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依祚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通道腔内阻...
  • 2篇食管
  • 2篇食管反流
  • 2篇食管反流病
  • 2篇腔内
  • 2篇胃食管
  • 2篇胃食管反流
  • 2篇胃食管反流病
  • 2篇流病
  • 2篇反流
  • 1篇电子内镜
  • 1篇独立危险因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 1篇饮浓茶
  • 1篇上消化道

机构

  • 4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郝洪升
  • 4篇杨依祚
  • 3篇颜晓晴
  • 2篇陆晓恒
  • 2篇孙莉娟
  • 1篇吕国苹
  • 1篇李延青
  • 1篇吕国萍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09年
1983年,电子内镜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开启了消化内镜发展史的第三个里程碑,其显像失真性小,清晰度高的特点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创造了良好条件,而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是电子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的组合体,其既保留有电子内镜的优点。
杨依祚郝洪升
关键词:激光显微镜疾病诊断显微内镜共聚焦上消化道电子内镜消化道疾病
应用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观察饮浓茶对胃食管反流的短期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危险因素研究中,众多流行病学调查提出饮浓茶是其独立危险因素Ⅲ。但也有研究持相反观点嘲。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是重要的GERD诊断和监测工具,其不仅能区分吞咽和反流,还能区分酸反流、弱酸反流、
颜晓晴郝洪升杨依祚孙莉娟陆晓恒吕国萍李延青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饮浓茶腔内独立危险因素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VEGF、NO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根据UC患者病情程度分为活动组(n=44)和缓解组(n=16),并以健康查体者编成对照组(n=20)。取清晨空腹血液以检测其内VEGF、NO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含量。结果UC活动组中血液的VEGF、NO均明显高于缓解组(P<0.001)和对照组(P<0.001),而缓解组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活动组中,VEGF与NO存在正相关性(r=0.48,P<0.01),而在对照组中则无相关性(r=0.179,P>0.05)。另外,在活动组中,WBC计数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患者只占22.7%,而PLT也仅占31.8%。但总体而言,活动组血液中WBC、PLT与对照组及缓解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或P<0.01)。结论在UC疾病的发生发展中,VEGF与NO可能有协同作用。
杨依祚郝洪升颜晓晴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
不同浓度茶饮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实时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茶的摄入量即不同浓度茶饮对胃食管反流病的短期实时影响。方法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空白对照相结合的方法,以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联合pH监测为工具,观察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午餐后饮用不同浓度茶饮后2 h观察时间段较早餐后不饮茶2 h观察时间段内各反流相关指标的异同。结果 A组饮茶叶3 g组(15例)与D组饮水组(12例)的食管酸暴露、反流次数、酸清除时间较未饮茶时前后自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饮茶叶6 g组(15例)与C组饮茶叶9 g组(15例)胃食管弱酸反流、无酸反流、混合反流、总反流次数、Z1通道酸清除时间较自身未饮茶时及A、D组有明显差异(P<0.05);C组食管pH<4时间百分比、酸反流、Z2、Z3通道酸清除时间较自身未饮茶时及A、B、D组有明显差异(P<0.05);A、B、C、D四组临床症状自身前后比较及饮茶后四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茶饮对胃食管反流无影响,高浓度茶饮可促进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出现更多的食管酸暴露和反流次数以及酸清除时间的延长。
颜晓晴郝洪升杨依祚吕国苹孙莉娟陆晓恒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多通道腔内阻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