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 作品数:9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浅谈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994年
- 浅谈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李巍,崔广勇,姚利我国的第一张信用卡是1985年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发行的"珠江卡"。经过9年的不懈努力,信用卡各项业务得到很大发展,至去年底五大银行均已发行自己的信用卡,发卡量410万张、特约商户6.8万个、发卡行达到909个...
- 李巍崔广勇姚利
- 关键词:使用信用卡特约商户手续费信用卡业务持卡人
- 跟单托收业务的新规范——522规则
- 1997年
- 跟单托收业务的新规范——522规则李巍李树杰“522规则”是对《托收统一规则》(国际商会第522号出版物)(《UniformRulesforColection》ICCPublicationlNo.522)的简称,它是国际商会于1993—1995年对原...
- 李巍李树杰
- 关键词:托收业务代收行跟单
- 治理通货膨胀的难点及对策
- 1990年
- 一、通货膨胀的几个难点我国1988年下半年出现的“明显通货膨胀”问题,在一个时期成了社会上议论的热门问题,众说纷纭,甚嚣尘上。一年多以来,通过我党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针的贯彻,已有所遏制。但其中有几个难点问题,各方议论仍多。
- 李巍
- 关键词:治理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量货币回笼社会集团购买力技术进步
- 对间接套汇理论的新认识
- 1989年
- 一、关于教科书及授课中在表述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几年来我们从事“国际金融”的教学中发现,有些书籍及一些教师的授课中,关于外汇买卖业务中的间接套汇表述上存在着可以探索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一)有的表述过于简单。 1、只是用文字简单叙述为:“利用三个不同市场在同一时间内汇率的差异,进行贱买贵卖,赚取差额收益。”而未加以展开叙述如何套汇,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即可获利。
- 李巍边东海肖金华
- 关键词:外汇买卖收益额国际金融
- 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
- 1994年
- 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对策思考李巍,边东海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商业性银行。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由此,目前各专业银行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继续深化金融体改,加快向国有...
- 李巍边东海
- 关键词:国家专业银行金融创新政策性银行中间业务资产负债风险资产
- 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 1993年
- 工业化国家之间五、六十年代贸易壁垒的拆除,促使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时期(见图1)。到七、八十年代,作为结构性经济改革战略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了着眼国外的贸易政策,并且,凡是成功地贯彻了这些改革措施的国家,在经济工作中都已持续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另外,作为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过渡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久前,中欧一些经济转轨国家也已放开他们过去被扭曲的贸易体制,而且,原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改革已初见成效。从目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来看,由于区域贸易协定的不断签署,从某种程度上促使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都在日益向区域性转化。
- 李巍李树杰
- 关键词:经济转轨国家区域贸易协定贸易体制贸易自由化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措施
- 关于外汇风险的量化分析
- 1993年
-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我们在对外汇风险问题的认识与探讨中,感到有必要也有可能用数学的方法,对外汇风险加以分析表达。这样将更有利于明晰而准确地对外汇风险加以量化认识与分析,进而采取有关避免外汇风险的对策。一、外汇风险的涵义及分类外汇风险是在一定时期,外汇资产的持有者或国际经济交易中的债权债务者对其所拥有的外汇资产或负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实际价值或未来应收、应付的实际价值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外汇市场汇率波动所引起的。
- 李巍边东海冯书义
- 关键词:外汇风险外汇资产计价货币外汇买卖
-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
- 1995年
-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调控李巍一、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货币政策与实施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着显著特征:(1)货币政策制定中的独立性。即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制定,不受来自其他方面的干扰,具有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比如在1994年经济发...
- 李巍
- 关键词:联邦储备系统货币政策存款机构联邦储备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 当代跨国公司成功的奥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1992年
- 跨国公司最早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50年代后,随着西方工业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至今其跨国公司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作为发达国家的美、英、法、德、日等在这方面都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壮大,于是在进行跨国经营和建立跨国公司方面,我国也开始了大胆地尝试,并已初见成效。到1987年,我国已有海外生产企业380家,其中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中信公司和首都钢铁公司等大型公司企业都已走出国门在国外直接投资,从事生产经营和销售活动。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要进一步发展。
- 李巍李树杰
-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