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韬
- 作品数:58 被引量:6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睑、下颌肿物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IgG4相关疾病?木村病?
- 患者A,男性,47岁,左侧上眼睑肿物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0年余,加重伴双侧腮腺肿大4-5年.近半年左侧上眼肿物加重伴下垂,结膜充血,同时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6×109/L(34.2%).
- 郝燕捷李光韬张卓莉
- 关键词:木村病
-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在指征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介导的免疫反应在众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PubMed及中国知网(CNKI,2001-2009年)检索并综合统计,发现除了FDA批准的适应证外,TNF-α抑制剂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都有指征外应用,国外文献中有9个随机对照试验,国内文献只有依那西普治疗贝赫切特病(白塞病)的两篇病例报告。综合文献结果,提示英夫利昔单抗对贝赫切特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治疗有效,不推荐应用于干燥综合征、新发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依那西普对贝赫切特病有效,不推荐应用于干燥综合征、韦格纳肉芽肿和结节病。目前临床证据主要基于无对照的临床研究及个案报道,以上结论有待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 季兰岚李光韬郝燕捷张卓莉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自身免疫性疾病
- 利用T淋巴细胞受体ζ链的变化预测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ζ链呈低水平表达T淋巴细胞(TCRζmT淋巴细胞)在预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对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疗效反应中的意义,寻找早期预测患者对生物制剂疗效反应的指标。方法12例血清学阳性的活动性(DAS28〉5.1)RA患者接受了标准方案的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在第14周和第30周时根据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临床疗效反应标准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将患者分为疗效显著、疗效中等、疗效不住3组。每例患者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以及治疗第14周和第30周时采集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对系列标本中不同细胞亚群、TCRζ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并对TCRζdmT淋巴细胞的移动能力进行分析,并将疗效与TCRζdmT淋巴细胞的变化进行相关分析。结果TCRζdmT淋巴细胞具有很强的移动能力,它们选择性地由外周血向炎症部位移动,导致RA滑液中TCRζdmT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相应的外周血(P〈0.05)。12例患者中3例疗效显著,6例疗效中等,3例疗效不佳。用药至第30周时临床反应判定为良好的患者,在第14周时外周血中均有CD4+TCRζdmT淋巴细胞的聚集;而疗效不佳的患者外周血中这群细胞数量反而下降;14周时TCRζdmT淋巴细胞变化的百分数与30周时DAS28评分之间密切相关(r2=0.6835,P〈0.01)。结论TNF拮抗剂是治疗RA有效的药物,用药至第14周时外周血中TCRζdm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可以预测用药至第30周时的疗效,阻止TCRζdmT效应T淋巴细胞由外周血向关节腔的移动是TNF拮抗剂在RA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
- 张卓莉李光韬周炜王昱郝燕捷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T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现况调查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应用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抑制剂的现状以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现况调查问卷调查的方法,记录入选者的一般情况和应用TNF抑制剂的情况,计算患者应用TNF抑制剂的费用,分析我国TNF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应用的相关因素。结果:2009年7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共有全国范围内的21家大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 095位RA患者完成问卷,其中112位患者应用了TNF抑制剂(infliximab,商品名类克或etanercept,商品名益赛普)进行治疗,占总研究人群的10.2%(其中益赛普81例,占7.4%;类克26例,占2.4%;两种制剂都用过者5例,占0.5%)。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均为38.1%,益赛普疗程<3个月及3~6个月者分别占38.5%和25.0%。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评分分别为1.1、0.5、0.1,益赛普的相应评分分别为1.3、1.0、0.3。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费用分别为24 525.0、69 300.0、96 800.0元,益赛普的费用分别为7 394.8、9 158.6、54 910.9元。应用类克疗程<3个月、3~6个月及6~9个月的患者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为365.6、0、158.9元,益赛普分别为2 158.4、288.5、180.1元。出现过敏和感染的比例在应用益赛普者均为3.5%,在应用类克者均为6.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TNF抑制剂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在我国大型医院就诊的RA患者中约有10%应用过TNF抑制剂,其病情随应用TNF抑制剂的疗程延长而减轻,治疗总费用随用药疗程延长而增加,但间接经济损失随疗程延长而减少,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和感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应用的主要相关因素。
- 王秀茹苏茵安媛周云杉张晓盈段天骄朱佳鑫李小峰王彩虹王莉枝王永福杨荣王国春卢昕朱平陈丽娜王轶王晓元靳洪涛刘金婷陈海英魏平王俊祥刘湘源孙琳崔刘福舒荣刘白鹭张卓莉李光韬李振彬杨静李俊芳贾彬张风肖陶杰梅林金盈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问卷调查药费支出
- 柳氮磺吡啶在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现况调查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调查和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治疗中柳氮磺吡啶(sulphasalazine,SSZ)的使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风湿免疫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1 096例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点,分析其中160例使用SSZ患者的临床特点、副作用发生情况、SSZ使用现况及联合用药种类和时间等数据。结果:160例患者使用SSZ治疗,使用比例为14.6%。该组患者男女之比为1∶7,平均发病年龄为(46.1±15.0)岁,平均病程为(9.9±7.8)年。SSZ平均用量为(1.87±0.52)g/d,平均用药时间为(26.3±14.6)月。所有患者仅有17%(27/160)使用SSZ单药治疗,其余患者均曾联合应用其他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其中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是最常应用的联合治疗药物,占63.1%,平均联合使用MTX时间(28.2±12.3)月;其次为来氟米特(36.2%)和羟氯喹(18.1%);SSZ+MTX是最常见的联合治疗方案(36.2%)。应用SSZ患者的疗效指标优于未应用者。调查时有41.9%(67/160)的患者曾使用SSZ治疗,但因药物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而停药。有17.5%(28/16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其中因胃肠道反应停药比率(8.8%)最高,其次为皮疹(3.8%)和肝功能异常(3.1%)。结论:与其他国家相比,SSZ在我国应用率偏低,且平均用量上较临床规范用量偏小。SSZ治疗RA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在临床应用中相对比较安全。
- 刘田王秀茹安媛周云杉张晓盈段天骄朱佳鑫李晓峰王莉枝王彩虹王永福杨荣王国春卢昕朱平陈丽娜靳洪涛刘湘源孙琳陈海英崔刘福舒荣刘白鹭张卓莉李光韬李振彬杨静李俊芳贾彬张风肖陶杰梅韩淑玲林金盈韦美秋刘晓敏柯丹
- 关键词:柳氮磺吡啶
- 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与IgA肾病临床病理和转归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比较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nephritis,HSPN)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临床病理和转归。方法:对肾活检证实的31例HSPN患者和62例IgAN患者临床、病理及转归进行同期对照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起病时高血压发生率、血肌酐及蛋白尿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7%vs27.4%,(121±164)vs(106±43)μmol/L,(3.2±3.1)vs(2.8±2.9)g/d,P>0.05]。在肾病理改变上,HSPN患者40.6%(13/31)出现内皮增生,IgAN仅为19.4%(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用肾病理半定量评分,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IgAN较HSPN明显(2vs1,P=0.009),但在新月体形成(包括袢坏死)及肾小球硬化等病理表现二者并无明显差别(1vs0,1vs1,P>0.05)。用免疫荧光检查,免疫球蛋白IgA除了在系膜区沉积外,71.0%(22/31)HSPN患者IgA还沉积在毛细血管袢,而IgAN患者为43.5%(27/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平均随访47个月,以肌酐倍增为随访终点,HSPN与IgAN累计肾生存率分别为87.1%和91.9%,二者并无明显差别(P=0.481)。结论:成人HSPN与IgAN在肾病理改变上存在差异,但二者在肾临床表现及远期预后上并无明显区别。
- 李月婷吕继成李光韬蒋镭宋玉红张宏
- 关键词:肾炎
- 全国多中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就医现状用药及其费用构成分析
- 安媛陈丽娜王国春卢昕靳洪涛王永福杨荣张卓莉李光韬刘湘源孙琳王秀茹张风肖陶杰梅李振彬杨静林金盈韦美秋崔刘福舒荣刘晓柯丹周云杉胡绍先叶丛杨岫岩李昊黄慈波高明赖蓓李兴福宋立军韩淑玲苏茵栗占国李小峰王彩虹王莉枝朱平
- 2009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应用于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情况分析
- 赵娟徐婧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
-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及其各组分与临床特征的关联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研究PsA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MS各组分与PsA临床特征的关联。方法纳入自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我科的PsA患者,收集其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MS相关指标(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谱)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合并疾病,分析PsA患者中合并MS及其各种亚型表现的患病率和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62例符合银屑病关节炎分类标准(CASPAR)的PsA患者,其中36例(22.2%)合并高血压,28例(17.2%)合并糖尿病,24例(14.8%)合并动脉粥样硬化,11例(6.7%)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4.3%)合并脑血管疾病。按照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58例(35.8%)PsA患者合并MS。与不合并MS的PsA患者相比,合并MS或高血压、空腹血糖升高的PsA患者年龄更大[分别为(54±10)岁和(44±13)岁,(56±11)岁和(45±12)岁,(54±11)岁和(44±13)岁,t=5.058,P<0.01;t=4.450,P<0.01;t=5.150,P<0.01]、疾病活动度更高[PsA疾病活动度评分(DAPSA)分别为16.75(11.25,26.7)和8.8(4.8,16.4),16.3(9.6,27.8)和10.0(5.1,18.0),14.4(9,25.7)和9.5(5,17.7),t=4.539,P<0.01;t=3.046,P<0.01;t=3.063,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S组分数量与DAPSA评分呈正相关(r=0.273,P<0.01),而多元线性回归现实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中除高血压(标准化系数=0.334,P<0.01)及空腹血糖升高(标准化系数=0.247,P=0.023)外,其余组分与DAPSA评分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的PsA患者ESR更快[16.5(9.5,34.25)mm/1 h与10(5,24.5)mm/1 h,Z=2.127,P=0.012];合并脂代谢异常的PsA患者CRP更高[5.6(2.1,17.8)mg/L与3.7(1.5,6.5)mg/L,Z=2.543,P<0.01],炎性腰背痛比例更高(41.3%和22.4%,χ2=5.901,P=0.016),DAPSA评分更高[14.1(8.4,24.3)和9.9(5.0,19.4),Z=2.152,P=0.031]。结论PsA患者合并MS并不少见;合并MS的PsA患者年龄更大、疾病活动度更高,临床上需要更多关注。
- 李伯睿邓雪蓉宋志博李光韬张卓莉
- 关键词:疾病活动度代谢综合征高血压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 都燕捷张卓莉周炜赵娟邓雪蓉李光韬王昱杨颖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