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例毒蕈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朱聿萍杜菊媛
- 关键词:毒蕈中毒抢救护理
- 4例急性氰化物中毒患者的护理被引量:4
- 2013年
- 总结4例氰化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经验。入院后护理人员对中毒患者快速进行病史采集和病情评估,立即进行生命支持,尽快清除毒物,有效供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使用特效解毒剂,严密观察病情,并耐心疏导患者,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本组4例患者3例痊愈出院,1例因中毒剂量大,缺氧时间长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 杜菊媛
- 关键词:氰化物中毒护理
- 低分子肝素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对该院急诊科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86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如何减少副作用的护理经验。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86例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副反应发生率低,86例中有11例出现淤斑(12.7%),7例出现硬结(8.1%),2例出现皮肤大片淤青(2.3%),16例出现疼痛(18.6%),无皮肤坏死出现。结论完善的护理可明显减少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皮下血肿、硬结等副反应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 杜菊媛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静脉血栓护理
- 超长心肺复苏急救护理体会被引量:6
- 2011年
- 心肺复苏(CPR)持续时间超过30min者称为超长CPR。随着新技术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心搏、呼吸骤停经较长时间抢救复苏成功已成为可能[1]。在施行超长CPR的过程中提供连续不间断的高质量CPR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本院急诊科2003-2009年开展的超长CPR 89例,总结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 占淑娟杨祖军杜菊媛
- 关键词: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急救护理
- 无缝隙管理在突发顺丁烯二酸酐中毒急救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顺丁烯二酸酐又名马来酸酐,无色晶体,有刺激性气味,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虽属低毒类化学药品,但接触及吸入后对眼、鼻、口腔、呼吸道黏膜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2009年我院通过现场施救、信息网络告知、途中救护、院内抢救等融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管理急救模式成功抢救了16例突发顺丁烯二酸酐中毒患者,现报道如下。
- 占淑娟杜菊媛杨祖军
- 关键词:突发事件急救
- 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已成为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由于老年人的患病时间长,器官功能退化,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因此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呼吸衰竭,其发病原因大多由于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所致。它以严重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为主要症状,是内科危重症之一。无创通气治疗是呼吸衰竭治疗措施之一,而在无创通气治疗中,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呼吸衰竭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我院急诊科对2010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2例,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杜菊媛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通气治疗护理效果器官功能退化常见病多发病
- 毒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对7例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加以简要阐述。
- 朱聿萍杜菊媛
- 关键词:毒蕈中毒
- 肺血栓栓塞急诊溶栓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8年
- 总结23例肺血栓栓塞行急诊溶栓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溶栓、抗凝治疗期间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按时测血气分析,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氧疗护理,重视出血的观察及预防,防止肺血栓栓塞的再次发生。23例患者溶栓均获成功。
- 杜菊媛
-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溶栓护理
- 黄硝合剂导泻用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观察黄硝合剂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对加快胃肠道残存农药排泄的效果。方法将5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随机排列表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用常规急救治疗,观察组洗胃后从胃管内注入黄硝合剂,对照组洗胃后从胃管内注入甘露醇溶液。结果观察组入院后首次排便时间、全血胆碱脂酶活力恢复时间、中毒反跳发生率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硝合剂能及时彻底清除胃肠道内储留农药,提高治疗效果。
- 杜菊媛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中毒甘露醇溶液导泻
- 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调查被引量:23
- 2011年
- 目的调查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应对方式问卷对28名有血源性职业暴露经历急诊医护人员(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与30名普通病房医护人员(对照组)心理状态调查结果及国内常模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症状自评表总均分(1.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45分),在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国内常模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对方式问卷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如自责、退避等,较少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结论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其心理问题制定相应预防和干预对策,以减轻急诊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 章玉兰杜菊媛
- 关键词: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心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