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民
-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咸宁市卫生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咸宁市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湖北省咸宁市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杀鼠灵的抗药性变化。方法按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选择合格的褐家鼠,配制0.005%杀鼠灵毒饵进行无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咸宁市在2008-2012年期间对褐家鼠开展了5次抗药性监测,试鼠共214只,仅有2008年存活1只,抗药性发生率为2.44%。结论咸宁市褐家鼠对杀鼠灵尚未产生抗性种群,且仍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继续用杀鼠灵防治褐家鼠。
- 李华民高燕谭梁飞
- 关键词:褐家鼠杀鼠灵抗药性
- 咸宁市温泉城区2013年家蝇抗药性及药剂混配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家蝇( musca domestica )是众所周知的重要卫生害虫之一,能够携带多种病原菌,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在对其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但因其繁殖能力强,加上长期大量使用单一化学杀虫剂,很容易导致家蝇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防治效果。据报道,国内外多数地区家蝇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1~4]。鉴于使用单一化学杀虫剂防治家蝇易产生抗药性,药剂混配使用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通过调查咸宁市温泉城区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各类杀虫剂的混配效果,旨在为今后家蝇的化学防治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依据。
- 李华民高燕
- 关键词:家蝇混配药剂温泉化学杀虫剂
- 2.15%吡虫啉胶饵对医疗机构灭蟑效果的观察
- 2018年
- 目的监测各级医院各重点科室住院楼层、医院食堂的蟑螂密度及观察2. 15%吡虫啉灭蟑胶饵对医院各科室住院部及医院食堂蟑螂的防治效果。方法采取粘捕法对医院各科室住院病房进行密度监测,选取蟑螂密度较高医院的科室采取吡虫啉灭蟑胶饵现场灭蟑。结果各级医院重点科室住院楼层、医院食堂总计调查132个房间,布放粘蟑板总计159张,侵害率为44. 7%,施药阳性房间施药前监测平均密度为7. 63只/(张·d),粘捕蟑螂种类均为德国小蠊,虫态均有成虫及若虫。采用灭蟑胶饵后,第3、5、7、15、30天后的蟑螂密度下降率三级甲等医院分别是48. 4%、68. 9%、84. 6%、90. 6%;二级甲等医院分别是66. 3%、79. 2%、91. 3%、97. 8%;社区服务中心分别是46. 7%、86. 7%、80. 0%、86. 5%。结论 2. 15%吡虫啉胶饵对医疗机构灭蟑螂既有速效、又有持效,使用安全、方便。
- 李华民高燕何锐
- 关键词:蟑螂密度灭蟑效果
- 咸宁市致倦库蚊季节消长及其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调查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咸宁市优势蚊种致倦库蚊的种群密度、分布、季节消长动态和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情况,为指导城区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致倦库蚊种群动态监测采用诱蚊灯法,抗药性监测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DDT和双硫磷对致倦库蚊Ⅳ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致倦库蚊种群动态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在7—9月份密度最高,呈现单峰曲线。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2013—2015年平均蚊密度分别为0.07、0.1和0.18只/(灯·h);抗药性监测数据显示,溴氰菊酯、DDT和双硫磷对致倦库蚊的LC50分别为0.011 05、0.375 10和0.000 81 mg/L,致倦库蚊对3种杀虫剂产生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050、31.260和1.353倍。结论咸宁市城区优势种致倦库蚊的发生高峰期为7—9月份,是防治蚊虫的关键时期,建议结合治理蚊虫孳生地控制蚊密度,延缓抗药性发展。
- 郑建忠李华民高燕刘超华
- 关键词:致倦库蚊抗药性
- 新型自制灭鼠毒饵站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介绍一种适用城区的新型自制灭鼠毒饵站的制作方法和灭鼠技术。方法从美观性、耐用性、安全性、便捷性、防雨防潮、防鸟类盗食及灭鼠效果等方面与简易直筒式水泥毒饵站进行比较。结果新型自制毒饵站毒饵投放7、14、21、28、60 d后的腐败变质率平均分别为0.17%、0.43%、1.13%、4.17%和8.70%,被家禽、鸟类盗食率为0,灭鼠效果与简易直筒式水泥毒饵站相当,不存在显著差异,对非靶标生物不存在威胁,而且毒饵有多重保护,对环境无污染。结论新型自制灭鼠毒饵站在创建卫生城市灭鼠工作中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李华民高燕彭新潮周勇
- 关键词:灭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