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建 作品数:77 被引量:460 H指数:15 供职机构: 安徽省气象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农业科学 更多>>
基于多卫星和Argo浮标观测海洋上层对台风婷婷的响应 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多卫星平台和Argo浮标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2004年台风婷婷(Tingting)引起海洋上层温盐结构和叶绿素a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台风婷婷过境时沿着其路径诱发强烈的上升流,混合层内海水混合加剧,冷涡加强,出现了大范围的海表温度降低和叶绿素a增加现象.台风前的冷涡区域,出现大面积的"冷斑"和"藻华带",且维持时间更长;而在台风前的暖涡区域内,则生物物理响应不明显.因此,先前的海洋环境对于台风引起的上层生物物理响应具有重要意义. 杨元建 傅云飞 孙亮 刘鹏 冯沙关键词:ARGO 叶绿素A 海洋遥感 合肥市不同天气条件下大气气溶胶粒子理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为探讨合肥市霾天气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组成及来源,在2012-2013年代表性月份用安德森分级采样器在合肥市区进行大气气溶胶粒子采样,并分析各样本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NH_4^+、Mg^(2+)、Ca^(2+)、Na^+、K^+、NO_2^-、NO_3^-、Cl^-、SO_4^(2-))。根据同期气象资料把采样背景天气分为晴空、雾、霾、轻雾等4类,详细分析了这4种天气下大气细粒子(指PM_(2.1))和粗粒子(粒径大于2.1μm部分)的浓度、组成以及主要离子组分的异同。结果表明:(1)观测期间晴空天多对应空气质量优良,雾、霾天对应轻度到重度污染,从晴空天到雾、霾天,PM_(2.1)浓度大幅度上升,且其占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比例显著上升。(2)从晴空天到雾、霾天,水溶性无机离子质量占PM_(2.1)质量浓度的比例上升,分别为46%(晴空)、67%(霾)、61%(雾)、80%(轻雾)。PM_(2.1)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居前3位的雾、霾天是SO_4^(2-)、NO_3^-和NH_4^+,晴空天为SO_4^(2-)、Ca^(2+)、NO_3^-。(3)与晴空天相比,霾天PM_(2.1)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变化倍数最大的是NO_3^-(为晴空的6.1倍,下同)、其次是NH_4^+(3.6倍)和SO_4^(2-)(3.0倍);雾和轻雾天PM_(2.1)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变化最大的是NO_3^-(>10倍)、其次是NH_4^+(>5倍)和Cl^-(>4.0倍)。(4)4种天气下,与人为污染有关的离子(SO_4^(2-)、NO_3^-、Cl^-、NH_4^+)尺度谱存在显著差异,呈双峰型、单峰型、三峰型等;而Ca^(2+)的尺度谱无明显变化,基本上都呈双峰型。(5)在粒径3.3μm以下,阳、阴离子平衡较好,随着尺度增大变差,且晴空天比雾、霾天差。主要阴离子浓度间、Cl^-和Na^+间的比值和相关性,在晴空天和雾、霾天差异较大。 石春娥 邓学良 朱彬 杨元建 张浩 吴必文 王红磊关键词:气溶胶 水溶性无机离子 谱分布 城市化效应研究的参考站选取方法:陆地卫星遥感法 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有效保护是气象观测资料保持准确性、代表性、均一性的重要保证,气象观测环境代表性在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乡村建设用地及交通用地急... 杨元建 汪腊宝 黄勇 吴必文 石春娥 石涛 张浩 吴蓉 陶寅关键词:城市化 探测环境 陆地卫星 文献传递 基于遥感的合肥土地利用变化对气温影响分析 以合肥、肥西和肥东3个气象站点为基准点,利用覆盖合肥的MSS、TM和ETM数据和GIS技术提取了近30年来合肥观测场1km、2.5km、4km以及合肥市区20km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信息。对比分析了1... 杨元建 荀尚培 张爱民 张宏群 石涛 唐为安关键词:土地利用 热岛效应 遥感技术 气温变化 文献传递 基于MODIS的安徽省代表城市热岛效应时空特征 被引量:25 2013年 利用2001—2010年覆盖安徽省的MODIS数据,选取在气候、地理、城市化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合肥、芜湖、阜阳作为研究对象,并结合GIS技术,分析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特征,得到安徽省代表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安徽省省会合肥的热岛效应最为显著,安徽省南部代表城市芜湖的热岛效应强于北部代表城市阜阳,同时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近10年来,安徽代表城市热岛面积和热岛强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合肥热岛强度大于3℃的极端热岛效应有一定缓解。白天大片水体对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作用明显,而夜晚则不明显,甚至成为地表温度的高值中心。夏季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负相关最显著,即提高城市植被覆盖度对降低地表温度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重要影响。 石涛 杨元建 马菊 张丽 罗苏丰关键词:MODIS 地表温度 热岛效应 乡镇区域生态环境气象指标初探 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安徽省来安县区域生态环境气象监测站网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选取了能见度、霾频率、温湿适宜频率和植被覆盖度4个因子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构建了乡镇区域生态环境的气象评价指标(MEI)。对2015年8月至12月来安县各乡镇的MEI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试算验证,结果表明MEI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各乡镇区域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差异和季节变化差异。本文提出的指标适用于乡镇级及以上的行政区域范围内的霾监测和评估,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旨在为乡镇级区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杨元建 孔俊松 吴必文 石春娥 孙怡 宋佑之 盛绍学 王翔 何彬方 宋卫恒 王德山关键词:生态环境 城市化对安徽省极端气温和日较差变化的影响 利用高分辨率陆地卫星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将安徽省气象观测站分成三类-城市站、郊区站和乡村站,统计分析三类站点的日最高、最低气温、日较差的极端值和相对极端值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初步分析了城市化对安徽省气温序列的影响。 吴蓉 杨元建基于器测能见度的霾天气判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8 2017年 利用2015年安徽6个地级市的器测能见度、相对湿度、降水等资料,结合环保部门公布的逐时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资料,通过对PM2.5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关系的分析,初步给出了四个霾的诊断方案,然后利用上述方案进行回算,探讨了基于逐时器测能见度资料确定霾天气的客观标准。结果表明,"排除降水,临界相对湿度(RHc)取90%,器测能见度不超过5 km"作为小时霾的判据,6 h连续为霾算作一个霾日,得到的霾日数较为合理且具有历史延续性。另外,根据该方案得到的各级霾天气也具有较好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因此,该方案是可取的。 石春娥 张浩 马井会 吴必文 王兴 陈汝龙 杨元建关键词:临界相对湿度 PM2.5质量浓度 热带海表风速与海表温度日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微波成像仪(TMI)探测结果,在像元分辨率上同步反演的10年海表温度(SST)和海表风速(SSW)资料,研究了热带地区非降水条件下SSW变化对SST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地区SST日变化显著,SST日最小值多出现在早晨03:00(当地时间,下同)至06:00,日最大值多出现在午后17:00至19:00,SST日绝对振幅为1.9~3.4℃,日相对振幅为5%~7%。SSW变化对SST日最小值和日最大值的出现时间及SST日振幅均有明显的影响,且均呈现出区域性差异。热带地区SST日绝对振幅随SSW增大而减小,当SSW增加至9m/s之后,SST日绝对振幅变化不再明显;二者符合特定的正弦函数关系。在风速小的情况下,暖池区域平均SST日绝对振幅异常减小了0.16℃;在风速大的情况下,秘鲁沿岸区域平均SST目绝对振幅异常增大了0.17℃,且SST随时间变化波动较大。上述研究结果为下一步研究海表感热和潜热日变化打下了基础。 洪星园 傅云飞 冼桃 王雨 杨元建 衡志炜关键词:海表温度 日变化 热带海洋 安徽省雾、霾、晴空天气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使用2008~2012年逐日地面观测资料,揭示了安徽不同地区雾、霾、晴空天气气象条件的差异,指出不同地区要根据本地特点建立雾、霾预报指标和预报方法。3类天气差异最大的地面气象要素是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根据3种天气前一日和当日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分布特征,全省站点可以分为3类:1)从雾、霾到晴空,能见度递增、相对湿度递减,且差异显著,如合肥站;2)雾、霾天的能见度和相对湿度均很接近,但与晴空天差别较大,如阜阳站;3)能见度在雾、霾天无明显差别,但相对湿度在雾、霾天差异显著,如安庆站。地级市测站雾后即霾的可能性较大(大于50%),县城测站雾后即霾的可能性较低(低于25%)。垂直方向,雾时相对湿度随高度下降很快,850 h Pa中位值已降到20%(安庆)和45%(阜阳)以下,霾时相对湿度随高度下降缓慢,850 h Pa中位值仍在60%左右;另外,霾天边界层中上部风切变较小,雾天和晴空天边界层中上部都存在较大的风切变。 石春娥 邓学良 余金龙 张浩 杨元建关键词:气象条件 边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