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再磨
  • 2篇再磨工艺
  • 2篇中矿
  • 2篇铜回收
  • 2篇铜回收率
  • 2篇浮选
  • 2篇浮选中矿
  • 1篇单晶衍射
  • 1篇电机
  • 1篇电喷雾
  • 1篇电喷雾质谱
  • 1篇选厂
  • 1篇选铜
  • 1篇选铜回收率
  • 1篇永磁
  • 1篇永磁同步
  • 1篇永磁同步电机
  • 1篇质谱
  • 1篇矢量控制
  • 1篇矢量控制系统

机构

  • 6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江西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李骥
  • 3篇彭会清
  • 3篇李广
  • 2篇胡海祥
  • 2篇罗鸣坤
  • 1篇曹永丹
  • 1篇吴江林
  • 1篇曹钊

传媒

  • 3篇矿业研究与开...
  • 1篇金属矿山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提高安徽某铜矿铜回收率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针对安徽某铜矿原矿品位下降,铜的回收率有所降低的问题,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半优先半混合浮选流程以及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最终获得的总铜精矿铜品位为20.71%,回收率为91.53%。在保证现有流程铜品位20.70%的情况下,回收率比原有流程提高了1.13%。
曹永丹彭会清曹钊李骥吴江林
关键词:硫化铜矿
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浮选机理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安徽某铜矿随着井下的开拓延伸,铜品位有所下降,目前铜平均品位为0.62%左右,采用现场常用浮选药剂按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中矿循序返回流程试验,得到铜精矿品位21.47%、铜回收率85.52%的技术指标。采用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闭路大循环新工艺进行选矿试验,在铜精矿品位不低于现场指标的前提下,回收率提高到90.00%左右。综合应用Zeta电位分析与XRD测试手段,对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闭路大循环新工艺的机理进行研究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闭路浮选工艺可以不断循序渐进地对有用矿物进行磨矿、分级、浮选,形成磨浮大循环,同时在闭路循环过程中改变原矿的表面性质,增大有用矿物的可浮性。
彭会清李骥罗鸣坤李广
关键词:浮选机理
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提高有色金属的回收率,中矿再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某铜矿铜精矿品位不低于现场指标的前提下,综合应用Zeta电位、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机理进行研究,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可以不断循序渐进的对有用矿物进行磨矿、分级、浮选,形成磨浮大循环、大闭路磨矿,同时在闭路循环过程中改变原矿的表面性质,增大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使选矿回收率从86.12%提高至89.48%。
彭会清胡海祥李骥李广罗鸣坤
关键词:红外光谱浮选效率
提高某铜选厂一段选铜回收率的新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随着矿山资源的不断开采,入选矿石品位逐渐下降,为了提高有价元素的回收率,中矿再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某铜选厂铜粗精矿品位不低于现场指标的前提下,采用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进行选矿试验,铜粗精矿回收率从86.99提高至89.93%,通过试验探索了新工艺原矿和中矿的浓度、细度以及药剂制度等工艺条件,运用反光显微镜、解离度分析等手段对新工艺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浮选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可以不断循序渐进的对粗颗粒中矿进行分级、磨矿、浮选,形成磨浮大循环、大闭路磨矿,中矿粗颗粒返回再磨过程中解离度增加,有用矿物浮选时间延长,浮选效率随之升高。
胡海祥李广李骥
关键词:铜回收率解离度
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随着材料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动机制造工艺水平的逐步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交流伺服控制系统在工业领域也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永磁同步电动机因其优良的性能和多样的结...
李骥
关键词:DSP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PMSM
文献传递
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工艺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选矿新工艺一直是选矿界的研究热点。中矿选择性分级再磨新工艺在基本不改变原有流程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工艺改进,形成磨浮大循环,提高有用矿物的可选性,降低了浮选成本。打破原常规浮选的磨矿和浮选作业两个独立作业...
李骥
关键词:电喷雾质谱X射线单晶衍射再磨工艺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