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荣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地质调查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锆石
  • 3篇地质
  • 3篇新太古代
  • 3篇元古代
  • 3篇太古代
  • 3篇推覆
  • 3篇滹沱群
  • 3篇古元古代
  • 2篇新证据
  • 2篇岩浆
  • 2篇造山带
  • 2篇韧性剪切
  • 2篇韧性剪切带
  • 2篇逆冲
  • 2篇逆冲推覆
  • 2篇剪切带
  • 2篇构造环境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层序
  • 1篇地壳增生

机构

  • 14篇山西省地质调...
  • 4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太原市外国语...

作者

  • 14篇李建荣
  • 4篇张玉生
  • 3篇孙占亮
  • 3篇刘伟东
  • 2篇苗培森
  • 2篇闫文胜
  • 2篇杨耀华
  • 2篇相振群
  • 2篇孙华
  • 1篇冯志强
  • 1篇董春艳
  • 1篇万渝生
  • 1篇魏荣珠
  • 1篇续世朝
  • 1篇杨月生
  • 1篇陈衍景
  • 1篇李秋根
  • 1篇高建平
  • 1篇孙杰
  • 1篇庞志斌

传媒

  • 3篇岩石学报
  • 3篇华北国土资源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调查与研...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五台山区滹沱群地层层序的重新厘定被引量:1
2013年
五台山区滹沱群地质研究历史悠久,对滹沱群地层多年来专家们普遍接受的总体地层层序是下部以碎屑岩为主的豆村亚群,中部以碳酸盐岩为主的东冶亚群,上部以磨拉石建造为特征的郭家寨亚群。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五台山区工作过的地质专家提出了滹沱群豆村亚群与东冶亚群并非上下叠置关系,应为侧向相变关系,作者于2000-2003年开展忻州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地层剖面的横向对比,对基性火山岩的横向追索、成分对比来确定等时面,利用断陷盆地的分析方法,确认滹沱群豆村亚群、东冶亚群为侧向相变关系,郭家寨亚群形成于其后。
李建荣
关键词:滹沱群地层层序
五台滹沱群建安村组地质时代界定及其意义
2024年
【目的】滹沱群属古元古代地层,作为华北最典型的古元古代地层之一,滹沱群年龄的再限定对早前寒武地层年代格架的建立以及对华北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的探讨和板块拼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滹沱群东冶亚群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采集了滹沱群建安村组变质砂岩24颗碎屑锆石样品,从年龄相近的23颗碎屑锆石得出滹沱群底界加权平均年龄为2469Ma,并且大约在1855 Ma时五台地区发生过区域构造运动。整理前人所做关于滹沱群1109颗锆石年龄数据得出滹沱群中大于2.5 Ga的锆石来自下伏的高凡亚群,滹沱群底界年龄为古元古代早期。【结果】结果表明,五台地区在2376、2170、2066、1988和1825 Ma时地壳不稳定,发生多次岩浆的侵入或者喷发,其中1825 Ma的锆石年龄可以进一步指示吕梁运动的发生,从而为古元古华北克拉通的拼合提供依据。
李超雷勇韩伟冯志强李建荣李建荣唐臣燕崔杰
关键词:滹沱群锆石U-PB测年
山西省垣曲县幅1:50000地质图数据库
2020年
山西省垣曲县幅(I49E005015)1:50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利用该区1:200000、1:250000等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数字填图系统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形成的。野外共采集岩石化学分析样品54件,同位素测年样品7件。通过本数据库的建立,对中条山地区"涑水杂岩"进行了解体,查明了该区变质基底的物质组成及构造轮廓;对古元古界进行了重新厘定划分,提出中条山地区古元古界新的划分方案;对中元古界熊耳群进行了"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重填图及同位素测年,限定了该区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系统总结了该区变质岩建造特征;提出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3期构造叠加样式,对中条山核心铜矿区胡–篦型铜矿的成矿规律、构造控矿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建荣孙华刘伟东侯冬红赵建新
关键词:数据库地质图
吕梁群时代归属新证据被引量:12
2020年
吕梁群是吕梁变质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吕梁群的形成时代和构造背景长期存在争议,因其赋存有袁家村式铁矿和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而倍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者关注。本次工作在宁家湾附近发现了侵入吕梁群袁家村组的变质辉长岩岩体,从中获得的锆石具有辉长岩中结晶锆石的典型特征,锆石U-Pb测定获得了2530±10Ma(SHRIMP)和2518±7Ma(LAICPMS)的年龄,代表辉长岩形成时代。锆石Hf同位素测试显示εHf(t)为4.26~9.69,tDM为2448~2646Ma,平均值为2588Ma,与锆石U-Pb年龄相近,表明辉长质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源区。结合袁家村组的碎屑锆石年龄信息,可以厘定吕梁群的形成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而非以往许多人认为的古元古代。这与华北克拉通BIF几乎均形成于新太古代的认识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吕梁群应形成于新太古代弧后盆地构造背景,故袁家村组含铁建造不属于典型的苏必利尔湖型铁矿,应是苏必利尔湖型与阿尔戈马型的过渡类型。吕梁群的形成时代与五台山区的五台群的形成时代相近,五台杂岩与吕梁杂岩通过云中山地区紧密相连,两者可能是同一太古宙陆块的组成部分。古元古代期间吕梁杂岩与五台杂岩的地质演化历史有所不同,吕梁山区古元古代的岩浆作用比五台山区更为强烈,既表现在岩浆活动的期次上也体现在规模上。
王惠初苗培森康健丽任云伟张家辉李建荣相振群肖志斌
关键词:吕梁群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U-PB年龄
分析忻定盆地第四纪活动构造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忻定裂谷盆地位于山西断陷带的中北部,处于滹沱河上游谷地的繁峙、代县、原平、忻州、定襄一带,北接大同盆地,南连太原盆地。盆地边缘受活动性正断层控制,第四系构造活动具有不均一性,差异性、间歇性、突发性、周期性的特点。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使盆地分割成大小不同、活动性差异的块体。在块体边缘是新构造运动发育和活动的地段,也是地震活动的高发地段。因此,对忻定盆地第四系活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李建荣
关键词:忻定盆地第四纪
山西省中生代侵入岩新认识被引量:2
2020年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山西省中生代侵入岩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划分为3个岩浆系列碱性偏碱性系列、亚碱性(基性)中性—中酸性系列和A型花岗岩(酸性)系列。碱性偏碱性岩系列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亚碱性(基性)中性—中酸性岩系列为大陆边缘弧和大陆岛弧及后造山构造环境,A型花岗岩系列为板内大陆裂谷或与地幔热点(地幔羽)有关的构造环境,板块俯冲作用为其提供了热能和含水溶液。大地构造分区划分为华北陆块区构造岩浆省(Ⅰ级),其中包括3个岩浆带(Ⅱ级)南兴蒙岩浆带、北秦岭岩浆带和华北东部岩浆带,每个岩浆带又可划分为2个岩浆亚带(2期岩浆作用)(Ⅲ级),各个岩浆亚带均具有板块俯冲造山带火成岩的特征和发育演化极性。该成果为解决板块构造登陆问题提供了借鉴。
张玉生李建荣张诚孙华刘伟东侯冬红毛永栋孙杰
关键词:中生代侵入岩构造环境岩浆带
山西五台地区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地质特征被引量:21
2004年
系舟山逆冲推覆构造带位于中生代燕山造山带的西南端,分布于系舟山掀斜向斜的北西翼,形成于晚侏罗世晚期,空间上由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表现为侧幕展布的犁式逆冲断裂所构成的前陡、后缓的单冲式叠瓦状构造。主体由北西向南东方向逆冲,逆冲扩展方式为前展式,运移距离大于5.8km。推覆构造中应力状态在横、纵向上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根带以挤压为主的高角度逆冲断裂及复杂多级褶皱为主;中带以单剪为主,形成叠瓦状构造;锋带挤压作用增强,发育反冲断层和不对称褶皱。随着挤压应力的松弛减弱,山前形成规模较大的正断层。
孙占亮续世朝李建荣刘成如高建平杨耀华闫文胜张玉生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燕山造山带正断层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板块俯冲作用:来自山西云中山地区变质高镁火成岩组合的证据被引量:8
2018年
在华北克拉通中部的山西云中山地区,新太古代花岗闪长质片麻岩中存在一些超镁铁质岩-镁铁质岩块及由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石英岩和石榴夕线黑云片岩等岩石类型构成的变质表壳岩残片,其中的超镁铁质-镁铁质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变粒岩构成一套高镁火成岩组合。超镁铁质岩已变质为橄榄绿泥阳起片岩等岩石类型,呈变余斑状结构,橄榄石斑晶仍有保存;岩石SiO_2含量为39.22%~44.99%,Al_2O_3为8.82%~13.47%,Mg O为19.24%~22.13%,Na_2O+K_2O=0.71%~1.11%,CaO为5.75%~8.42%;Al_2O_3/TiO_2=14.8~17.4,CaO/Al_2O_3=0.60~0.84;化学成分上与科马提岩有一定的相似性。与之紧密伴生的斜长角闪岩也具有高镁特征,Mg O含量为11.28%~15.09%,铝、硅和碱质均偏低,具正铕异常,显示堆晶辉长岩的特征。非高镁斜长角闪岩有相对高的铝、硅和碱质,其原岩应为钙碱性玄武岩。角闪变粒岩样品的SiO_2含量为54.21%~55.71%,Al_2O_3为14.24%~15.49%,Mg O为6.26%~8.28%,Fe OT/Mg O=1.11~1.58,高钠低钾,Na_2O+K_2O=3.7%~4.78%,Na_2O/K_2O=5.15%~13.13,Mg#=53.0~61.5,属于高镁安山岩。由超镁铁质质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构成的变质高镁火山岩组合具有钙碱性系列趋势。超镁铁质岩稀土元素含量总量较低,具有轻稀土富集和重稀土亏损的稀土型式;斜长角闪岩与超镁铁质岩比较,除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Cr、Ni明显较低外,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图谱形态。三种岩石类型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均显示出Ta、Nb、Ti负异常和Pb正异常。野外产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超镁铁质岩和高镁斜长角闪岩属于阿拉斯加型杂岩体,角闪变粒岩属于赞岐岩质高镁安山岩。在Zr/Nb-Nb/Th和Nb/Y-Zr/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显示出与俯冲相关的演化趋势,在Hf-Th-Ta、Nb/La-(La/Sm)N和Th/Yb-Nb/Yb图解上也落在岛弧钙碱性岩石区域。以上特征表明高镁火成岩组合形成于与
王惠初康健丽肖志斌相振群李建荣孙义伟施建荣张家辉
关键词:新太古代
山西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新认识被引量:12
2004年
龙泉关韧性剪切带位于山西、河北两省分水岭两侧的狭长地区内,全长约100km,宽2~14km,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据其变形特征在横、纵向上的明显变化,可分北、中、南三段:北段由眼球状片麻岩、长英质糜棱岩及构造透镜体组成,片麻岩中发育各类旋转碎斑构造,指示上盘(西盘)左旋剪切;中段由强直片麻岩组成,发育平直的片麻理及矿物拉伸线理,为S-L构造岩;南段由一系列线状强变形带及所挟持包绕的弱应变域所组成,变形岩石发育条带状、杆状构造。该剪切带内含有不同时期的变质岩系,主体为中太古代阜平期变质岩系,其构造形迹为一多期多相叠加的韧性剪切带;五台早期表现为伸展型近水平韧性剪切变形,是五台海盆早期扩张或裂解阶段的直观反映;吕梁期韧性剪切变形表现为逆冲推覆型。其形成及构造演化是区内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的缩影。
孙占亮李建荣刘成如张玉生杨耀华闫文胜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早前寒武纪地质
五台地区高凡群形成时代新证据:锆石SHRIMP U-Pb定年被引量:3
2022年
五台地区高凡群对于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层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凡群磨河组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变质沉积岩稀土总量为(132.78~231.84)×10^(-6)(样品W1927的稀土总量为1016.55×10^(-6)),轻重稀土分离弱((La/Yb)_(N)=4.5~12.5),具明显负铕异常(δEu=0.37~0.62),稀土模式与太古宙后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十分类似。一个白云石英片岩样品(D004)的变质原岩中存在大量2.7 Ga、2.54~2.5 Ga、2.3 Ga和2.18 Ga碎屑锆石,最年轻锆石可能来自同时代火山岩。一个含黄铁矿白云片岩样品(W1927)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2194 Ma,被认为代表了岩石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研究,可把高凡群形成时代限定在<2176 Ma和2350 Ma之间,碎屑物质主要来自恒山、五台、阜平、云中山、吕梁地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或更远的地区。
万渝生董春艳李鹏川苗培森王惠初李建荣
关键词:古元古代锆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