吸附位 ,且是吸附能为 18 5kJ·mol-1和 42 6kJ·mol-1的弱吸附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C—N(HCN)键或N—C(HNC)键偏离垂直的分子轴线的吸附体系均不稳定 .顶位吸附时HCN和HNC分子的C—N键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 .
- 胡建明李奕李俊篯章永凡周立新
- 关键词:HCNHNC密度泛函氢氰酸蓝移
- 二个共轭生物碱抗癌药的化学反应性能研究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阐述某些含有大共轭C=N双键体系的生物碱抗癌药的构效关系,依据我们的化学试验和EHMO计算指出这样的C=N双键可能是抗癌活性中心。在温和条件下,即25℃与pH值7.4的水溶液中,醋酸两面针碱和氧的反应为表观的一级反应,反应速度K=9×10^(-3)min^(-1),半衰期为77分钟。但是醋酸恩其明和氧的反应开始于pH≈6.5,在pH=7.4的溶液中这个反应进行得十分快速难以进行化学动力学的研究。在本文的最后,对前人的工作进行一些评论。
- 陈元柱唐根源李俊篯黄治勋王肇瀛
- 关键词:共轭生物碱抗癌药
- 有机锡化物(C<,4>H<,8>S<,4>Sn、C<,6>H<,16>N<,2>S<,4>Sn)电子结构的密度泛函研究
- 张明昕李俊篯黄昕项生昌李奕肖海彬
- 关键词:电子结构密度泛函优化计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