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慧勇

作品数:30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政治
  • 9篇民族
  • 5篇政治参与
  • 4篇民族地区
  • 3篇政府
  • 3篇周恩来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政党
  • 2篇政府治理
  • 2篇政治文化
  • 2篇执政
  • 2篇执政党
  • 2篇社会稳定
  • 2篇农村
  • 2篇农民
  • 2篇中农
  • 2篇周恩来研究
  • 2篇主义
  • 2篇自治

机构

  • 23篇内蒙古大学
  • 7篇南开大学
  • 4篇清华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包头师范学院
  • 1篇甘肃行政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作者

  • 29篇李慧勇
  • 3篇徐行
  • 2篇马慧吉
  • 2篇马尚云
  • 2篇王翔
  • 2篇徐悦
  • 1篇岳欣
  • 1篇张钦朋
  • 1篇苗中文
  • 1篇郭宏升
  • 1篇李冰心
  • 1篇李恒

传媒

  • 6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阴山学刊
  • 2篇前沿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觉悟
  • 1篇东南学术
  • 1篇理论导刊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党的文献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北方经济
  • 1篇廉政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推动周恩来研究向纵深发展--第三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08年
2008年4月20日至21日,第三届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俄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包括中国港台地区)6个国家的100多位周恩来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大会。与会学者主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研讨。
徐行李慧勇徐悦
关键词:周恩来研究深发展学者
“中华民族”入宪:民族共同体理念的文本轨迹和演化逻辑被引量:23
2019年
2018年的修改宪法首次将"中华民族"的表述载入宪法中,填补了"中华民族"之于宪法文本中长期缺位的遗憾。实际上,在"中华民族"入宪之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已长期内嵌于政治话语逻辑之中,并在法律法规、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公开系列讲话文稿中有不同程度的显示。"中华民族"入宪实则叠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关系、构建民族共同体问题上颇为厚重的反思与沉淀,亦是立基于现实经验、响应时代需求的综合性考量。当然,文本语汇变迁的背后必然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性处境,也诠释与回应着各自不同的时代诉求。
王翔李慧勇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宪法政治文件
试论和谐民族政治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被引量:3
2008年
民族政治关系是民族关系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其本质是民族共同体在争取自身利益过程中国绕政治权力形成的一种利益关系。随着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进一步确立,民族政治关系也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但还存在着诸多影响构建和谐民族政治关系的障碍性因素。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形势下,必须努力解决好可能发生的民族问题,致力于构建与发展符合各民族共同利益要求的和谐的民族政治关系。
李慧勇
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发展,政治参与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教育、政治文化和参与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公民的政治参与,与内地其他省市相比,无论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讲,都有很大的距离。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教育,营造参与型政治文化,进一步开放政治系统,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是拓展民族地区政治参与的必然选择。
李慧勇
关键词:民族地区政治参与政治文化
制度建设何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从价值功用到建构逻辑被引量:4
2020年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明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社会稳定直接关乎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讲,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优良治理的最佳策略。制度体系因其结构特征和构成逻辑所显现的耦合效应、嵌套关系、吸纳能力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满足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治理实践的现实需求,使其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之中。制度建设之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价值功用主要体现于:制度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而且可以形塑社会秩序基本样貌。也因此,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制度建构应该着眼于:以制度创新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凝聚政治信任、以制度资源推进认同整合、以制度吸纳促进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参与协同治理。这既是化解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性策略,也是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建构逻辑。
李慧勇王翔高猛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社会矛盾
我国现阶段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探析被引量:8
2007年
政治参与是一种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大众政治行为。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但现阶段由于诸多因素,一些公民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常常诉诸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分析其现状及原因,并提出合理对策,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李慧勇
关键词:政治参与非制度化社会稳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执政党监督思想
2008年
周恩来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十分重视对执政党的监督工作。他在长期的领导实践过程中,全面考察执政条件下党的监督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在纯洁党的组织、防微杜渐。
李慧勇
关键词:执政党建设群众监督脱离群众工会作用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演变及启示被引量:2
2011年
建党九十年来,根据执政主体不同,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北洋政府时期的反叛与革命,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对抗、合作与替代,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掌国家政权。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重要启示是:中国共产党有资格有能力担当领导国家政权这一重任是准确把握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重要前提,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是完善党的领导和促进国家政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李慧勇马尚云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国家政权革命党执政党
建党90年来党员权利的变迁及启示被引量:4
2011年
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呈现出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新形势下要继续推进党员权利的发展,必须全面把握党员权利与党内民主的辩证关系;准确理解党员权利与党的纪律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党内不同意见争论与防止出现党内派别的关系;理性看待党员权利的规定与现实之间的反差。
马慧吉李慧勇
关键词:党员权利党内民主党员主体地位
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被引量:12
2008年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各种动力因素间相互交织和更替的规律性特点。以制度变迁为视角,纵观30年政治体制改革的轨迹,基本经历了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利益多元化"、从"单边行动"到"多元主体"、从权力基点下的"强制性变迁"到利益基点下的"诱致性变迁"的动力变化过程。民主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成为贯穿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
李慧勇徐行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