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作品数:6 被引量:3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廊坊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_1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丁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VD组、VD+NBP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分别进行水迷宫实验(MWM)测试其空间认知功能。MWM后,分别记录麻醉状态下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LTP变化,比较3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在高频刺激后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斜率变化;电生理记录后,大鼠断头取脑,制备脑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NR2B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VD组大鼠有明显的空间认知障碍;丁苯酞治疗后,VD+NBP组大鼠的空间认知障碍得到显著改善。高频刺激后,VD组EPSP斜率增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VD组vs对照组:13.9±1.6 vs 25.1±1.2,P<0.01);VD+NBP组EPSP斜率增加百分比显著高于VD组大鼠(VD+NBP组vs VD组:20.2±1.2 vs 13.9±1.6,P<0.05)。VD组NR2B受体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D+NBP组NR2B受体的表达量显著高于VD组(P<0.01)。结论丁苯酞可通过提高VD大鼠海马CA1区LTP而改善突触可塑性,从而改善空间认知障碍,其机制与丁苯酞上调VD大鼠海马CA1区NR2B受体的表达有关。 李健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丁苯酞 长时程增强 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抑郁病人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抑郁状况及失眠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4周、8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结论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抑郁病人能明显改善神经缺损情况,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抑郁,提高睡眠质量。 刘丹 李健 陈薇 程亮 刘树利 户文娟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 米氮平 养血清脑颗粒 神经功能缺损 失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抑郁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抑郁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抑郁失眠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联合组53例。对照组患者予米氮平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8. 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 31%(P <0. 05);治疗2,4,8周后联合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HAMD评分和PS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4,8周后的HAMD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联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 57%(P <0. 05)。结论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抑郁失眠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刘丹 李健 陈薇 程亮 刘树利 卢文娟关键词:米氮平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抑郁 失眠 临床疗效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估]、5-HT和NE水平、副反应情况[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RSD评分与PSQ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4周与8周后的HRSD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和NE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5-HT与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ESS评分与各项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与失眠情况,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刘丹 李健 陈薇 程亮 刘树利 户文娟 刘文芳关键词:脑卒中 抑郁 失眠 养血清脑颗粒 米氮平 代谢性脑病继发癫痫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告 2013年 例1,女,18岁,主因先天单纯腭裂入VI腔科手术治疗,术后6d出现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发作性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急请神经内科会诊,立即化验电解质及肾功能、血糖,神经内科会诊定位在大脑皮质,肢体活动好,无锥体束损害。化验回报:血糖4.8mmol/L,血钠111mmol/L(正常参考值135~147mmol/L),血氯66mmol/L(正常参考值95~105mmol/L),血钾3.5mmol/L,尿素氮2.7mmol/L, 李健关键词:代谢性脑病 继发癫痫 正常参考值 神经内科 发作性抽搐 锥体束损害 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脑卒中伴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脑卒中伴抑郁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脑卒中伴抑郁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7月在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脑卒中伴抑郁患者78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设为2组: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采取米氮平治疗,观察组采取米氮平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价患者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血清生化检验观察单胺类递质指标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2组上述评估值进行比较与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PSQI评分以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和8周观察组HAMD评分、PSQI评分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HAMD评分、PSQI评分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E和5-H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5-HIA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3(IL-2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IL-23和TN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氮平和养血清脑颗粒联合治疗老年脑卒中伴抑郁,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神经功能,调节单胺类递质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丹 李健 陈薇 程亮 刘树利关键词:老年 脑卒中 抑郁 米氮平 养血清脑颗粒 单胺类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