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取髂骨术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 2011年
- [目的]研究改良取髂骨术与传统术式的优劣差别。[方法]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本科共收治需取自体髂骨植骨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手术方法,12个月后将观察结果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疼痛评分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在股外侧皮神经安全性及供骨区顽固疼痛等数据上也占优势。[结论]改良取髂骨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在理论上具有减少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和供骨区顽固疼痛的优势。应当在临床上推广。
- 黄涛李宇孙政文洪焕玉
- 关键词:疼痛并发症
- 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技术矫正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技术矫正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6例胫骨平台内翻畸形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8.52岁,平均41.5岁。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分型:V型3例,Ⅵ型3例。6例患者初次手术至膝关节内翻畸形手术时间为7~12个月(平均9.5个月)。术前X线片测量胫股角:外翻15°~28°,平均22.4°。按照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技术要求,在胫骨近端截骨,安装国产具有三维矫形功能的牵伸矫正器,术后7d缓慢旋转螺纹牵伸杆,矫正胫骨平台的内翻畸形。在矫正畸形的过程中患肢行膝关节及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下肢术后牵伸时间为17~30d(平均24.4d)。全部膝关节内翻畸形均获满意矫正。无一例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及骨不连。2例发生钉道感染,经应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治疗,感染愈合。6例患者拆除矫形器后获8—24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评定疗效:优3例,良2例,可1例。结论Ilizarov牵拉组织再生技术可以同期矫正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后膝关节的内翻畸形。
- 洪焕玉黄涛张海光王海李宇孙政文葛俊波
- 关键词:引导组织再生术胫骨骨折畸形
- 早期骨搬移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腿中远端离断伤八例被引量:1
- 2009年
- 伴有软组织缺损的小腿中远端离断伤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我科自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了八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小腿中远端离断伤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洪焕玉黄涛王海林江涛孙政文李宇
-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离断伤远端小腿ILIZAROV
- 髌旁小切口空心钉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
- 2005年
- 李宇刘万军
- 关键词:空心钉髌骨骨折手术方法
- 改良钢板内固定在旋后型踝部骨折中的应用
- 2005年
- 洪焕玉陈明齐李宇
- 关键词:踝部骨折钢板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外踝骨折踝关节骨折创伤骨科
- 手部油漆高压注射伤的治疗
- 2005年
- 付胜强杨志勇孙明李宇
- 关键词:高压注射伤手部回顾性临床分析继发性损害发病情况伤患者
- 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后足拇下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研究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出现足拇下垂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原因及预防。方法对239例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1例(4.6%)术后发生足拇下垂及第一趾蹼区麻木,足拇背屈肌力均为0级,其中8例术后24h内出现,经肌电图检查证实腓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年龄平均26.8岁,胫骨中上1/3骨折9例,间接暴力骨折8例,A型骨折(AO分型)9例,10例为闭合骨折并行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术,平均复位2次。3例因术后前筋膜室压力大于30mmHg,再次手术行切开减压术,术后4周3例中1例足拇背伸肌力仍为0级。3~6个月10例肌力恢复为5级,1例为4级。结论本研究报告了足拇下垂的发生率及一些危险因素,并探求其原因,推荐使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
- 刘永厚刘万军刘云鹏杨志勇王振海李宇褚楷
- 关键词:胫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架
- 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 2006年
- 洪焕玉李宇曲文庆
- 关键词:踝部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