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德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肉瘤相关抑癌基因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骨肉瘤是好发于10到20岁青少年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其远处转移是大多数骨肉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骨肉瘤的发生是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已证明与抑癌基因异常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s)又称肿瘤抑制基因,是正常细胞分裂、生长的负性调节因子,在生物体内与癌基因功能相抵抗,共同保持生物体内正负信号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性。
- 李明李智明
- 关键词:抑癌基因骨肉瘤原发恶性骨肿瘤基因异常表达肿瘤抑制基因负性调节因子
- 预防腰椎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腰椎全椎板切除术是脊柱外科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而术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严重影响了手术的疗效,其主要原因是椎板切除部位硬脊膜和神经根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形成医源性椎管狭窄,导致硬膜囊受压,神经受牵拉而引起严重的肢体疼痛。如何预防或减少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外瘢痕形成.
- 岳红卫张旭斌李智明
- 关键词:全椎板切除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矢状径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股骨骨折192例被引量:1
- 2008年
- 岳红卫何涛李智明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股骨骨折
- 骨水泥型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3月,采用骨水泥型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28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下地时间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27例伤口Ⅰ期愈合并获随访,1例死于术后心功能衰竭。1例出现髋关节脱位,复位2次出现髋臼前壁骨折,行切开复位更换大号股骨柄,随访恢复良好;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治疗3周后治愈;无褥疮、坠积性肺炎、肺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等常见并发症。平均下地时间(8±3)d,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优8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骨水泥型长柄人工双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
- 李智明李明侯向辉
-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症老年
- 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观察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用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2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利塞膦酸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和血清骨硬化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钙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腰椎(L1-L4)、全髋的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金匮肾气丸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和血钙的水平,增加其骨密度,缓解其腰背痛的症状。
- 李智明位华卫岳红卫
-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利塞膦酸钠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血钙水平、骨密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及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72/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骨密度及血钙含量,缓解疼痛程度。
- 李智明
- 关键词:仙灵骨葆胶囊唑来膦酸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的外科治疗
- 岳红卫李智明
- 反刍性沉思在青年CSR患者急诊手术后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应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反刍性沉思在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急诊手术后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中的中介效应。方法对2016年2月—2019年12月在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年重症CSR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者经过培训后,统一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术后1周的反刍性沉思、自我效能、应对方式水平进行分析,并研究患者反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得分的相关性以及中介效应。结果本研究问卷回收率为100%。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患者反刍性沉思、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反刍性沉思、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r=0.458、0.521、0.620)、应对能力(r=0.521、0.662、0.851)呈正相关(P<0.05)。自我效能对于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有直接的预测作用(r=0.226,P=0.000),通过对患者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进而对患者的间接性分析,影响患者的应对方式。通过对患者的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应对方式,其中间接效应为0.226,中介效应为21.56%。反刍性沉思对于患者的自我效能的评价的拟合方程如下:Y=0.99+0.33X1+0.56X2(Y:患者自我效能;X1:反刍性沉思;X2:应对能力)。结论青年重症CSR患者急诊手术后的反刍性沉思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以及应对方式,在术后可根据患者的反刍性沉思水平,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 张雯菲程吉强李智明李明
- 关键词:急诊手术自我效能
- 成人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 2010年
- 岳红卫李智明郭艳慧
- 关键词:成人肩锁关节脱位锁骨远端骨折手术
- 3种术式联合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后路双侧侧块内固定术加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加后路双侧侧块内固定术加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结果 32例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术后摄片示椎间小关节间隙模糊,提示小关节已骨性融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现象,开门侧维持7~10mm间距,无出现再关门现象。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1例术后出现颈5神经根牵拉症状,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医源性椎动脉、颈神经或颈髓损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合并双侧侧块内固定并关节突关节植骨融合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伴颈椎不稳症的一种比较安全、可靠、效果满意的手术方法,在达到充分椎管减压、获得满意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稳定了颈椎不稳节段,预防了远期颈椎后凸畸形发生及颈椎不稳加重。
- 李智明李明
-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不稳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