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吉安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政权
  • 2篇政权建设
  • 2篇个案
  • 2篇国家政权
  • 2篇国家政权建设
  • 2篇保甲
  • 1篇意志
  • 1篇政府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 1篇农民
  • 1篇农民负担
  • 1篇权力
  • 1篇权力扩张
  • 1篇宗族
  • 1篇宗族制度
  • 1篇文本
  • 1篇乡村
  • 1篇乡村社会
  • 1篇乡村治理

机构

  • 6篇宜春学院

作者

  • 6篇杨吉安

传媒

  • 2篇宜春学院学报
  • 1篇民国档案
  • 1篇历史教学(下...
  • 1篇井冈山大学学...
  • 1篇民国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家政权建设视域下的万载县农民负担分析(1931-1945)
2016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自晚清开启的国家政权建设步伐显著加快,逐步完善建设了县、区、乡(镇)、保基层行政组织。国家自上而下递设的行政组织替换了旧有的非正式机构,国家任命的公务人员取代了传统的非正式人员,并担负起管理基层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导致其组织成本、人力成本及事务成本一路高涨。由于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本先天不足,国家转嫁所需经费于农民,兼财政管理混乱、基层公务人员贪污中饱及战争环境下农民力役苛重,致使万载农民的负担格外沉重,呈现出欠债普遍化、口粮严重不足及力役不堪重负的特有社会情形。
杨吉安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基层官员农民负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家视阈下江西万载的新族学被引量:1
2013年
20世纪三十年代初,江西万载的宗族组织借助国家的政治需求纷纷兴办新族学,以规避族产提拨。受国家力量的支配,族学从传统走向了现代。随着国家推广保学,族学款产进而宗族剩余族产为国家盘剥,从而导致了族学的的衰败乃或消失。在此过程中,以宗族为代表的地方社会表现出了强烈不满甚或抗争,但在国家强势话语下,最终顺从了国家政权建设的需求。
杨吉安
关键词:国家意志
文本制度与权力扩张——基于江西万载县族董会制度运作过程的分析(1930—1945)
2013年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西省在基层社会推行族董会制度。作为建构宗族组织制度供给的指导性文件,《各姓族董会简章》将非制度化的传统族权以官方的形式予以制度化认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国民党政权依托族董会制度有力弥补了保甲体制的缺陷,深入渗透至宗族社会具体而微的层面,实现了国家权力的扩张,有效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杨吉安
关键词:基层社会权力扩张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的乡村社会控制功能——以江西万载县为个案
2013年
保甲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的产物,是依据地缘控制乡村社会的一种手段,具有管、教、养、卫的功能。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得到了异常的发展,在组织形态、角色地位、权力意义、结构功能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使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杨吉安
关键词:保甲国家政权建设乡村治理
民国时期湘赣边界保甲制度的实施及其效能——以江西万载县为个案(1934-1945)被引量:1
2012年
19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在江西省率先推行保甲制度,国家政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下延至乡村社会,其根本目的在于反共。抗战爆发后,保甲体制进一步被强化,具有了军队化、警察化乃至特务化的性质,此时防共则成为其首要的中心任务。以湘赣边区的江西省万载县而言,保甲体制在动员和协调乡村社会力量,反对和防范共产党组织发展方面体现了明显的效果。
杨吉安
关键词:保甲制度
宗族制度与国家控制——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西万载县为个案的考察
2014年
国家对宗族制度的认同与控制程度,决定着民国时期宗族的变化趋向与动态特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江西万载县,随着国民党政权建设的日渐加强,国家对宗族的态度从支持逐渐走向否定。面对这种变化,宗族组织也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整合过程,极力谋求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空间。
杨吉安
关键词:宗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