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中医语言的特征及其对中医翻译的规约被引量:9
- 2015年
- 基于对《内经》文本的语言分析发现,中医语言具有简洁凝练、语言固化、医哲交融与文学表达等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对中医翻译具有潜在的规约性。中医语言言简意赅,使中医翻译面临信息密度过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翻译中降低目标语言的信息密度,使中医术语融入现代科学术语体系,成为中医翻译不可回避的重要现实问题;中医语言亘古不变的固化特点,要求现代中医译者必须精通中国传统医学所特有的医古文体系,才能更为精确传神地用目标语言来表达中医学固有的内涵与思想;由于"医易同源",中医语言具有"医哲交融"的特征,译者在中医翻译中应坚持以意译方法为主要手段,以传达中医医理为主要目标;中医语言多元辞格的广泛使用,增加了中医翻译的难度,译者应结合各修辞格的特征,依据具体语境灵活选择译法。
- 杨勇萍毛和荣章程鹏
- 关键词:中医语言中医翻译语言学《内经》
- 中医英译的文化障碍探析
- 2014年
- 中医学与西医学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其学术体系、思维方式与诊疗方法各异其趣,似乎有不可通约之感。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借助于中国古典哲学建构其理论基础与学术语言,形成了中医理论医哲交融的独特特征。由于古代中国医者与儒士身份同构,医儒身份同一使得中医学的语言表达极具文学色彩。因而,体系迥异、医哲交融及文学表达构成了中医英译的主要文化障碍。
- 杨勇萍姚丽娟毛和荣章程鹏郝建军
- 关键词:中医翻译文化差异文化障碍
- 《内经》修辞格英译的主要原则与策略
- 2017年
- 本文探讨了《内经》修辞格英译的主要原则与策略。《内经》修辞格的英译应遵循三个主要原则:(1)直译优先,尽量保留原文语言形式;(2)意译主导,以忠实传译医理为原则;(3)灵活选择,依据语境灵活选择译法。《内经》修辞格的英译可采取四个主要策略:(1)保留形式,直译优先;(2)罔顾形式,译出本体;(3)变换形式,省译合译;(4)变换形式,增译分译。
- 杨勇萍姚丽娟毛和荣
- 关键词:修辞中医语言中医翻译
- 《内经》修辞格的主要类别与特点被引量:1
- 2015年
- 基于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内经》中广泛使用的主要修辞格可分为五大类,即联想迁移类辞格、结构整齐类辞格、结构简约类辞格、结构变换类辞格与音韵和谐类辞格。《内经》修辞格的使用具有多元性、多面性、重形式、重效果、传承性等特征。
- 杨勇萍姚丽娟毛和荣
- 关键词:修辞格
- 中医英译方法的回顾和总结被引量:2
- 2014年
- 目前中医术语翻译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借译法、释意法、简化法、音译法、造词法、语境法、综合法等。基于有关中医翻译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术语层面全面回顾了中医英译的基本方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以促进中医翻译事业的发展。
- 杨勇萍姚丽娟毛和荣郝建军刘建军
- 关键词:中医英译中医术语翻译方法
- 《内经》的语言特征及其对翻译的规约
- 2015年
- 通过从音韵学、文体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与阐释学等角度对《内经》语言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内经》语言具有如下特征:从音韵学视角看,《内经》形成了"散中带韵"的文体风格;表达风格上,《内经》文本具有简洁凝练的突出特点,体现于省略、指代、单音节词的大量使用上;从词义分析角度观之,《内经》的用词表现出灵活独特和善比同异的特征;从语法特征与语言演变的视角看,《内经》具有语言固化的特点,体现在词法上为词类活用的普遍性,表现在句法上为语序倒置的大量使用;从修辞学视角来看,《内经》善用文学手法表达医学内容,使得《内经》文本具有浓郁的古典文学色彩;由阐释学视角考察,"医哲交融",即医学内容的哲学用语表达,成为《内经》这部医学经典的突出特点。这些都对《内经》的翻译提高了要求,增加了《内经》翻译的难度,导致意译方法成为目前《内经》与中医翻译的主要手段,造成了中医名词术语由于信息密度过大而难以进入现代科学术语体系,使得许多中医名词术语至今难以有规范化、统一性的权威译法。
- 杨勇萍毛和荣章程鹏
- 关键词:语言学中医语言中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