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绥

作品数:49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建筑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2篇艺术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城市
  • 8篇建筑
  • 6篇数值模拟
  • 6篇值模拟
  • 5篇景观
  • 5篇居住
  • 5篇颗粒物
  • 4篇生态
  • 4篇水泥
  • 4篇水泥原料
  • 4篇污染
  • 4篇污染物
  • 4篇
  • 4篇
  • 4篇FRP
  • 3篇预警
  • 3篇载力
  • 3篇生态风险
  • 3篇住区
  • 3篇街区

机构

  • 43篇沈阳建筑大学
  • 5篇沈阳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东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沈阳建筑工程...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辽宁工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7篇李绥
  • 17篇石铁矛
  • 8篇周乐
  • 8篇唐宁
  • 8篇周诗文
  • 6篇邹惠芬
  • 4篇潘文浩
  • 4篇付士磊
  • 4篇王晴
  • 4篇陈彦文
  • 4篇叶友林
  • 4篇张晶晶
  • 3篇鲍继峰
  • 3篇王连广
  • 3篇李振兴
  • 2篇杨振
  • 2篇周媛
  • 2篇赵荥棵
  • 2篇朱蕾
  • 2篇魏冉

传媒

  • 8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2篇建筑技术开发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天津城市建设...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沈阳教育学院...
  • 1篇工业建筑
  • 1篇节能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城市规划
  • 1篇Journa...
  • 1篇辽宁工业大学...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建筑节能(中...
  • 1篇2015年中...
  • 1篇2015年中...
  • 1篇2018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碳吸收能力的新型腔体外立面墙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碳吸收能力的新型腔体外立面墙体,包括墙体内层体系、墙体外层体系,墙体内层体系与墙体外层体系之间设置有固碳材料填充式透气腔体间层,墙体内层体系和墙体外层体系上还设置有通风体系;通风体系包括通风槽体、...
李绥邵信阳唐宁周诗文刘昊
多媒体与实验交替的往复教学方法初探——以“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为进一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独立地或群组地完成自学、听课和实践的学习过程,提出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验交替的往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将多媒体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相结合,生动地揭示了难于用语言来描述的实验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目的。
周乐李绥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模式
城镇化生态风险预警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周围的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城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发展变化因素影响了城市生态风险预警的准确性,甚至会导致错误的风险管理决策。以CLUE-S模型和灰色数学模型为关键预警技术,利用CLUE-S模型预测城镇化过程中空间信息变化的趋势,利用灰色数学模型预测监测和统计的非空间信息指标的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了以GIS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安全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空间研究和基础数据分析建立城镇化生态风险预警系统,可时时掌握区域的生态承载力风险警情,且可针对不同的城市发展状态进行不同的预案预测,以为区域生态安全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辅助决策支持。
李振兴李绥石铁矛韩碧君
关键词:城镇化空间信息技术CLUE-S模型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滨海工业园区景观生态规划——以营口市沿海产业基地二期为例被引量:6
2018年
工业园区的低影响开发(LID)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分析景观格局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探讨工业园区雨洪管控的生态空间结构优化方法.首先,根据滨海地区水文和地质条件对工业园区进行景观格局优化,梳理水系廊道,整合绿地斑块;然后,根据下垫面特征进行雨洪管控区域划分,确定不同管控分区的径流控制指标,并选择不同景观节点的LID技术措施,实现工业园区生态基础设施合理的空间配置.结果表明:通过景观格局优化,工业园区内构建的生态网络加强了景观的连通性,多种LID技术的组合使园区径流控制率由45%提升至70%,其中,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湿塘、植草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3%、1.9%、0.2%、0.2%、0.1%.本研究能够为滨海工业园区的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绥修黛茜石铁矛石铁矛周诗文付士磊
关键词:景观规划
城市双修目标下旧城老工业区更新策略研究——以东辽阳片区规划设计为例
随着城市发展至一定阶段,城市修补与生态修复双重目标下的'城市双修'成为调控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与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中的重要环节。在新一轮的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中,辽阳市在发展中建设河东新城改造老城区,而遗留大量工业遗...
于佳冬石铁矛李绥
关键词:生态修复
文献传递
典型城市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对可吸入颗粒物分布情况的影响
2016年
研究辽宁省三个典型城市(辽阳市、盘锦市、大连市)的现有燃煤锅炉污染现状及经过综合整治后的污染情况,改善城市冬季的大气环境。根据三个城市锅炉房的位置,分别采用Gambit软件对其锅炉房分布情况进行建模,并分别采用Fluent软件对PM2.5质量浓度分布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辽阳市污染情况是最严重的,其次是盘锦市,而作为沿海城市的大连市污染程度较低。分别对三个城市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分布进行比较分析,改造后较改造前,三个城市的污染状况都得到了改善,PM2.5的质量浓度均降到了0.03mg/m^3以下。城市燃煤锅炉的改造,对提高冬季室外空气质量和减轻雾霾现象有重要的作用。
邹惠芬张晶晶李绥魏冉
关键词:燃煤锅炉FLUENT可吸入颗粒物
FRP钢骨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2007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加固后钢骨混凝土(SRC)梁的破坏机理、受力性能问题,在以往FRP加固钢筋混凝土(RC)梁力学性能理论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FRP加固钢骨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将未达到极限应力状态的非线性混凝土应力图转化成了等效矩形应力图,从而给出等效矩形应力图计算系数m,n.根据不同的破坏形态,推导了FRP加固钢骨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相关方程,公式形式简单,概念明确,便于实际应用.根据不同的破坏模式提出了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和FRP的界限配置率.
周乐王连广慕光波李绥
关键词:FRP钢骨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种基于SWWM模拟的北方滨海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WWM模拟的北方滨海地区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包括计算模块和服务模块,所述计算模块对雨水的径流和调蓄的路径进行模拟,对SWMM输入的研究区基础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径流模拟,对不同管渠进行动态径流模拟,对污染...
付士磊石羽李绥石铁矛
文献传递
城市街谷内流场及污染物的实测分析
2018年
目的研究街谷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日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温度和车流量与街谷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关系,以便于分析城市绿化灌木对街谷内大气环境的影响.方法根据沈阳市典型街谷内的实测数据,采用ORIGIN软件分析沈阳市可吸入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风速、温度、车流量等要素的相关性.结果实测条件下街谷内的污染物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污染物质量浓度日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峰谷值周期性出现;测量结果表明,在空间上,街谷内颗粒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水平方向上则呈现近似对称分布的特点.结论微风条件下,街谷内颗粒污染物质量浓度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背景质量浓度的变化;另一个是机动车排放物在街谷内的累积.街谷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日间变化规律与背景质量浓度变化相似,与车流量并无直观的相关性.城市街谷内绿化树木对街谷内污染物分布与扩散的影响作用比较复杂.绿化树木对颗粒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其也能阻碍污染物向街谷外扩散,从而引起街谷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升高.
邹惠芬李宗昆殷梅梅叶盛李绥
关键词:城市街谷大气环境颗粒污染物绿化树木
严寒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低碳设计研究——以鞍山市某办公建筑为例
2023年
以辽宁省鞍山市某办公建筑为例,从对减碳总量进行控制的角度出发,探析在严寒地区气候环境下近零能耗建筑的改造策略和设计技术路径。根据GB/T 51350—2019《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中的节能要求,对该建筑的围护结构和光热环境以及能源系统进行设计改造。对该建筑的建筑形式、外围护结构做法进行实测并采用Grasshopper平台进行参数化模拟以及对改造后的减碳总量进行统计。结合建筑运行能耗进行分析后得出,南、北朝向外窗的最佳窗墙比为0.70,东、西两个立面则应从人体光舒适度的角度考虑,满足室内光照与自然采光需求后,尽量降低窗墙比设置。研究发现,通过改造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建筑全年运行能耗可减少15.37%,其减碳量可达106.96 t。
安琪李绥
关键词: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低碳技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