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新生代
  • 2篇中生代
  • 2篇中新生代
  • 2篇喜马拉雅期
  • 2篇成矿
  • 1篇地壳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块北缘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背景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成矿
  • 1篇岩浆
  • 1篇岩浆作用
  • 1篇燕山山脉
  • 1篇应力场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山脉
  • 1篇晚古生代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5篇李锦蓉
  • 4篇崔盛芹
  • 2篇吴珍汉
  • 2篇朱大岗
  • 1篇吴习东
  • 1篇吴淦国
  • 1篇易明初
  • 1篇王建平
  • 1篇马寅生
  • 1篇冯向阳
  • 1篇陈洪新
  • 1篇孙家树
  • 1篇赵越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八五"地质...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5
  • 2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东亚滨太平洋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被引量:19
1990年
本文对东亚滨太平洋地区晚古生代、印支期与燕山期古构造背景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进而将本区喜马拉雅期的地壳运动,划分出早、晚两个构造期与两个主要构造幕;对本区自洋至陆划分出5条喜马拉雅期巨型构造-建造带,即西北太平洋海沟-岛弧带、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盆带、东海-南海北部陆架断陷带、东亚陆缘裂谷带及陆内裂谷带;还对早、晚喜马拉雅期构造演化进行阐述。最后对本区喜马拉雅期区域应力场状态及演变特点进行探讨,认为其形成机制与大陆-大洋、表部-深部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崔盛芹李锦蓉
关键词: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
燕山中生代陆内造山带与岩浆作用
李锦蓉
关键词:岩浆作用中生代火山作用
西北太平洋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构造过程被引量:1
1990年
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成全球性的、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中西北太平洋东亚范围内的大陆边缘颇为广阔,构造过程独具特色。它在复杂的前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上,自晚古生代未至中新生代,构造-建造发育特征、宏观格局与构造应力场变迁、构造的增生与裂解作用,在时间上、空间上皆呈现出规律性的发展历程。
崔盛芹李锦蓉
关键词: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喜马拉雅期晚古生代成矿带海槽
华北地块北缘区域构造格架及金银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崔盛芹李锦蓉孙家树王建平吴珍汉朱大岗吴习东陈洪新
该课题提出古生代碰撞造山、中生代陆内造山、新生代重造山的区域构造发展模式及构造运动序列新概念,客观地划分了区域构造区带,系统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构造-成矿关系。提出华北地块北缘构造区带划分新方案,区分出不同构造块体和区...
关键词:
关键词:多金属成矿构造格架
北京地区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以十三陵—龙庆峡—八达岭路线观察为基础被引量:11
2003年
著名的燕山山脉雄踞于华北平原之北,以其特有的地质构造闻名于世。它既是世界知名的中、新元古界层型剖面的所在地、中国最老陆壳的出露区,也是中外驰名的燕山运动的命名地。北京十三陵—龙庆峡—八达岭地质路线呈NW向横穿NE向延伸的太古宙变质杂岩、著名的中、新元古代经典剖面、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带及新生代盆—岭构造系统。通过该剖面构造特征与地层系统的观察可概括了解燕山陆内(板内)造山带西段、北京地区的中、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
崔盛芹吴珍汉马寅生李锦蓉易明初赵越吴淦国朱大岗冯向阳
关键词:燕山山脉中生代新生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