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英臣

作品数:31 被引量:403H指数:1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湿地
  • 15篇土壤
  • 10篇有机碳
  • 9篇氮输入
  • 8篇生物量碳
  • 8篇微生物
  • 8篇微生物量
  • 8篇微生物量碳
  • 7篇有机碳矿化
  • 7篇碳矿化
  • 7篇物量
  • 7篇N2O排放
  • 6篇沼泽
  • 6篇沼泽湿地
  • 6篇湿地土壤
  • 4篇小叶章
  • 4篇
  • 3篇植物
  • 3篇植物群
  • 3篇植物群落

机构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31篇李英臣
  • 9篇侯翠翠
  • 8篇侯翠翠
  • 6篇杨桂生
  • 5篇刘德燕
  • 4篇马剑敏
  • 4篇王丽
  • 3篇王丽丽
  • 3篇张芳
  • 3篇于飞
  • 2篇宋艳宇
  • 2篇郭跃东
  • 2篇李勇
  • 2篇葛瑞娟
  • 2篇朱红雷
  • 1篇黄靖宇
  • 1篇邵云
  • 1篇王宪伟
  • 1篇过治军
  • 1篇万忠梅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湿地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人民黄河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2008年湿...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可利用性对东北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2010年6~10月,在中国东北连续多年冻土区,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采集典型湿地土壤,通过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冻土区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微生物活性对不同氮可利用性的响应特征。试验设置4个氮处理水平,分别为0mg/g(N0),0.1mg/g(N1),0.2mg/g(N2),0.5mg/g(N3)。结果表明,培养结束后3种土壤在NO处理下的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分别为5646mg/kg,2103mg/kg和1287mg/kg,与初始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MBC)呈显著正相关。3种土壤在氮输入后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都明显低于NO处理,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氮输入量的增大,氮输入对不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抑制作用有所差异,表现为:不同氮输入对连续多年冻土区土壤累积矿化量影响无显著差异;岛状多年冻土区土壤在N1和N2处理下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明显高于N3处理;季节性冻土区土壤在N2和N3处理下的累积矿化量明显低于N1处理。培养结束后,3种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随氮输入量增加而降低,MBC/MBN随氮输入量增加而增加;季节性冻土区草甸沼泽土培养结束后的MBN和MBC/MBN都与累积矿化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表明季节性冻土区草甸沼泽土氮可利用性增加可能改变了微生物的组成或结构,进而对有机碳矿化产生影响。
李英臣宋长春侯翠翠王宪伟孙晓新
关键词:泥炭土有机碳矿化微生物量碳氮
地理学视域下的“景观生态学”教学策略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其理论基础体现了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在传统生态学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学中,地理学思维的缺失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与应用的重要因素。鉴于地理学的重要性,应在教学中避免由基础薄弱带来的负面效应,注重学生地理学思维的培养,进一步丰富课程体系,倡导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实现最优教学。
侯翠翠李英臣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地理学
不同氮输入对湿地草甸沼泽土N_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不同氮输入梯度下(N0:0mg·g-1,N1:0.1mg·g-1,N2:0.2mg·g-1,N3:0.5mg·g-1)湿地草甸沼泽土N2O排放和有机碳矿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变化规律。整个培养期(23d)内,N0、N1、N2和N3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为91.12、133.02、147.75和303.45μg.kg-1,随氮输入量增大而增大,表明氮输入对N2O排放产生促进作用;氮输入处理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在整个培养期除最后培养阶段外均低于对照,表明氮输入对有机碳矿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氮输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降低,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微生物量氮随氮输入量增大呈线性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表明氮输入影响土壤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具体影响机理须进一步探讨。
李英臣宋长春侯翠翠宋艳宇
关键词:氮输入N2O排放有机碳矿化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外源氮输入对东北不同类型冻土区沼泽湿地土壤碳蓄积的影响
氮素是大气圈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北方高纬度地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气候变暖将使北方多年冻土区冻土融化,活性层加深,将改变土壤...
李英臣
关键词:有机碳矿化
文献传递
外源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57
2008年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好气和淹水2个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氮输入对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气条件下,净氮输入量为1 mg.g-1(N1)的氮处理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和DOC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净氮输入量为2和5 mg.g-1(N2、N3)时,土壤DOC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250.62 mg.kg-1)增加了187.22%和203.25%,并显著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淹水条件下,外源氮输入则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N1、N2、N3处理下土壤DOC含量分别比对照(642.52 mg.kg-1)降低了88.34%、82.69%、80.04%;不同水分条件下,土壤DOC含量与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939、0.843),由外源氮输入引起土壤DOC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土壤有机碳矿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还表明,伴随着沼泽湿地积水消退和外源氮输入的增多,将会加快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和土壤DOC的淋失,造成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大量损失.
刘德燕宋长春王丽王丽丽李英臣
关键词:沼泽湿地氮输入DOC
不同水分条件下小叶章湿地表土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被引量:48
2011年
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考察了三江平原生长季内不同水分条件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湿地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SOC)、轻组有机碳(LFOC)与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季节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小叶章湿地表土SOC及各组分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季节性积水条件对表土活性有机碳组分驱动机制更为显著;冻融过程降低了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SOC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其中SOC、LFOC、MBC含量分别降低了74.53%、80.93%、83.09%,并导致土壤重组与轻组有机质含碳量显著下降.生长季内小叶章沼泽化草甸土壤LFOC比例(13.58%)高于小叶章湿草甸(11.96%),但MBC平均含量低于后者,分别为1 397.21 mg.kg-1、1 603.65 mg.kg-1,表明淹水条件限制了微生物对有机质分解,并增加了轻组有机质的积累.湿地表层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具有一定适应机制,生长季中期小叶章沼泽化草甸表土MBC明显增加,由337.56 mg.kg-1上升为1 829.21 mg.kg-1,微生物熵上升了1.51倍,表明微生物对有机质利用增强.研究结果还表明,小叶章湿地表土LFOC含量与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16),其中季节性积水小叶章湿地表土LFOC与MBC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说明LFOC与土壤碳蓄积关系密切,并且淹水条件下可利用性碳源对微生物活性的制约性较大.
侯翠翠宋长春李英臣郭跃东
关键词:湿地水分条件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黄河下游河漫滩和由其开垦的农田土壤碳、氮和磷含量被引量:6
2021年
于2018年6月13~14日,在黄河下游河南省郑州市狼城岗镇附近的天然河漫滩和由其开垦的已经耕种了13 a、24 a和33 a的农田中,分别设置了采样地;在各采样地,采集0~20 cm和20~4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比较天然河漫滩和不同耕作年限的农田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农田土壤相比,天然河漫滩0~20 cm和20~4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都最小;随着耕作年限增加,农田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都增大;在各采样地,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小于0~20 cm深度土壤;随着耕作年限增加,农田0~20cm深度土壤碳氮比呈单峰型变化,20~40 cm深度土壤碳氮比呈单谷型变化;与农田相比,天然河漫滩土壤的粉粒和黏粒含量都最小,砂粒含量最大;随着耕作年限增加,农田0~20 cm和20~40 cm深度土壤粉粒和黏粒含量增大,砂粒含量减小;土壤p H、粉粒含量、黏粒含量分别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碳磷比和氮磷比显著相关。
李英臣杨凤姣李仪颖王浩楠朱红雷于飞于飞
关键词:河漫滩开垦农田土壤黄河下游
湿地土壤N2O排放研究进展
湿地作为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温室气体重要的源、汇和转换器。近年来,湿地垦殖、氮沉降等造成湿地退化、萎缩,湿地功能也因此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引起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N2O作为备受关注...
李英臣宋长春刘德燕
关键词:生态系统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一氧化二氮湿地功能
文献传递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黄河下游河南段河滩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周期性的农业活动和水沙变化已经显著改变了黄河下游河滩地的植物群落结构,快速、准确地获取河滩地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信息,可以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参考依据。以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朱贵村南部的黄河下游河滩地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大似然、人工神经网络、面向对象和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对河滩地上的植物进行分类,计算出各种植物的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和植物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黄河下游河滩地上无遮盖植物的物种信息,优选的遥感分类方法是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其分类结果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61.42%和0.52;其对河滩地上植物物种的分类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方法是研究湿地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朱红雷朱红雷李英臣李英臣于飞王伟张元培李佳莉罗懿哲
关键词:河滩地植物群落多样性
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及其对黄绵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为秸秆还田背景下坡地土壤CO2排放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试验设置无玉米秸秆土壤对照(CK)及4种玉米秸秆添加处理:茎+土壤(CKS)、叶+土壤(CKL)、鞘+土壤(CKLS)、混合玉米秸秆+土壤(CKM)。[结果]培养结束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排放量实测值显著高于预测值,且促进作用主要是由培养初期快速分解阶段(1~28d)导致的。培养结束后混合玉米秸秆剩余质量预测值明显高于实测值,且元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全氮含量预测值明显低于实测值,C/N预测值明显高于实测值。培养结束后CKS处理土壤微生物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处理,其他几种处理差异不显著;添加玉米秸秆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氮明显降低,相应的土壤微生物量C/N增大,CKS,CKL和CKM处理与CK处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CKLS和CKM处理明显高于其他3种处理,CKS与CKL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按比例混合对玉米秸秆分解产生协同促进作用,混合分解过程促进氮累积。
李英臣侯翠翠刘月皓陈迎迎
关键词:枯落物有机碳矿化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DOC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