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球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皮瓣
  • 2篇皮肤软组织
  • 2篇皮肤软组织缺...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1篇游离背阔肌
  • 1篇上肢
  • 1篇皮瓣移植
  • 1篇皮瓣移植修复
  • 1篇前外
  • 1篇外侧皮
  • 1篇肌皮
  • 1篇肌皮瓣
  • 1篇股前外侧
  • 1篇股前外侧皮瓣
  • 1篇背阔肌
  • 1篇背阔肌皮瓣

机构

  • 2篇东莞市人民医...

作者

  • 2篇吴秀娟
  • 2篇李建杭
  • 2篇曾昕明
  • 2篇李建球
  • 2篇赵军
  • 2篇王鹏程
  • 1篇袁灼辉
  • 1篇陈海生
  • 1篇陈庆槐
  • 1篇陈裕祥
  • 1篇尹志成
  • 1篇谢见欢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3年5月至2011年8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17~76岁,软组织缺损面积最小为8 cm×10 cm,最大为16 cm×25 cm,皮瓣面积最小为9 cm×11 cm,最大为16 cm×27 cm。术后随访5~38个月,测评皮瓣的感觉、血运和外形等,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56例,皮瓣完全成活53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56例中随访到48例,随访时间5~38个月,平均15.2个月,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两点分辨觉为11~13 mm左右,质软有弹性,外形稍显臃肿,患者基本满意,恢复泌汗功能。皮瓣供区对下肢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修复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可以优先选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
赵军谢见欢曾昕明王鹏程李建杭陈裕祥李建球袁灼辉吴秀娟尹志成陈海生
关键词:股前外侧皮瓣皮肤软组织缺损
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8月,采用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6例。其中挤压伤6例,热压伤5例,机器绞轧脱套伤2例,电伤击伤1例,爆炸伤1例,蛇咬伤1例。均合并骨,肌腱外露,合并骨折7例,合并关节开放感染6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4例,5例伴屈、伸肘功能障碍。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6cm×13cm~15cm×32cm;切取背阔肌皮瓣7cm×14cm~16cm×35cm,供区均以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16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满意。术后获随访2~31个月,其中5例皮瓣外形臃肿,二期行皮瓣修薄整形术;重建感觉的5例患者3例恢复保护性感觉。3例以背阔肌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部分恢复。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其中2例经换药后治愈,l例二期植皮修复,余供区植皮均成活。结论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且切取面积大,并同时以背阔肌可作动力重建屈、伸肘关节功能。是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感染创面的较为理想皮瓣之一。
曾昕明赵军王鹏程吴秀娟陈庆槐李建杭李建球
关键词:背阔肌皮瓣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