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 作品数:70 被引量:2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分析硫酸依替米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相关因素,为硫酸依替米星所致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03年11月~2004年5月我院使用硫酸依替米星注射剂的住院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使用单一抗生素1096例,联合用药202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4%(142/3125),听觉和前庭功能损害16例,发生率为0.5%(16/3125);泌尿系统损害14例,发生率为0.45%(14/3125);肝胆系统损害4例,发生率为0.13%(4/3125)。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安全性较高的药物。为了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注意用药剂量、浓度、滴速配伍禁忌。
- 李健宋毅徐珽吴逢波唐尧
- 关键词:硫酸依替米星安全性
- 利尿药的评价及合理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吴逢波徐珽李健唐尧
- 关键词:利尿药水肿性疾病肾小球滤过循环血容量利尿作用血管张力
- 管喂给药的药物选择被引量:3
- 2008年
- 刘春雨李健苏兰康焰
- 关键词:给药方式药物选择口服给药营养支持吞咽困难药物毒性
- 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依赖泼尼松的慢性原发ITP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以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依赖泼尼松(prednisone,Pred)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hronic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PITP)患者的疗效。方法用以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门诊治疗对Pred依赖的CPITP患者,每天一剂,根据血小板数(blood platelet count,BPC)及临床出血情况,逐渐减少Pred的用量。合并中药治疗4周以上者,按中华血液学会提出的疗效标准评价加用中药前后的疗效,并比较加用中药前后BPC和Pred的用量。结果 50例Pred依赖CPITP经中药治疗后,BPC由治疗前的(28.6±22.5)×109 L-1升至(81.8±56.5)×109 L-1(P<0.05);Pred的剂量由中药治疗前的(28.1±15.2)mg/d降到(8.0±9.4)mg/d(P<0.05);中药治疗前完全反应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2%、10%和88%,中药治疗后上述指标分别为30%、46%、24%(P<0.05)。结论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为主中药对依赖Pred的CPITP患者疗效显著,可增强患者对Pred的敏感性和克服对Pred的依赖。
- 羊裔明伍学强李健张开基
- 关键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泼尼松
- 阿仑单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
- 2015年
- 患者,男,49岁,因“腰背部皮疹2月余,腹胀10d”于2012年6月25日就诊于我科.查体发现胸背部皮肤有散在环形红斑,双踝部可见红色斑丘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0 cm× 1.0 cm到4.0 cm×8.0 cm,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肝脏于右肋缘下10 cm、剑突下14 cm可触及,脾脏于左肋缘下12 cm可触及,质地均较韧、边缘钝、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
- 陈猛张丽贾永前刘芳李健张丹凤张陆阳潘崚
- 关键词:幼淋巴细胞白血病自体造血干细胞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右肋缘下红色斑丘疹环形红斑
- 四川省医院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使用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了解四川省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使用现状。方法通过微信小程序“问卷星”向四川省内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并分析各医院PIVAS基本信息、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信息及使用效果。结果四川省内共11家医院使用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均为三级甲等医院;PIVAS面积600~800 m^(2),生物安全柜3~16台,水平层流洁净台4~14台;PIVAS人员组成以调剂药师为主,有(9.8±4.1)人;日均调配(1122.7±980.7)袋;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能配置抗肿瘤药物、抗菌药物、普通药物,并且支持使用西林瓶和安瓿瓶,但存在破瓶可能。效果评分中,工作效率、职业伤害、应用成效3个维度的全部项目均值均大于3分,与中立态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为认同。结论四川省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发展迅速,但总数量相对较少,部分功能还需优化改进。智能静脉用药配置设备能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应用成效较好。
- 林洪代国友许政坛倪恒凡王世燕唐文言王曼曼李健
-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严郁徐珽李健唐尧
- 关键词: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低气道高反应性控制哮喘呼吸道炎症肺功能病死率
- 氟哌啶醇合并莫西沙星致锥体外系反应1例被引量:2
- 2011年
- 患者,女,51岁,因“左下肢肿胀20余天,气急6d,晕厥3~4次,伴发热4d”入院。入院查体:T:36.3℃,P:110次/min,R:20次/min,BID:115/70inin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面色蜡黄,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左下肢肿胀,余查体阴性。患者有忧郁症病史10年,每晚服用米氮平片45mg和氯硝西泮片5mg治疗,病情控制可。人院诊断为“肺栓塞;肺炎;左下肢深静脉血塞形成;忧郁症”。
- 龚巧燕李健唐尧
- 关键词:氟哌啶醇莫西沙星锥体外系反应
- 超滤法在中药分离、纯化工艺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3
- 2004年
- 潘晓鸥李健宋毅唐尧
- 关键词:超滤法中药纯化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LC)、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初诊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ALC、AMC、LMR等资料,随访统计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结果:①115例MM患者外周血ALC为(0.22~13.48)×10^9L^-1,平均(1.77±0.45)×10^9L^-1;外周血AMC为(0.01~0.98)×10^9L^-1,平均(0.45±0.12)×10^9L^-1;LMR为1.18~12.74,平均4.74±0.85。②将外周血ALC、AMC、LMR中位值作为截断值进行分组,高ALC组及低ALC组、高AMC组及低AMC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β2-微球蛋白(lactate dehydrogenase,β2-MG)等资料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高LMR组、低LMR组患者Hb、β2-MG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③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高ALC组、低AMC组、高LMR组患者总体OS显著高于低ALC组、高AMC组、低LMR组(P<0.05)。④Cox多因素分析示,DS分期Ⅲ期、LDH>245U/L、Hb≤110g/L、ALC≤0.65×10^9L^-1、LMR≤3.85是初治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M患者ALC、AMC、LMR水平与预后相关,临床可根据结果初步评估及预测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蒙沙张杨岳溪李健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