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巍

作品数:31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腹腔
  • 13篇腹腔镜
  • 12篇切除
  • 12篇切除术
  • 7篇脾切除
  • 7篇脾切除术
  • 6篇腹腔镜脾切除
  • 5篇动脉
  • 5篇腹腔镜脾切除...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3篇血管成像
  • 3篇直疝
  • 3篇脾动脉
  • 3篇评分系统
  • 3篇切口
  • 3篇切口疝
  • 3篇镜检
  • 3篇阑尾
  • 3篇阑尾切除

机构

  • 3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0篇承德医学院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围场县中医院

作者

  • 31篇李巍
  • 23篇张学军
  • 11篇董晓彤
  • 8篇李剑
  • 8篇于爱军
  • 8篇程利民
  • 8篇刘金龙
  • 6篇康建省
  • 6篇崔志新
  • 5篇傅华
  • 3篇孙启玉
  • 3篇刘亚丽
  • 3篇赵鲁文
  • 2篇贺宇宏
  • 2篇孙志德
  • 2篇王胜林
  • 2篇万立野
  • 2篇申兴斌
  • 2篇刘亚利
  • 2篇平萍

传媒

  • 3篇河北医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丝线结扎脾门血管腹腔镜脾切除术10例报告
2005年
李巍董晓彤张学军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
IBI评分系统评价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IBI评分系统评估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5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IBI评分系统(分为0,1,2级)分为3组:Ⅰ组35例,Ⅱ组62例,Ⅲ组68例,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记录术后随访1年、3年及5年生存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IBI评分系统与肝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并利用ROC曲线评价IBI评分系统预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价值。结果 3组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TNM分期、BCLC分期、血清AFP水平、手术切缘、肿瘤类型、血管癌栓、手术类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术后随访1年、3年及5年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从Ⅰ组到Ⅲ组生存率逐渐降低(P均<0.05);不同TNM分期及BCLC分期患者术后随访1年、3年及5年生存期亦存在类似的现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BI评分是术后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OR=2.465,95%CI(1.621,3.671),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BI评分系统预测肝癌术后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78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和78.3%。结论随着IBI评分的增加,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该评分可能是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且能做出有效判断,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荐。
孙志德程利民平萍刘金龙张学军郝彦广李巍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预后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应用于腹腔镜技术培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应用于腹腔镜技术培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2009年8月的行LA的患者1 276例(A组)的临床资料,建立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对2009年9月—2010年12月行LA的患者250例(B组)进行研究。B组所有患者术前进行评分,≤20例LA经验的医师只选择<5.0分的患者,得分≥5.0分的患者则只由≥21例LA经验的医师担任术者。比较两组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 B组中缺乏LA经验医师完成手术中转开腹率较A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缺乏LA经验医师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评分≥5.0分患者手术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简单、实用,用低分患者培训医师可以减少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手术时间,应用此评分系统进行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是可行的。
于爱军张学军赵鲁文刘金龙李巍程利民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阑尾切除术在职培训
CT血管成像在脾动脉及其分支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CT血管成像(CTA)检查脾动脉及其分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115例患者脾动脉CTA检查的影像学资料,三维重建脾动脉,分析脾动脉及其分支解剖特点及分布规律。选取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患者18例,术前脾动脉CTA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15例患者集中型脾动脉38例(占33.0%),分散型脾动脉77例(占67.0%)。脾动脉在胰尾上方81例(占70.4%),脾动脉在胰尾后方23例(占20.0%),脾动脉在胰尾内11例(占9.6%)。脾叶动脉一支型3例(占2.6%),二支型97例(占84.3%),三支型11例(占9.6%),多支型4例(占3.5%)。脾动脉末段内径与脾指数呈正相关(r=0.4997,P=0.02),脾叶动脉内径与脾指数呈正相关(r=0.4568,P=0.03)。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S手术。患者术前CTA检查脾动脉解剖类型、脾动脉与胰尾关系、脾叶动脉分支数及有无副脾与术中所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动脉CTA检查是在活体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条件下进行测量的,方法先进,数据真实,可用于脾动脉及其分支应用解剖学指标的研究。
李巍崔志新董晓彤康建省刘亚丽张学军
关键词:脾动脉脾切除术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于爱军赵鲁文张学军刘金龙程利民张蓉史华宁李巍
该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127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手术难易程度的危险因素,对各种危险因素分别赋值,建立预测LA难易程度评分系统。用ROC曲线评价该评分系统的效能...
关键词: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评分系统
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腹横筋膜原纤维蛋白-1、转化生长因子β1、类赖氨酰氧化酶1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类赖氨酰氧化酶1(LOXL1)在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腹横筋膜组织的表达,探讨腹股沟直疝的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我院行疝修补术患者(直疝19例,斜疝23例)腹横筋膜组织中Fibrillin-1、TGFβ1及LOXL1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腹股沟直疝患者腹横筋膜组织Fibrillin-1、TGFβ1及LOXL1的含量显著低于斜疝患者(P<0.05);直疝腹横筋膜Fibrillin-1与TGFβ1(P<0.05),LOXL1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腹股沟直疝患者腹横筋膜组织Fibrillin-1、TGFβ1及LOXL1存在异常表达,并且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腹股沟直疝的发生。
李剑孙启玉张学军孙启天李巍申兴斌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腹股沟疝
减少腹腔镜脾切除术出血初步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预防和减少腹腔镜脾切除术出血的措施。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患者40例,超声刀离断脾周韧带,胰腺上缘结扎脾动脉,离断脾门血管,切除脾脏。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术中发现3例副脾,一并切除。手术时间90-210 min,平均130 min。出血50-800 ml,平均160 ml。术后12-24 h胃肠蠕动恢复,术后24 h拔胃管并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5-9 d。全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出血、门静脉血栓形成、脏器意外损伤患者。结论结扎脾动脉,避免脾包膜撕裂,妥善处理脾蒂血管可减少腹腔镜脾切除术出血。
李巍董晓彤张学军李剑贺宇宏康建省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脾切除术出血
循证护理在老年全麻术后呼吸循环异常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循环异常中的护理方法。方法:依据循证护理途径、确定循证问题、收集并列出证据、评估证据、结合临床实际使用证据得出循证结果。在普外科选择40例老年全麻术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生低氧血症28例,严重低血压6例,其中伴有低氧血症2例,严重高血压7例,伴有低氧血症3例。结论:循证护理在老年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循环异常的临床实践,促进护士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指导解决临床问题,为患者提供最有效、最合理、最经济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刘亚丽李巍孙艳君
关键词:循证医学血液循环
经皮肝穿针辅助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的体会
2007年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肝穿针辅助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3月以来开展的24例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时间48-105min,平均65min。一般术后当日即可下床活动,14例病人未用止痛药物,2-3d拔除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开始进流食。1例穿孔直径8mm,适应症选择不当,粘补失败,术后3d再次开腹修补,2例出现膈下残余感染,加服中药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1d,平均7d。结论:纤维蛋白胶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与腹腔镜下行穿孔缝合术比较,操作方法简单,不需要掌握腹腔镜下缝合技术,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设备及经验者,均可以顺利完成手术,应用方便,更容易推广。
张学军李巍杨云鹏
关键词:腹腔镜消化性溃疡
多排CT评价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利用多排CT对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狭窄程度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并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于心脏科就诊并行冠状动脉CT造影(CTA)检查的患者,按左前降支狭窄程度不同将其分成正常组、A组(正常及狭窄〈25%)、B组(25%-49%)、C组(50%~74%)、D组(≥75%)共5组,准确测量每例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EF)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EF)分别为正常组(60.90±5.79)%、A组(60.27±5.53)%、B组(59.17±6.11)%、C组(61.25±6.02)%、D组(51.14±7.27)%,统计分析显示A、B、C各组与正常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正常组组间ESV、SV、E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CT能准确评价冠状动脉及左心功能,且左前降支狭窄对左心功能有一定影响。
崔志新李佩玲王胜林仇恒志万立野李巍
关键词:多排CT冠状动脉狭窄心功能射血分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