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改清
- 作品数:44 被引量:188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神经肌肉治疗仪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我们采用神经肌肉治疗仪治疗5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组),并将体外治疗作为观察组。发现治疗组患者上肢、手肌力恢复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肩手疼痛止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手背消肿也优于观察组P<0.05),且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胡俊祥杨改清刘淑梅徐明昌
-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
- 环氧化酶基因多态性的相互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基因多态性的相互作用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06~2016-05住院治疗的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9例,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采用光学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PCR法测定COX-1、COX-2基因多态性,对存在阿司匹林抵抗与对阿司匹林敏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分析COX-1、COX-2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关系。结果阿司匹林抵抗组176例,阿司匹林敏感组543例。阿司匹林抵抗组患者女性比例、糖尿病比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敏感组(P<0.05)。两组患者在COX-1、COX-2基因各位点基因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和rs3842787、rs20417相互作用是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COX两个或多个位点基因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阿司匹林抵抗的风险。
- 官瑞磊孙俊梅贺彩红胥丽霞杨改清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抵抗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F-κB和sICAM-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F-κB和s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d、7d、14d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评定入院时、治疗后3d、7d、14d、28d、60d的神经功能缺损和60d后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依达拉奉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且依达拉奉治疗组血清中NF-κB和sICAM-1的浓度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缺血性脑损伤,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和sICAM-1的表达,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 杨改清陈中锋张东亚
-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核转录因子-KAPPA
- 尼麦角林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尼麦角林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4-03—2015-06在我院治疗的60例血管性痴呆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尼麦角林,观察组联合服用尼麦角林及盐酸多奈哌齐,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ADL及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尼麦角林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较高,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 张东亚杨苗苗杨改清
- 关键词:尼麦角林盐酸多奈哌齐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
- 替罗非班序贯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序贯阿加曲班治疗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所致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acute isolated pontine infarction,AIP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发病48 h内入住郑州市中心医院的BAD所致AIPI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序贯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在入院48 h内静脉泵入替罗非班,停用替罗非班4 h前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序贯治疗组在替罗非班组治疗基础上,在停用替罗非班时序贯阿加曲班,持续5 d。主要转归指标为发病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次要转归指标为患者治疗和随访期间的所有不良事件。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4例BAD所致AIPI患者,其中序贯治疗组32例,替罗非班组3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序贯治疗组发病后3个月时转归良好率显著高于替罗非班组(78.1%对50.0%;χ^(2)=5.497,P=0.019)。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优势比2.067,95%置信区间1.343~3.182;P=0.001),而序贯治疗与转归良好独立相关(优势比0.248,95%置信区间0.064~0.957;P=0.043)。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以及发病后3个月随访时均未发生有症状颅内出血事件和死亡。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序贯阿加曲班治疗BAD所致AIPI能有效改善患者转归,且安全性良好。
- 高雯雯杨改清徐志强
- 关键词:脑桥颅内动脉硬化替罗非班阿加曲班
- 一种医用音叉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音叉,医用音叉包括音叉本体和音叉锤,音叉锤包括锤杆和锤头,音叉本体包括底柱和两个叉臂,两个叉臂左右间隔布置,音叉本体的底柱上连接有基座,基座上设有用于与锤杆铰接连接而使锤杆并排布置于音叉本体的左侧或...
- 蒋胶胶杨改清贺彩红徐志强胡琼琼
- 文献传递
- 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患者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尼麦角林片,试验组给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MS)、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MMSE、Mo CA、WMS评分均有所提高,P300潜伏期较前有所缩短(P<0.05)。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MMSE、Mo CA、WMS评分均有所提高,P300潜伏期有所缩短。结论采用尼麦角林联合臭氧大自血灌注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有所改善,疗效优于单用尼麦角林片,可作为脑梗死后改善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
- 李晓昶杨改清胥丽霞吴孟娇
- 关键词:尼麦角林臭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 帕金森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初步探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胱抑素(cys) C水平及其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相关认知指标的关系。方法采集90例PD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史情况,完善相关化验指标、P300测评等,并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PD合并OSAHS组和PD不合并OSAHS组,同时随机选取90例健康中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 PD患者OSAH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 PD合并OSAHS组较PD不合并OSAHS组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cys C水平显著升高,且cys C水平与N2、P3潜伏期呈正相关(均P<0. 05)。结论 cys C、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作为评价PD合并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指标。
- 杨改清张晓艺李晓昶祁萌萌张东亚胥丽霞
- 关键词:帕金森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血清胱抑素C事件相关电位P300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脂联素(ADP)、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尿酸(UA)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138例ACI患者为ACI组。同时选取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ACI组行头颅MRI检查后,根据Pullicino方法计算梗死体积,据结果进一步分为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进一步比较三个亚组中血清ADP、CRP、MMP-9、UA水平,对比分析ACI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与脑梗死病灶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CRP、MMP-9和U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AD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着脑梗死病灶体积的增大,CRP、MMP-9和UA水平亦逐渐升高,各指标与脑梗死体积呈显著正相关;同时ADP水平与脑梗死病灶体积分级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清中CRP、MMP-9和UA水平可能与ACI的发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清ADP可能为ACI的保护性因子。
- 张东亚杨改清张晓艺李晓昶吴孟娇胥丽霞祁萌萌李彩霞
- 关键词:脂联素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尿酸
- 血浆高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缺血性卒中患者(类烟雾病组)95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卒中组)9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94例。检测血浆Hey水平,收集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血浆He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相关性。结果类烟雾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史、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eysteinemia,HHcy)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b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类烟雾病组既往卒中或TIA史的患者构成比以及收缩压和叶酸水平与卒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与对照组比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Hcy[优势比(oddsratio,OR)1.80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48—2.420;P〈0.001]、既往卒中或TIA史(OR3.519,95%CI1.709~7.028;P=0.013)、收缩压(OR1.099,95%CI1.035~1.168;P=0.002)、LDL—C(OR38.473,95%CI6.384~231.842;P〈0.001)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类烟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OR0.025,95%CI0.001~0.768;P=0.035)和叶酸(OR0.779,95%CI0.608~0.996;P=0.047)是其独立保护因素;与卒中组比较,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卒中或TIA史(OR3.280,95%CI 1.664~6.466;P=0.001)、收缩压(OR1.019,95%CI1.002~1.035;P=0.029)是类烟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OR0.845,95%CI 0.750~0.952;P=0.006)是其独立保护因�
- 冯丽红聂贝贝卢宏白蓉杨改清付振强王景涛马兴荣孙桂芳彭涛
- 关键词:烟雾病卒中颅内动脉硬化高半胱氨酸脑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