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菲

作品数:41 被引量:271H指数:7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树突
  • 10篇细胞
  • 9篇内皮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6篇皮素
  • 5篇蛋白
  • 5篇多器官功能
  • 5篇多器官功能障...
  • 5篇多器官功能障...
  • 5篇多器官功能障...
  • 5篇皮肤
  • 5篇器官
  • 5篇器官功能
  • 5篇器官功能障碍
  • 5篇器官功能障碍...
  • 5篇综合征
  • 5篇免疫
  • 5篇内皮素
  • 5篇咖啡酸

机构

  • 30篇空军总医院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和平里...

作者

  • 41篇李菲
  • 11篇陆江阳
  • 10篇刘敏
  • 10篇王京媛
  • 10篇王峰
  • 10篇刘茜
  • 9篇杨连春
  • 9篇吕敏
  • 8篇赵广
  • 8篇季小慎
  • 7篇叶苓
  • 7篇李平
  • 6篇高强
  • 6篇程言亮
  • 6篇王宏伟
  • 6篇李朴
  • 6篇于海峰
  • 6篇欧文斌
  • 5篇田光
  • 5篇郝勇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第八届全国生...
  • 2篇空军医学杂志
  • 2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药物化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国医药
  • 1篇2009北京...
  • 1篇第14次全国...
  • 1篇第十四届全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军队飞行员皮肤病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调查不同地区军队飞行员常见皮肤病患病情况,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9月对驻扎在北京、天津、湖北及陕西地区不同部队的255名飞行员的皮肤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临床检查确定皮肤病种类和感染例数(次),并分别比较各地区军队飞行员和不同年龄阶段飞行员皮肤病发病情况,对皮肤病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55名飞行员中,现患皮肤病47种,共430例次患病,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最高,为69.8%,患两种以上皮肤疾病者占72%。北京、天津及陕西地区飞行员中慢性单纯苔藓的患病率均高于湖北地区,而手足癣的患病率则均低于湖北地区(P<0.05);服役年限≤7年的飞行员痤疮发病率高于服役年限>7年者(P<0.05)。工作训练紧张、出汗多、饮食酸辣、卫生条件差、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均与皮肤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皮肤病是军队飞行员常患疾病之一,应高度重视并依据本调查结果对不同地区患病率较高的皮肤病采取科学措施进行有效防治。
赵广李菲那爱华罗卫
关键词:军事人员飞行员皮肤疾病患病率
120例不同损容性皮肤病火针配合银针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银针在治疗临床常见的4类损容性皮肤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先后针对性地施以火针,并根据不同情况配合银针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愈率为7 3.3%,显效率为9 7.5%。结论火针配合银针在损容性皮肤病中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马新平姜燕李菲
关键词:损容性皮肤病火针银针
咖啡酸、阿魏酸:新的非肽类内皮素拮抗剂被引量:101
1999年
目的评价桂皮酸类化合物咖啡酸和阿魏酸对内皮素(ET_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拮抗ET_1的作用机理。方法用咖啡酸与阿魏酸腹腔注射及静脉注射给药后观察其对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以及对大鼠升压效应、对离体主动脉条的收缩效应的拮抗作用 ;口服给药后考察其对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_盐高血压大鼠ET_1的作用 ,并对DOCA_盐高血压动物模型ET_1血浆浓度、血压和动物体重变化及心血管组织增生的影响 ;对ET_1、c_fos、热休克蛋白(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咖啡酸和阿魏酸腹腔注射给药后能显著延长ET_1致小鼠急性死亡时间 ,与对照组相比该作用具剂量依赖性 ;静脉注射给药后能拮抗ET_1引起的正常大鼠升压效应 ;在离体器官上可观察到咖啡酸与阿魏酸能拮抗ET_1的缩血管效应 ;咖啡酸和阿魏酸长期口服给药能降低DOCA_盐高血压模型大鼠的血压、对心脏和血管的组织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可降低血浆中ET_1的浓度并可减少ET_1引起的c_fos、HSP70mRNA基因表达的增加 ;放射性受体 -配体结合实验表明 ,咖啡酸和阿魏酸可竞争性地抑制ET_1与其受体结合。结论咖啡酸和阿魏酸为新的非肽类ET_1拮抗剂。
王峰刘敏杨连春王京媛蔡庆吕敏李菲
关键词:内皮素咖啡酸阿魏酸拮抗剂
Flt3配体对小鼠肺树突状细胞体内扩增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球蛋白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对小鼠肺树突状细胞(DCs)的体内扩增效果及特点. 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Flt3L组和对照组.Flt3L组连续9天皮下注射重组人Flt3L,剂量为每...
王宏伟陆江阳田光刘茜赵敏李菲杨毅康佳蕊
关键词:肺疾病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多功能输液辅助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多功能输液辅助设备,包括主机和病人输液报警终端,所述的主机包括静脉投影系统和输液报警系统;所述的静脉投影系统包括近红外发射装置、近红外接收装置、图像处理系统、投影仪和热镜,所述的输液报警系统包括蓝...
李平李菲欧文斌叶苓于海峰李朴高强
文献传递
咖啡酸、阿魏酸和CA-1201拮抗ET-1的生物效应被引量:49
1999年
目的:探讨咖啡酸、阿魏酸和CA- 1201 对ET- 1 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用不同剂量的咖啡酸、阿魏酸和CA- 1201 拮抗ET- 1 引起小鼠急性死亡、缩血管效应、升压效应及致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结果:(1) 咖啡酸、阿魏酸和CA- 1201 在0-1 ~100 mgkg 剂量范围内,对ET- 1 致小鼠死亡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该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2) 三种药物对ET- 1 缩血管效应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咖啡酸和CA- 1201 拮抗效能相近,而阿魏酸的拮抗效能强于咖啡酸和CA- 1201 ;(3) 三种药物均能拮抗ET- 1 的升血压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该作用有显著差异;(4) 三种药物对ET-1 致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具剂量依赖性。结论:咖啡酸、阿魏酸和CA- 1201 能有效地拮抗ET- 1 的生物效应,是一类新的ET
王峰王京媛李菲刘敏杨连春程言亮吕敏季小慎
关键词:内皮素1咖啡酸阿魏酸
战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树突状细胞调控作用与免疫防治策略
陆江阳胡森王宏伟吕艺刘茜田光李菲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严重创伤和感染后的严重并发症,免疫失衡/炎症失控是其主要发病机理,但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该课题组提出假说:树突状细胞(DC)在MOD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的启动与调控作用,调节DC的活...
关键词: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战创伤免疫调节治疗
N4-安替比林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酰胺及其制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化合物N<Sup>4</Sup>-安替比林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酰胺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化合物拮抗内皮素的药物新用途。
季小慎王峰王京媛金涛刘敏杨连春李菲吕敏郝勇程言亮
文献传递
肉桂酰胺类似物的合成及其对内皮素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被引量:12
1998年
合成了肉桂酰胺类似物N3(5甲基异唑)基3,4二羟基肉桂酰胺(1)和N4安替比林基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酰胺(2).实验发现化合物(1)。
季小慎王峰王京媛金涛刘敏李菲
关键词:内皮素-1拮抗作用内皮素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淋巴瘤样丘疹病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免疫荧光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全身反复红斑、丘疹、水疱、结痂伴痒1个月余。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可见弥漫分布的米粒至黄豆大小的红斑、丘疹、水疱,部分皮损可见坏死、结痂。阴囊及阴茎部皮肤可见黄豆至钱币大小溃疡。全身未见明显脓疱,各关节及指趾甲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变性坏死,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内血管扩张,管壁纤维素样变性,血管周围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明显异型细胞及核丝分裂。免疫荧光检查:IgG(-)、IgM(-)、IgA(-)、C3(-)。抗酸染色阴性。免疫组化检查:真皮内浸润细胞表达CD3(+)、CD4(-)、CD8(+)、CD20(-)、CD30(+)、CD56(-)、Ki67(+>50%)。T淋巴瘤克隆性基因重排(+)。诊断:C型淋巴瘤。结论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 papulosis,Ly P)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愈性皮肤丘疹、坏死、结节,临床结果良性、但组织病理上呈恶性表现的惰性皮肤淋巴瘤,属于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治疗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阻止疾病的转归,目前还缺乏有效预防继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需长期随访监测并治疗继发性淋巴瘤。
乔丽李新技刘延刘雯李菲
关键词:淋巴瘤样丘疹病病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