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军

作品数:1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刑法
  • 2篇刑法规制
  • 2篇刑事
  • 2篇虚假恐怖信息
  • 2篇证人
  • 2篇规制
  • 2篇被害
  • 2篇被害人
  • 1篇定罪
  • 1篇斗殴
  • 1篇刑事立法
  • 1篇刑事立法完善
  • 1篇证人出庭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本位
  • 1篇审视
  • 1篇食品监管渎职...
  • 1篇司法
  • 1篇司法裁判
  • 1篇庭审

机构

  • 12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康奈尔大学

作者

  • 12篇李文军
  • 1篇赖达清
  • 1篇陈伟

传媒

  • 2篇江西警察学院...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安徽警官职业...
  • 1篇四川警察学院...
  • 1篇厦门大学法律...
  • 1篇刑事法评论
  • 1篇人权研究(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03
  • 1篇200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虐童行为”刑事立法完善之构想被引量:1
2013年
由于我国刑法中虐待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家庭成员,所以对于家庭成员外主体的虐童行为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以侮辱罪、故意伤害罪或寻衅滋事罪等"替代罪名"予以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但这些"替代罪名"都难以将家庭成员外主体虐待儿童行为准确归罪。因此,应该完善刑事立法,单列"虐待儿童罪",以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
李文军
关键词:虐待罪刑事立法完善
庭审实质化改革证人出庭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抗式诉讼下控辩双方主导的证据调查,需要证人出庭以有效展开法庭调查。在强调证人出庭以贯彻传闻证据规则或者直接言词原则要求的诉讼构造中,人之证据方法不仅针对言词证据也包括实物证据,这体现了人证调查的重要作用。虽然证人出庭对于实现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目标意义重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刑事诉讼活动中所有的证人都必须出庭,仅在控辩双方对证人提供的证言存在疑问或争议,需要通过对相关证人发问以消除疑点时,此时证人出庭才是必要的。庭审实质化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部分必要证人的出庭,但是必要证人的出庭率仍然偏低。证人出庭作证本身并非目的,而是为落实传闻证据规则或直接言词原则,以确保控辩双方尤其是辩方的对质权。司法实践中必要证人出庭问题的解决,需要在宪法层面确定被告人享有的对质权,明确规定排除不符合必要证人出庭例外的传闻证据规则,以及完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证人作证补偿与保护等配套制度。
李文军
关键词:证人出庭改革进路
法律实证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司法裁判与新实证主义
2022年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法律实证研究已经融入法学界的主流。在本文中,海斯教授回顾了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并论述了它在法学界日益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回顾了从20世纪早期的法律实证主义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复兴法律实证主义所做的努力,追溯了美国20世纪法律实证主义的发展,包括芝加哥陪审团项目和对法律实证研究大规模的基础支持,以及法学院和其他研究中心对法律实证研究的支持。随后论述了影响法律实证研究发展的几个最新因素,包括整体上法学研究广度和成熟度的提高,法学教授之间合作研究的增加,可用数据集和用于统计分析的复杂计算工具的增多,以及越来越多的裁判者要求进行实证研究。接下来利用实证司法裁判文献资料阐述了当前法律实证研究的趋势,包括行为主义和态度主义两种主要理论类型,并利用法律类型、公共选择和制度主义领域的理论类型来解释司法裁判。最后论述了当前法律实证研究方法和可用数据库的一些固有的局限,并认为除了结构性局限,法律实证研究已成为一种研究流派并将继续蓬勃发展。
李文军(译)
关键词:司法裁判
公诉案件被害人角色定位的理性审视
2023年
随着国际人权保障运动的发展和刑事领域被害人学的兴起,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法中的权利保障成为各国司法改革的重要目标。其中,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角色定位在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到广泛关注,有的已通过立法或修法提高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使其可参与侦查或预审并提出证据方法、提起独立于检察院的控诉、知悉控诉理由、获得律师帮助、参与法庭审判、对其不利的裁判提起上诉等。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将被害人纳入当事人范畴,虽顺应了国际上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发展趋势,但被害人诉讼角色的当事人化与刑事诉讼制度设置和诉讼制度结构存在冲突,有悖于刑事审判程序运行的基本原理。对此,可综合借鉴德国和我国澳门地区刑诉法中的制度设置,通过法官裁量赋予部分公诉案件被害人选择成为证人或辅助人的权利,并给予其相较于其他诉讼参与人更多的诉讼权利关照。
李文军
关键词:被害人公诉案件证人
集体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团结权、集体谈判权、集体行动权被称为“劳动基本权”、“集体劳权”。以集体劳权为主要内容是现代劳动法的主要特点,集体合同也成为现代劳动法的核心。本文即试图运用比较的、历史的研究方法,紧扣时代脉搏,从集体合同基本法理内涵、集...
李文军
关键词:集体合同工会联合会集体谈判基本法理劳权罢工权
文献传递
论虐童行为的刑法规制及其立法完善
1997年我国刑法典进行修正后,取消了妨害婚姻、家庭罪一章,代之以将其所辖之罪归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之中,但虐待罪的犯罪构成并未作出任何实质性修改。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以传统农业社会为主的家庭模式逐...
李文军
关键词:刑法规制
文献传递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频发,特别是针对民航航班的虚假"炸弹"威胁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不是传统的犯罪类型,因此,司法机关没有做出任何司法解释。诠释和厘清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若干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支持。
李文军
关键词:虚假恐怖信息编造故意传播敲诈勒索罪
论经济法的公平价值被引量:5
2002年
经济法的公平价值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形式公平和实质公平的统一 ,也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平。
赖达清李文军
关键词:公平社会本位经济法
论食品监管渎职罪之立法完善
2014年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设立,回应了国民对于预防和打击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强烈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于社会民生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更体现出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事故治理思维的转变,开始转向了重点治吏和从严治吏两个层面,但是食品监管渎职罪由于自身用语的模糊性以及设置的不合理性导致预期法律效果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对食品监管渎职犯罪的相关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增设财产刑、资格刑以及单位犯罪,引入风险刑法理念,以此来严密刑事法网,打击食品监管渎职犯罪。
陈伟李文军
关键词:食品监管渎职罪
论刑事被害人的过错——以聚众斗殴罪为视角
2013年
在侵犯人身权利的案件中,犯罪的发生一般是源于犯罪人和被害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我国刑法以犯罪人为中心,被害人过错在定罪量刑的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对于以犯罪人和国家的二元结构模式,不利于犯罪人权利的保障。因此,司法机关在处理聚众斗殴的案件中很少考虑被害人是否有诱发和促进犯罪的发生。在聚众斗殴过案件中,一旦出出现有刑事被害人死亡的情形,司法机关通常按照刑法292条中的规定,以刑法232条故意杀人罪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定罪量刑。鉴此,有必要将被害人的过错纳入聚众斗殴罪之定罪量刑中,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对犯罪行为人进行归罪惩处。
李文军
关键词:被害人过错聚众斗殴罪定罪量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