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芹
-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科技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剂量集落刺激因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分析同剂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总结护理方法,指导临床合理应用药物。方法随机选择220例化疗后门细胞减少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针刺加血海穴位注射G—CSF,对照组上臂三角肌皮下注射相同剂量G—CSF,定期复查血常规,了解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白细胞升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白细胞维持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血海穴位注射G—CSF治疗化疗引起的自细胞减少疗效明显,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 李学芹解晨杨霞李莉莉李术梅
- 关键词:穴位注射白细胞减少护理
- 67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的护理体会
- 2004年
- 李学芹王信喆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体会恶性肿瘤患者PICC导管仰卧
- 可调式强迫端坐位支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强迫端坐位支架,属于医疗护理器械,其结构由底座、升降支腿、支撑板及支撑板软垫构成,支撑板与底座分别固定在升降支腿的上下两端,支撑板软垫活动设置在支撑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调式强迫端...
- 李学芹李莉莉
- 文献传递
- 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的护理
- 2002年
- 1997年7月~2000年8月,我科对42例恶性肿瘤腹膜转移患者(全身化疗和放疗效果不明显)采取了腹腔灌注加静脉用药化疗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恶性肿瘤患者,男11例,女31例;年龄32岁~64岁。均行正规静脉化疗3~5个周期。其中卵巢癌36例,胃癌7例,病史2个月~2年。根据WHO使用的疗效评价标准,效果不明显。1.2 方法 术前首先熟悉患者病史,了解肿瘤类型部位,切除情况,腹膜转移情况,检查肝功、肾功,血象,心电图,确定无异常后方可做腹腔灌注。
- 靳昭芳李学芹刘理慧
- 关键词:腹膜转移恶性肿瘤腹腔灌注
- 全文增补中
- 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 静脉化疗和静脉营养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化疗往往历时6月-12月之久,静脉营养治疗根据病人情况随时应用。目前化疗药物和高渗性静脉营养药物对穿刺静脉刺激性较大,临床上发生化学性静脉炎比较普遍。另外,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
- 王信喆李学芹
- 文献传递
- 心理护理对穴位注射治疗肿瘤患者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穴位注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穴位注射前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不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注射前血压和心率变化及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注射前收缩压、心率波动低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前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 李学芹李莉莉孙秀英李术梅
- 关键词:恶性肿瘤心理护理穴位注射
- 甘氨双唑钠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6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肺鳞癌放射增敏的临床研究 ,探讨甘氨双唑钠 (CMNa)放射增敏的治疗效果。方法 4 0 2例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放射增敏组和对照观察组 ,放射增敏组病人在放疗过程中 ,分别给予CMNa 12 0 0mg m2 静脉滴注 0 5h ,同步给予对照组病人生理盐水 2 5 0ml静脉滴注 ,观察两组患者不同的近期疗效。结果 肿瘤原发病灶CR率与CR +PR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原发病灶达CR时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检查结果、治疗中和治疗后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Na可提高肺鳞癌的CR率和总有效率 ,并可降低肿瘤达到CR和PR时所需的吸收剂量。
- 韩俊庆李冠贞杨哲洪士强杨菁张振美李学芹曲风声
- 关键词:甘氨双唑钠肺鳞癌放射疗法增敏作用
- 护士工作量化板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士工作量化板,属于医护用品技术领域,其结构是在量化板的台头上设置有铭牌板,量化板的主体板面上依次设置有时间栏板格、护理项目栏板格、项目检查栏板格、分数栏板格、质量管理栏板格,备注栏板格设置在量化板的边...
- 李学芹
- 文献传递
- 应用呼吸机抢救体重1.15kg早产儿并肺出血成功1例
- 1999年
- 孙献梅李学芹
- 关键词:呼吸机肺出血早产儿通气方式硬肿症保持呼吸道通畅
- 干细胞移植过程中X线全身照射的应用
- 2003年
- 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到HowardKelly首次把镭应用到宫颈癌治疗中,前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渗透到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国内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展X线全身外照射(TBI)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的一种预处理的手段,已有30年的历史,方法和技术日臻完善。利用直线加速器开展TBI,经过几年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 颜廷秀韩俊庆李学芹孟丽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TBIHSCT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