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林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环境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红树
  • 5篇植物
  • 5篇红树植物
  • 2篇淡水
  • 2篇淡水驯化
  • 2篇驯化
  • 2篇盐水浸泡
  • 2篇湿地
  • 2篇湿地环境
  • 2篇湿地系统
  • 2篇适应性
  • 2篇胚胎
  • 2篇胚胎种植
  • 2篇红树林
  • 2篇沉积物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氮素
  • 1篇底栖动物
  • 1篇凋落
  • 1篇凋落叶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东省环境监...
  • 1篇广东省环境污...

作者

  • 8篇李旭林
  • 5篇彭逸生
  • 4篇陈桂珠
  • 3篇佘忠明
  • 3篇伍卡兰
  • 2篇陈耿
  • 2篇郑康振
  • 1篇万如
  • 1篇周炎武
  • 1篇黄雄飞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海水养殖塘的养殖水生态净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水养殖塘的养殖水生态净化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是:在海水养殖塘中构建红树林种植岛,在种植岛上种植红树植物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在养殖塘中蓄水养鱼,所述的红树林种植岛的...
彭逸生佘忠明李旭林
文献传递
红树植物的淡水驯化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树植物的淡水驯化培育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对选取发育良好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胚胎,用盐度为2‰的盐水浸泡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桐花树胚胎种植于育苗床,然后对所种植的桐花树按设...
彭逸生佘忠明李旭林
文献传递
恢复红树林生态适应性与物质营养元素循环研究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滩涂围垦工程大范围展开,剥夺了红树林随潮汐变化周期性受到海水浸淹的生长环境,使海岸植被红树林恢复的宜林地选择受到严重限制;另外,全球人口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水产养殖...
李旭林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适应性生态恢复大型底栖动物
文献传递
红树植物的淡水驯化培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树植物的淡水驯化培育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对选取发育良好的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胚胎,用盐度为2‰的盐水浸泡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桐花树胚胎种植于育苗床,然后对所种植的桐花树按设...
彭逸生佘忠明李旭林
红树林恢复对潮滩表层沉积物氮素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了不同树种的红树林恢复对潮滩表层沉积物氮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提高了潮滩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含量。以光滩为对照,外来树种和乡土树种的恢复使表层沉积物中的可交换态无机态N(IEF-N)分别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外来树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海桑(S. caseolaris)提高了IEF-N的含量,而乡土树种——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使IEF-N的含量下降。当与近岸水体发生物质营养交换作用时,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的恢复可能导致营养盐在潮滩沉积物\水界面间的迁移和交换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潜在环境效应。
李旭林郑康振周炎武陈耿陈桂珠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近岸水体
红树林沉积物中痕量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多氯联苯(PCBs)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生态风险,对红树林沉积物中PCBs的监测有重要意义。报道了一种适用于红树林沉积物样品痕量PCBs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超声萃取(USE)和微波辅助萃取(MAE)对沉积物样品进行提取,针对样品的特点,联合运用铜片超声、酸洗和中性氧化铝一改性硅胶复合层析柱对PCBs纯化分离,以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和外标法进行定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萃取方法与GC/MS联用均有较高的回收率,超声萃取的回收率为47.45%~100.76%,微波辅助萃取的回收率为77.04%~98.00%,但微波辅助萃取的精确度更高;方法检测限前者为0.30~1.74ng/g,后者为0.30~0.47ng/g。故选用微波辅助萃取-GC/Ms联用的分析方法更优。
陈耿伍卡兰黄雄飞李旭林陈桂珠
关键词:多氯联苯红树林沉积物超声萃取微波辅助萃取GC/MS
五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对人工非潮汐生境的响应被引量:8
2010年
红树植物自然条件下生长于河口、海岸潮间带。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植物在生理、形态、结构上对渍水环境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机制。其中红树植物通气组织的发达程度与其耐淹水的能力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是衡量红树植物耐淹浸能力的重要依据。利用测定孔隙率和石蜡切片面积比两种方法揭示了华南地区5种红树植物优势种: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在自然条件和人工生境下根通气组织的发育规律,并用石蜡切片研究了茎和叶的通气组织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得根的通气组织发育程度的结果相关性显著(P<0.05)。5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主要产生于根部,茎和叶发育较少,除了潮汐生境中白骨壤根的通气组织为根、茎、叶总和的48.16%、非潮汐生境中桐花树根为43.81%,其余树种根部通气组织占总体的50%以上。自然潮间带生境中,桐花树、木榄、白骨壤、秋茄、红海榄,通气组织分别为(14.98±3.34)%、(27.83±2.3)%、(29.64±3.17)%、(30.09±4.12)%、(42.12±3.14)%,通气组织比例与其在潮间带上的分带性和演替序列较为吻合。非潮汐人工生境下,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根部通气组织较自然生境下均有所增加,说明各树种对非潮汐淹浸条件具备一定的适应力。根据非潮汐生境下通气组织的比例可判定它们对恒定水位的适应能力依次为:桐花树>白骨壤>秋茄>木榄>红海榄。红树植物对非潮汐淹浸条件的适应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开展人工生境下红树林的栽培与推广应用,研究结果对提高栽培成活率,更大限度地发挥红树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伍卡兰彭逸生郑康振李旭林陈桂珠
关键词:红树植物通气组织适应性
两种相手蟹对不同红树植物叶片取食的偏好性被引量:12
2010年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消费者,在红树林的营养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设置室内模拟饲喂实验,研究了华南沿海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常见种--无齿相手蟹(Sesarma dehaani)和双齿相手蟹(S.bidens)对外来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乡土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凋落叶片的取食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淋溶作用的进行,各树种叶片中单宁含量和C/N均逐渐降低,两个数值的变化幅度以秋茄叶片最大,分别达(45.85±7.74)g·kg-1和11.24%,无瓣海桑为(45.15±11.14)g·kg-1和2.43%,桐花树则为(18.75±15.15)g·kg-1和-1.36%。随着叶片中单宁含量和C/N的降低,两种相手蟹的取食量相应地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双齿相手蟹从3.097g到10.079g和无齿相手蟹则从2.480g到8.723g。两种相手蟹种间的取食特性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不同树种的取食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桐花树的取食偏好性显著差于无瓣海桑和秋茄(P<0.01),这主要与桐花树叶片的高单宁含量和低营养价值有关。研究结论说明大面积引种外来物种无瓣海桑将可能对华南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产生潜在影响,并为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和科学造林提供了参考。
李旭林彭逸生万如伍卡兰陈桂珠
关键词:红树植物凋落叶C/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