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卓
-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障碍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文章在文献分析与学生访谈的基础上,编制了来华留学预科生汉语学习障碍问卷,在281名预科生中进行初测,通过对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与探索性因素分析后,保留了18个题目,包括师资障碍、二语障碍、信心障碍、时间障碍四个维度。复测样本包括302名预科生,验证性因素支持了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1)学习障碍各维度中均分最高的是"二语障碍",最低的是"师资障碍";(2)预科生汉语学习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年级、母语、媒介语和专业方向差异。
- 范伟李贤卓
- 关键词:预科生汉语学习
- 理解性练习、产出性练习与致使重动句习得
- 本文以汉语致使重动句教学中的练习模式为例,探讨汉语二语高难度语法项目教学中,不同课堂练习模式的习得效果。研究发现,课堂教学显性学习过程中,理解性练习模式和产出性练习模式都能明显促进学习者习得语法项目,但两种模式的促学机制...
- 李贤卓
- 关键词:重动句输出假说
- 汉语作为二语的致使句式习得研究--以韩语、泰语、印尼语学习者为例
- 现代汉语致使范畴在句式层面的句法表现形式——①致使兼语句.如:失眠使他十分痛苦;②含有致使意义的重动句.如:他吃中餐吃胖了;③含有致使意义的得字句.如:他说得我抬不起头来;④含有致使意义的把字句.如:他把自行车骑坏了;⑤...
- 李贤卓
- 从“还是”谈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多义虚词释文情况
- 本文考查目标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偏误率较高的多义虚词"还是"在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中的释文情况,从词汇的句法信息、释义和配例情况以及提示、辨析等附加信息几方面考察了通行的9部外向型汉语词典,分析了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李贤卓
- 关键词:虚词释文
- 文献传递
- 声调范畴感知和声调复杂度对音乐音高感知的跨领域影响
- 2022年
- 采用音高识别与区分任务,以汉语母语者、越南语母语者和俄语母语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两个语言加工层面的因素,即声调范畴感知模式以及不同语言声调系统的复杂度差异对跨领域音乐音高感知的影响。结果发现:(1)汉语和越南语两组声调语言母语者听辨结果符合范畴感知模式,而俄语母语者是连续感知。在语言和音乐两种刺激条件下,声调语言母语者在范畴边界宽度、范畴内区分率、范畴间区分率以及区分峰度等指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汉语和越南语两组声调语言母语者的音乐音高区分任务结果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在行为层面,母语声调范畴感知模式可以迁移到音乐音高感知中,但复杂声调系统并不能促进跨领域的音乐音高精细感知。实验结果从语言对音乐音高加工影响的角度支持了“共享论”。
- 李贤卓肖容肖容
- 关键词:音高声调音乐
- 非声调母语者对普通话声调的范畴感知研究
- 2022年
- 本文以普通话阴平一阳平连续统为例,以非声调母语的汉语二语者为被试,考察其普通话声调范畴感知的发展情况和阶段特点。研究发现,在普通话学习的初始阶段,不同于以往研究中的连续感知,被试对声调的感知更接近于“无序感知”;非声调母语者声调范畴感知模式的建立始于中级阶段,其母语韵律也可能影响声调感知:在研究方法上,考察二语者范畴感知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将个体预测与实测区分峰差值作为测量指标,能够有效避免个体差异对感知结果的影响。
- 李贤卓杨伯顺梁丹丹
- 关键词:普通话声调
-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从构式语法角度考察了"要多X有多X"结构,认为其构式义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极量的动态性评价,包含强烈的主观性。能够进入构式的"X"主要是性质形容词。构式框架"要……有……"体现动态关系。在历时上,疑问代词"多少"修饰名词本表示数量大,通过隐喻功能扩展为"多少+形容词"表示程度量大。同时,作为偏义复词,"少"的脱落导致"多+形容词"进入框架"要……有……",最终促使构式在晚清形成。
- 李贤卓
- 关键词:构式主观性隐喻
- 试论作为话语标记的“不如”
- 一、引言权威工具书一般把"不如"视为动词,如《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为"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给出的例句诸如:"走路不如骑车快。"《现代汉语八百词》的释义为"主要用于比较,表示比不上"。由此我们...
- 李贤卓
- 关键词:差比句动词性因果句比较句
- 文献传递
- 修辞视角下汉语二语者回指使用考察——以英语母语者为例被引量:3
- 2015年
- 汉语指称词的使用是衡量二语者修辞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学习者实际使用情况与消极修辞的"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这一标准存在差距。本文以汉语书面语回指的使用为研究对象,考察中高级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回指的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产出的语篇连贯性欠佳,表现为过度使用名词回指和代词回指,而零形回指的使用数量很少。中、高级学习者回指的使用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在于母语的语篇迁移。针对这种情况,教材中应考虑设置专项训练,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注意"机会,帮助二语者提高连句成群、组话成篇的修辞能力。
- 李贤卓
- 关键词:修辞能力回指主语突出
- 从类型学看汉语“时”类条件标记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以汉语方言中"时"类条件标记为例,讨论了源于时间词的条件标记的分布、句法和源流问题。这类条件标记是由提示两个分句时间顺序的"时"语法化而来。句法操作手段为添加,一般位于条件分句句尾这个边缘位置,符合"联系项居中原则"。从语言类型学视角看,时间词虚化为条件标记是人类语言的一条普遍规律,蕴含共性为:假如条件复句中的关系标记来源于时间词,那么此条件标记位于条件分句的边缘位置。
- 李贤卓
- 关键词:时间词语法化类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