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航
- 作品数:310 被引量:1,767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社会学更多>>
- 丙基硫氧嘧啶相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九例临床特点及随诊分析
- 目的:探讨丙基硫氧嘧啶(PTU)导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病例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PTU导致ANCA阳性血管炎(APV)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2000年以来9例PTU导致ANCA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
- 李梦涛曾学军方卫纲李航李雪梅冯凯李永哲曾小峰张奉春唐福林
- 文献传递
- 斯伐他汀对佛波酯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A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观察斯伐他汀(Simv)对佛波酯(PMA)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A 型清道夫受体(SR-A)表达的作用。方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MC对荧光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的摄取。RT-PCR法检测HMC SR-A mRNA表达。瞬时转染带有SR-A 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报告质粒,观察斯伐他汀对HMC SR-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1)斯伐他汀(10μmol/L)明显抑制PMA(16.2 nmol/L)诱导的HMC对Dil-ac-LDL的摄取,100μmol/L 甲羟戊酸(Mev)基本阻断斯伐他汀的抑制作用。(2)斯伐他汀作用48 h,剂量依赖性(1-10 μmol/L)抑制PMA诱导的HMC SR-A mRNA表达,10 μmol/L组HMC SR-A mRNA表达量为对照组的54.7%;Mev可部分逆转斯伐他汀对SR-A mRNA的作用。(3)斯伐他汀抑制PMA诱导的 HMC SR-A启动子活性,处理组与对照组荧光素酶活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斯伐他汀加甲羟戊酸组荧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斯伐他汀直接抑制转染 SR-A cDNA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系SR-A mRNA表达。结论 (1)斯伐他汀抑制HMC SR-A 基因表达和活性可能为其延缓慢性肾小球疾病进展的机制之一;(2)斯伐他汀通过抑制甲羟戊酸代谢途径而抑制HMC SR-A的表达。
- 叶文玲李学旺许彩民李航李艳段琳金晶
- 关键词:斯伐他汀佛波醇酯类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
- 低通量聚砜膜进行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脂蛋白(a)和β2微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低通量聚砜膜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病情稳定、长期行血液透析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留取透析前、透析中2h、透析后血清和透析水样,测定血清Lp(a)、β2MG、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hsCRP水平,并测定透析水样中的内毒素水平。结果透析前、透析中2h和透析后透析水样中的内毒素水平及患者血清IL-1β、IL-6、hsCRP、Lp(a)和β2M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通量聚砜膜对血液透析患者一次治疗过程中的血清炎症因子、hsCRP、Lp(a)和β2MG水平没有影响。
- 陶建瓴孙阳李雪梅李航王玉英李学旺
- 关键词:血液透析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
- 脂蛋白脂酶抑制剂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脂质沉积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
- 2010年
- 研究认为,表达在动脉壁的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可通过促进脂质在动脉壁的沉积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脂质。肾损害在某些方面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相似的发病机制。LPL在肾脏也有表达,且系膜细胞是肾脏同有细胞中脂蛋白脂酶的来源,但其确切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尚不完全清楚。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以携带人LP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L),
- 李静李荣山李航李学旺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脂蛋白脂酶脂质沉积蛋白诱导
-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复合型精英医学人才培养探索被引量:6
- 2022年
- 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行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毕业后教育项目。2016年北京协和医院设立了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内科学系在既往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分层培养模式、阶梯式培养评估反馈体系、360°评价体系及危重症模拟培训课程等,并在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运行实践进行总结,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医学精英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李菁李航杨莹韵夏鹏李晓青李玥严晓伟朱惠娟潘慧张奉春张抒扬
- 关键词:模拟教学
- 30例冷球蛋白血症病例特点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分析冷球蛋白血症(CG)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知晓率、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CG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确诊病例平均年龄(53.8±11.9)岁,男性及女性分别为12、18例;感染肝炎病毒疾病者2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各11例,共占73.3%,其中3例乙型肝炎患者和1例丙型肝炎患者同时存在恶性疾病;伴有恶性增殖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病患者分别为4例、3例,分别占13.3%、10.0%;病因不明者5例,占16.7%。临床表现因原发病而有所不同,20例(66.7%)以紫癜样皮疹起病,22例(73.3%)伴高血压,19例(63.3%)存在肾功能不全。肾脏受累程度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Ig M升高和补体下降有关。治疗以原发病治疗为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肾病有一定疗效。中老年、Ⅰ型CG、肾功能不全是预后差的因素。结论 CG以中老年为主,常多系统受累,肾脏受累普遍。炎症指标、补体、Ig M与CG严重程度相关。年龄、病因、肾功能情况与预后相关。
- 史晓虎马杰李超文煜冰李航李明喜李学旺李雪梅
- 关键词: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
- 比较他克莫司和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治疗仍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难题。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后者主要包括环磷酰胺(CTX)和环孢霉素等。他克莫司是一种
- 陈旻陈江华李航陆福明许菲菲钱家麒侯凡凡王海燕
- 文献传递
- 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2
- 2008年
- 目的总结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6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9例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受累肌肉疼痛和(或)压痛、肌肉肿胀、尿色改变及少尿或无尿,均有血清肌酶和血肌红蛋白明显升高。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或合并症有急性肾衰竭、电解质和代谢紊乱、肌间隙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SF)等。感染(33.3%)和药物(25.6%)是本组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代谢紊乱(10.3%)、酒精中毒(7.7%)。治疗包括减少肌肉损伤、补液、碱化尿液及并发症的处理,必要时行肾脏替代治疗。总体病死率为15.4%,合并急性肾衰竭(ARF)者病死率为20.7%。MOSF是死亡的预测因素。存活者若无慢性肾功能异常,其肾功能均可恢复或维持正常。结论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合并症多样的综合征,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但只要治疗正确、及时,存活者肾功能多有望恢复或维持正常。
- 蔡建芳曲璇李航刘正印李学旺
- 关键词: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衰竭
- 罗格列酮对KKA^y小鼠肾脏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KKAy小鼠肾皮质和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6周龄KKAy小鼠25只,随机分组给予罗格列酮30mg·kg-1·d-1和安慰剂灌胃,分别于第16、20、24周龄时处死动物。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各组小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TGF、纤连蛋白(FN)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对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半定量分析CTGF在小管间质阳性面积比。结果20周龄罗格列酮治疗组与同周龄安慰剂组小鼠相比肾皮质区TGF-β1、CTGF和FN蛋白质表达分别下降37%、21%和52%(P<0·01),小管间质区CTGF免疫染色减少25%(P<0·01);24周龄罗格列酮治疗组与同周龄安慰剂组小鼠相比24h尿蛋白明显减少(44·53±1·96)vs(63·66±5·57)μg/24h(P<0·05),肾皮质区TGF-β1、CTGF和FN蛋白质表达分别下降61%、50%和51%(P<0·01),小管间质区CTGF免疫染色阳性面积减少44·9%(P<0·01)。肾皮质PPARγ表达增加18·1%(P<0·05)。结论外源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上调肾皮质PPARγ表达,并明显抑制糖尿病小鼠肾皮质和小管间质CTGF表达。
- 秦岩李学旺文煜冰李航陈丽萌段琳李艳
- 关键词:罗格列酮糖尿病小鼠小管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 雷帕霉素对KKAy小鼠体重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KKAy小鼠体重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16周KKAy小鼠3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12只)、雷帕霉素治疗组(R组,12只)、胰岛素治疗组(Ins组,10只),6只同龄C57BL与5只KKAy小鼠作为治疗前对照。结果治疗前KKAy小鼠体重、血糖、TG明显高于C57BL小鼠(体重:36.2±1.9gvs29.3±1.0g;血糖:13.4±1.7mmol/Lvs7.8±0.5mmol/L;TG:1.59±0.16mmol/Lvs0.75±0.09mmol/L;P均<0.01)。治疗4周后:R组体重(33.7±2.3g),低于NC组(38.2±1.5g)和Ins组(37.4±1.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组血糖(17.2±7.3mmol/L),低于NC组(29.1±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R组体重(32.2±3.1g),低于NC组(39.3±2.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18.2±3.7mmol/L),低于NC组(24.4±5.1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胰岛素敏感试验表明:R组在注射胰岛素60min后,血糖降幅明显大于NC组(4.88±0.73mmol/Lvs2.65±2.12mmol/L,P<0.05)。结论雷帕霉素可减轻KKAy小鼠体重、改善IR、降低血糖。
- 王德光李学旺李航陈丽萌段琳李艳刘华
- 关键词:雷帕霉素体重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