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茹
-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军事历史地理更多>>
-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挑战与路径被引量:12
- 2023年
-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利于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有利于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当前,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对红色文化的运用尚不充分、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红色文化教育渠道较为单一、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因此,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以下路径:加强统筹与保障,增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系统性;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丰富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育人资源;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基本认知;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宽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认知渠道;以体验式教学优化红色文化教育环境,发挥英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构建红色文化实践育人的机制,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行为认同。
- 李雅茹
-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从目前思政课网络教学运行的情况来看,还存在部分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改革的热情不高、网络平台建设缺少吸引力、有些学生欠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网络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够等问题。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效果,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如改变教师观念,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等。
- 李雅茹姚莉萍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
- 高校党史育人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现实需要出发,党史育人都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尤其面对当代青年学生淡忘历史的现状,更要加强党史育人。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对党史的认识和情感状态,提出了利用课堂进行针对性党史教学、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宣传党史、用党史优秀作品吸引人、通过网络进行党史育人和依托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育人的五种途径和方法。
- 李雅茹
- 关键词:高校党史育人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功能与实践路径被引量:4
- 2024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任务的应有之义。如何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优势,需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功能与实践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将它融入高校思政课,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道德修养,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高校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寻思政课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呈现方式,在实践载体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传承发展,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用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铸魂育人。
- 李雅茹
-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资源高校思政课
- 思想史:务实诠释学的宣言
- 2013年
- 引言美国历史学者詹姆斯汀·克罗彭博格的《思想史:务实诠释学的宣言》,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入手,展现将来美国思想史研究将会体现特定的历史环境、嵌入当今社会的现实需要,其范围和视野将进一步扩展。翻译此文,旨在对我国的史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拓宽我国史学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李雅茹
- 关键词:思想史研究诠释学历史环境美国历史史学研究当今社会
-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
- 2024年
-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新时代语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性、系统性思考,对如何认识文化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提升教师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力,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纲要”课的主题教学,丰富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纲要”课的教学手段。
- 李雅茹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究被引量:1
- 2022年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促进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落细落实,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持续性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立德树人效果;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是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磨砺坚强意志、树立家国情怀。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提升教师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将伟大建党精神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全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引导大学生完成伟大建党精神的微观化实践。
- 李雅茹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特征及其“分众”培育策略被引量:2
- 2022年
- 当前,大学生捍卫国家利益的意志和决心是坚定的,但在家国情怀内涵理解、行为表达、价值依托等方面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要对接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的生成特征,分析其现实成因,并制订靶向明确的培育方案。基于“分众”理论的视角,提出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设计“分众”教学内容,对接多样化的认知需求;建构“分众”教学模式,打通线下与线上的时空边界;打造良性育人环境,为从“分众”到“聚众”的深化保驾护航。
- 张文彬李雅茹
- 关键词:大学生家国情怀分众
- 国民政府惩治汉奸法令述论被引量:5
- 2011年
-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后,汉奸的数量也达到中国历史上之最[1]。于是国民政府制定政策、颁布法令,为惩治汉奸提供法律依据。国民政府惩治汉奸的相关条例,特别是《惩治汉奸条例》与《处理汉奸案件条例》在当时舆论界引起较大争议。由于制定时间紧迫,规定中难免出现漏洞,实践中也难免发生冲突,但总体而言,国民政府的立法在当时达到了较高水平,为抗日战争战后顺利审判汉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李雅茹潘敏
- 关键词:国民政府惩治汉奸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探索被引量:3
- 2015年
- 高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是保障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阐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长效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 李雅茹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