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益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126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徐州市科技情报研究计划课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腰椎
  • 11篇椎间盘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8篇腰椎间盘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椎间孔
  • 5篇青少年腰椎间...
  • 5篇椎板
  • 5篇开窗
  • 4篇可视化
  • 3篇盘移位
  • 3篇椎间盘移位
  • 3篇纤维环
  • 3篇疗效
  • 3篇颈椎
  • 3篇开窗术
  • 3篇开窗术治疗

机构

  • 20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0篇李益明
  • 19篇马超
  • 17篇李杰
  • 8篇戴维享
  • 4篇冯杰
  • 4篇赵猛
  • 4篇拾坤
  • 3篇王兆红
  • 3篇薛有地
  • 2篇刘光旺
  • 2篇王栋
  • 1篇吴从友
  • 1篇李杰
  • 1篇周恒才
  • 1篇田纪伟
  • 1篇张杰锋
  • 1篇姜效韦
  • 1篇夏计划
  • 1篇王涛
  • 1篇汪海滨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骨科临床与研...

年份

  • 4篇2021
  • 5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椎间孔镜术与椎板开窗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照观察被引量:52
2015年
目的 比较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56例青少年患者,其中30例行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26例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前、术后1年行腰椎MR检查,责任椎间盘退变程度按Pfirrmann分级进行评价.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12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术前椎间盘退变程度接近[(PTED组:Ⅲ级18例Ⅳ级12例)比(FD组:Ⅲ级16例Ⅳ级10例)],术后PTED组中,术前Ⅲ级18例中3例恢复至Ⅰ级,6例恢复至Ⅱ级,其余9例仍为Ⅲ级,术前Ⅳ级12例中,1例恢复至Ⅱ级,3例恢复至Ⅲ级,其余7例仍为Ⅳ级;术后FD组中,术前Ⅲ级16例中3例恢复至Ⅱ,其余13例仍为Ⅲ级,术前Ⅳ级10例中,1例恢复至Ⅲ级,其余9例仍为Ⅳ级;两组患者术后3、12个月ODI、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术后12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和椎板开窗均能有效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PTED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椎间盘“再水化”比例高等优点,两组近期疗效相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杰马超李益明刘光旺王栋戴维享田纪伟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椎间盘移位
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倒插入式腰椎融合术用器具,脊柱内镜包括主体、内镜杆、光源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两个水接口,主体、内镜杆轴向方向内部均开设通槽,内镜杆设置在主体的前端,光源接口、图像传输接口设置在主体的下面,两个水...
李杰马超戴维享薛有地李益明张建伟王春增
文献传递
单侧穿刺囊袋扩张技术在PVP治疗椎体四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应用单侧穿刺囊袋扩张技术治疗椎体四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0—2017-09行PVP治疗椎体四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单侧椎弓根外穿刺囊袋扩张技术。术后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缓解程度,采用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记录手术前后侧位X线片上伤椎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结果术后横断面CT显示伤椎骨水泥均由中央向四周弥散,分布良好,各个方向均无渗漏。2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7(7~19)个月。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1±0.8)分降至(2.0±0.7)分,伤椎椎体高度由术前(13.4±1.2)mm增加为(22.5±1.2)mm,后凸Cobb角由术前(27.9±2.2)°改善为(12.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改良Stauffer-Coventry评分:优13例,良6例,可2例。结论 PVP术中应用单侧穿刺囊袋扩张技术治疗椎体四壁不完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满意,椎体高度恢复理想,可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王栋李益明刘光旺冯杰张建伟周恒才戴维享马超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单侧穿刺
椎间孔镜术中骨钻与环锯关节突成形的比较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比较骨钻和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内镜手术治疗的单节段单侧LDH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骨钻关节突成形29例,环锯成形25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以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摄腰椎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腰椎过屈和过伸位时的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钻组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长于环锯组[(44.90±3.95) min vs(32.00±3.20) min,P<0.05],但镜下处理时间骨钻组少于环锯组[(32.07±4.20 min) vs(42.96±5.10 min),P<0.05]。两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钻组有3例成形挤压行走根,环锯组有2例损伤出口根,致一过性感觉障碍,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均未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术后3、12个月两组VAS、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均相近(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患者术后3、12个月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角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钻成形和环锯成形均为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关节突成形方式。
李杰张杰锋李益明马超拾坤宋通渠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骨钻环锯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节段与腰骶结构的影像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患病节段为L_(4-5)和L_5/S1的青少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骶部解剖影像学差异,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原因。[方法]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其中按发病节段不同分为两组,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3~18岁,平均(16.2±3.5)岁。L_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14~18岁,平均(16.3±3.1)岁。分别测量两组患者腰骶部解剖结构形态,即L_5横突长度,腰椎正位X线片上髂嵴连线高度及移行椎情况,腰椎CT轴向平扫上病变间隙的关节突关节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并对两组间的上述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_(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_5横突长度、髂嵴连线高度及有腰椎骶化的比例明显大于L_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0.05),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比例两组接近(L_(4-5)61.5%VS L_5/S1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部的解剖变异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及发病的节段有显著影响。
李益明拾坤马超李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比较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纤维环缝合术(FDAR)与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早期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LDH的26例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FDAR组12例,FD组1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并测量术前、术后12个月腰椎MRI上责任椎间盘硬膜外压迹大小,按Pfirrmann分级评价其退变程度;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12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及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FDAR组男7例,女5例,年龄16—20岁,平均(17.9±1.3)岁;FD组男9例,女5例,年龄16—21岁,平均(18.2±1.8)岁,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按Pfirrmann分级评价结果接近,术前FDAR组Ⅲ级8例Ⅳ级4例,FD组Ⅲ级9例Ⅳ级5例;术后FDAR组Ⅲ级10例Ⅳ级2例,FD组Ⅲ级10例Ⅳ级4例。FDAR组和FD组术后12个月硬膜外压迹大小分别为(7.3±2.6)和(7.4±3.1)mm,均显著小于术前的(1.3±0.8)和(2.9±0.7)mm(均P〈0.05)。术后3、12个月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FDAR组与FD组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及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均相近(88.5%比87.2%及89.3%比88.5%,均P〉0.05)。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FD组有1例复发,对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未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FDAR和FD均能有效治疗青少年LDH,早�
李杰马超李益明王兆红赵猛冯杰戴维享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切除术
导航技术在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导航技术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应用,进一步确定导航技术在上颈椎疾患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采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辅助下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椎...
马超李杰李益明
关键词:寰椎枢椎导航技术椎弓根螺钉
导航技术在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应用,进一步确定导航技术在上颈椎疾患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采用C臂透视导航设备辅助下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
马超李杰李益明
Bryan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对生理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Bryan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生理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Bryan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并与40例通过传统植骨融合的患者(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3个月颈椎相关角度变化情况,并统计颈髓功能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颈椎运动范围和颈椎中立位曲度分别为(45.6±11.8)°和(12.6±3.4)mm,而对照组分别为(26.5±5.9)°和(9.5±1.2)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637、20.659,均P<0.05);同时观察组手术节段的Cobb角为(0.6±0.1)°,对照组为(1.3±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8,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颈髓功能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6.158,P<0.05),VAS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t=9.685,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发生臂丛神经损伤和异位骨化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14,P<0.05).结论 Bryan椎间盘置换术相对于传统的植骨融合术能更好地保留患者颈部的生理活动度和神经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
赵猛马超李益明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颈椎椎间盘移位预后
显微内镜纤维环缝合术与椎间孔镜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比较显微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缝合术(MEDAR)与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对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早期疗效。[方法]对2014年10月~2017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LDH的36例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EDAR组20例,PTED组16例。按Pfirrmann分级进行评价责任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和改良MacNab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VAS、ODI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而JOA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相同时间点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评定两组术后12个月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AR组Pfirrmann分级由术前Ⅲ级12例,术后1年恢复至I级2例,Ⅱ级4例,其余6例仍为Ⅲ级;术前Ⅳ级8例,术后1年恢复至Ⅱ级1例,Ⅲ级3例,其余4例仍为Ⅳ级。而PTED组由术前Ⅲ级9例,术后1年恢复至I级2例,Ⅱ级3例,其余4例仍为Ⅲ级;术前Ⅳ级7例中,术后1年恢复至Ⅱ级1例,Ⅲ级3例,其余3例仍为Ⅳ级。[结论] MEDAR与PTED均可有效治疗青少年LDH,早期临床效果相近。
宋通渠李杰李益明王涛马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