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陶厄氏菌Thauera sp. strain TN9的鉴定及特性被引量:33
- 2013年
- 菌株TN9由耐受高碳氮负荷的好氧颗粒污泥中筛选获得,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脱氮功能基因及胞外多聚物(EPS)方面的研究.根据16S rDNA序列确定菌株TN9的分类地位;通过PCR检测其脱氮相关基因并测序;采用高速离心-乙醇低温沉淀法提取EPS,分别测定了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TN9为陶厄氏菌属(Thauera)细菌.检测获得了nirS、nosZ基因序列,其中该菌株的nirS与Thauera sp.27的相似性为91%,nosZ与Thauera sp.MZ1T的相似性为95%.但是16S rDNA和nirS基因、16S rDNA和nosZ基因之间的系统进化相关性较小.该菌株能够产生EPS,72 h培养物中EPS的蛋白质含量为44.4-50.7 mg/g(TS),多糖含量为16.8-18.6 mg/g(TS),蛋白质和多糖的含量比为2.4-3.0.因此,菌株TN9是一株具有脱氮和EPS分泌能力的陶厄氏菌,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杨华黄钧赵永贵陈国科
- 关键词:THAUERANOSZ胞外多聚物生物脱氮
- 高碳氮负荷下同时脱氮除碳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在4 L反应器中,以补加葡萄糖和硫酸铵的猪场废水为基质,不接种活性污泥,加入粉末状活性炭对废水土著微生物进行预固定.通过批次进水并控制运行条件(逐渐提高COD、NH 4+-N负荷、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曝气量)培养同时脱氮除碳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了该好氧颗粒污泥的脱氮除碳功能及对高碳氮负荷冲击的响应.结果表明,成熟好氧颗粒污泥为土黄色不规则球状,粒径为0.5~3.5 mm.COD和NH 4+-N负荷分别在4.80~12.6 kg.(m3.d)-1和0.217~0.503 kg.(m3.d)-1时,好氧颗粒污泥对COD的去除率>94%,对NH 4+-N的去除率>98%.当COD和NH 4+-N负荷分别提高至15.70 kg.(m3.d)-1和0.723kg.(m3.d)-1并运行4 d后,反应器内絮体激增,颗粒沉降变差并开始破碎,NH 4+-N去除率下降至81.6%.排出部分污泥并降低负荷继续运行,颗粒污泥的NH 4+-N去除率可迅速恢复至98%以上.本研究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同时脱氮除碳功能,可以耐受高COD和NH 4+-N负荷的双重冲击.
- 赵永贵黄钧杨华
-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猪场废水
- 脱氮除碳好氧颗粒污泥培育及微生物群落分析
- 在4L SBR反应器中,以补加葡萄糖的猪场废水为基质,不接种外源微生物,通过批次进水并控制运行条件(逐渐提高COD、氨氮负荷、缩短沉降时间、提高曝气量)使废水内的土著微生物不断富集和自聚集固定,培养出了具有良好脱氮除碳功...
- 赵永贵黄钧杨华
- 关键词:微生物群落分析
- 文献传递
- 陶厄氏菌Thauera sp.strain TN9的初步鉴定及特性研究
- 菌株TN9由耐受高碳氮负荷的好氧颗粒污泥中筛选获得,对该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进行PCR-DGGE和16SrDNA分析,证实TN9是颗粒污泥中的优势菌株,具有脱氮和胞外多聚物分泌能力,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杨华黄钧赵永贵陈国科
- 关键词:养殖业废水处理生物脱氮
- 文献传递
- 一种适于植物毛状根应用的转录因子ChIP-seq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植物毛状根应用的转录因子ChIP‑seq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转录因子ChIP‑seq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毛状根材料固定;(2)细胞核提取及染色质打断;(3)染色质共沉淀;(4)Tn5...
- 黄铭坤张玲胡玉芳冯晨杨华梁琦吕兴斌熊盈
- 远程荧光粉薄膜浓度和厚度对白光LED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10~80 wt%)和不同厚度(0.1~3.1 mm)的远程荧光粉薄膜对白光LED光学性能的影响,为了解不同功率密度激发下荧光粉层的特性,利用大功率LD照射的远程荧光粉层研究了其随功率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远程荧光粉薄膜的工作温度随其浓度和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存在一个适用的最大浓度和厚度。40 wt%(0.2 mm厚度)和0.7 mm(20 wt%)的荧光粉薄膜可实现最优的光学性能,而薄膜的工作温度及温度分布由荧光粉产热量、散热结构及热导率共同决定,这对于未来进一步改善白光LED的光热性能和均匀性具有指导意义。
- 李燕李燕郑怀文杨华于飞于飞杨华杨华
- 一个促进穿心莲内酯积累的ApTrihelix1基因及其应用
- 本发明适用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个促进穿心莲内酯积累的ApTrihelix1基因及其应用,其中,ApTriheli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
- 张玲 黄铭坤 胡玉芳 吕兴斌 冯晨杨华 刘晋跃 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