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骥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如皋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2篇超声检查
  • 1篇毒性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多普勒超声检...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颅脑
  • 1篇新生儿颅脑疾...
  • 1篇心功能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室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 1篇再灌注
  • 1篇脏毒
  • 1篇造影
  • 1篇诊断准确率

机构

  • 8篇如皋市人民医...
  • 2篇南通大学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李骥
  • 2篇周维红
  • 1篇樊兴娟
  • 1篇王华
  • 1篇朱建建
  • 1篇郭海健
  • 1篇殷晓慧
  • 1篇单梅芳
  • 1篇夏建梅
  • 1篇邹丽
  • 1篇冯雪虹
  • 1篇孙志霞
  • 1篇沈海清
  • 1篇顾芹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3D-STI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3D-STI测量左心室径向应变(RS)、纵向应变(LS)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再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间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3D-STI技术检查患者RS、LS;以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RS、LS在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再灌注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3D-STI测量LS及RS的绝对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LA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LVESV及LVEDV均高于对照组;3D-STI检测RS指标预测左心功能良好共53例,LS预测良好56例;3D-STI检测RS指标预测心肌再灌注阳性共48例,LS预测阳性49例;3D-STI检测LS、RS预测左心功能及心肌再灌注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85%,且ROC曲线下面积均>0.85。结论:3D-STI测量左心室LS、RS可有效评价并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及再灌注,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邵芸青李骥冯雪虹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功能再灌注
常规超声心动图对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对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乳腺癌术后患者136例,给予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方案化疗6个周期。疗程结束后,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脏毒性分为心脏毒性组(N=48)和无心脏毒性组(N=76),对比患者化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在早期心脏毒性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心脏毒性组TAPSE、E/A和E/a,值显著低于无心脏毒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TAPSE、E/A和E/e’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7(0.874,0.962)、0.902(0.853,0.957)、0.845(0.823,0.921)。TAPSE的截断值为20.78 mm、E/A的截断值为1.19、E/e’的截断值为8.59,Youden指数分别为0.842、0.761、0.712。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李骥郭海健
关键词: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
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
2024年
分析新生儿颅脑疾病中应用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有效性。方法 从如皋市人民医院及上海市儿童医院选取50例疑似颅脑疾病新生儿,均采取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MRI检查,对比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不同疾病检出符合率。结果 在50例检查新生儿中,病理确诊颅脑疾病40例,占比80.00%,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相比于MRI检查更高(P<0.05),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MRI检查更高,对比有意义(P<0.05),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蛛网膜及硬脑膜下出血检出符合率更高(P<0.05),Ⅰ级颅内出血、脉络丛囊肿无差异(P>0.05)。结论 头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灵敏度较高,有利于实现颅脑病变有效诊断。
李骥顾芹周维红卢维维田颖颖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疾病灵敏度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并探讨肝囊肿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肝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采用随机电脑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实施腹腔镜开窗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治疗后7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4.06±3.68)U/L、(14.49±3.09)μmol/L,数据较常规组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发热(4.00%)、腹痛(0.00%)以及呕吐(8.00%)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4.00%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6.00%(P<0.05);研究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以及行为功能评分分别为(42.13±1.26)分、(43.08±1.34)分、(41.78±1.36)分、(44.12±1.08)分,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囊肿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后,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建议推广临床借鉴使用。
李骥
关键词:肝囊肿
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并发肝内微小结节患者(82个肝内微小结节),根据患者编号分组,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观察组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的差异。结果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开始廓清时间分别为:(20.34±2.15)s、(32.07±3.11)s、(101.5±2.47)s,(18.35±1.25)s、(28.66±2.36)s、(56.33±2.1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0 2,5.424 1, 86.194 1,P<0.05)。结论肝硬化并发肝内微小结节患者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对于肝内微小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李骥
关键词:肝硬化超声造影
实时四维彩超对产前胎儿发育诊断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析实时四维彩超对产前胎儿表面发育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检查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行产前胎儿诊断检查的孕产妇1 568例,先后采用二维超声诊断检查方法和实时四维彩超诊断检查方法。观察记录对比2种不同彩超诊断方法下的孕产妇对产前胎儿表面结构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以及检查质量。结果 1 568例孕产妇在产前对腹中胎儿进行二维彩超检测,诊断出发育畸形胎儿24例,漏检9例,准确率为72. 7%;在实时四维彩超检测下,诊断出发育畸形胎儿30例,漏检3例,准确率为90. 9%。实时四维彩超产前胎儿诊断检查准确率优于二维彩超检测(P <0. 05)。畸形发育胎儿中,共发现畸形部位36处,其中二维彩超诊断检查26处(72. 2%),实时四维彩超诊断检查32处(88. 9%)。结论实时四维彩超用于产前胎儿发育诊断检查,对于检测畸形胎儿的准确率较高,且检查过程简单。
殷晓慧周维红孙志霞夏建梅李骥王华
关键词:胎儿发育诊断准确率
桥本氏甲状腺炎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总结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评价超声显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目的在于提高超声显像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穿刺针吸活检或手术切取病理活检确诊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桥本氏甲状腺炎超声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弥漫性肿大,峡部明显增厚,甲状腺实质回声减低、增粗,分布不均呈网格状,部分可伴有单个或多个低回声结节;彩色多普勒(CD-FI)显示甲状腺内部血流信号丰富,部分无明显改变;脉冲多普勒(PW)显示甲状腺上动脉(STA)血流速度峰值(Vmax)增快,阻力指数(RI)无明显改变。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超声声像图改变具有较强的特征性,超声显像技术对该疾病的诊断意义较大,可以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重要依据。
李骥
关键词:甲状腺炎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36
2018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0.6mg/kg)与标准剂量(0.9mg/kg)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年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发病3h内的高龄脑卒中患者分为阿替普酶低剂量组(n=21)和标准剂量组(n=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血事件、发病90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90d死亡率。结果: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基线NIHSS评分、溶栓24h及溶栓7d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与标准剂量组患者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发病90d死亡率以及90d的mRS评分0~2分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低剂量与标准剂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类似。
朱建建李骥邹丽樊兴娟沈海清单梅芳
关键词:高龄静脉溶栓阿替普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