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银森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轻工技术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眼镜
  • 2篇折射率
  • 2篇透镜
  • 2篇激光
  • 2篇光学
  • 1篇特性分析
  • 1篇透镜焦距
  • 1篇图像
  • 1篇图像测量
  • 1篇图像测量系统
  • 1篇助教
  • 1篇锥体棱镜
  • 1篇望远镜
  • 1篇望远系统
  • 1篇微分
  • 1篇微分方程
  • 1篇像散
  • 1篇内调焦望远镜
  • 1篇镜片
  • 1篇激光束

机构

  • 9篇武汉测绘科技...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10篇林银森
  • 4篇何平安
  • 3篇余模智
  • 1篇仲思东
  • 1篇余长明

传媒

  • 5篇武汉测绘科技...
  • 2篇光学技术
  • 1篇测绘信息与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 3篇1994
  • 3篇199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学转像变倍微分方程的建立及其应用
1996年
建立了光学转像变倍微分方程,并应用于军械瞄准具无焦系统连续变倍过程的分析。
林银森何平安余模智林荔
透镜焦距的CCD图像测量系统被引量:9
1999年
将CCD引入放大率法焦距测量系统中,把CCD当作一把精度很高的"尺子"取代读数显微镜进行"读数",形成透镜焦距的CCD图像测量系统,使焦距测量的光电自动化成为可能。
何平安林银森余模智刘凤兰
关键词:焦距测量CCD图像测量系统透镜焦距
双激光共光路同步聚焦技术被引量:3
1993年
叙述同一光路中双激光获得共焦的原理和特点及其实现技术,并就一实例的设计结果进行评价。
林银森
关键词:共焦折射率
激光束光学系统的变焦理论
1994年
从高斯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与变换规律出发,借助于高斯括号的性质,研究了激光束光学系统的变焦特性,导出了机械补偿式激光束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及补偿点位置方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何平安林银森
关键词:激光束光学系统
全文增补中
“西林”椭圆曲线的特性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对“西林”椭圆曲线作了定最描述,并就其特性进行了分析。作为数字例子,文中最后给出两个实际应用的设计结果。
林银森
关键词:眼镜镜片
高屈光度眼用透镜的非球面化模式
1996年
本文研究高屈光度眼用透镜消除离轴像散的非球面化模式。借助数字例子的设计计算结果表明,眼用透镜的非球面化,不仅使“西林”椭圆曲线的图解技术得到了扩展,而且能利用非球面的偏心率有效控制高级像散,提高视觉成像质量。
林银森林荔
关键词:眼镜
多象幅彩扩器的畸变塌边效应及其抑制
1993年
本文阐述多象幅彩扩器的成象原理,建议高斯光学参数解析式,并着重讨论系统畸变引起的象幅塌边效应及其抑制途径。文中最后就一个实例的设计结果进行了评价。
林银森
透镜折射率的高精度非接触测量方法
1994年
本文在Smith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透镜折射率的方法,真正做到了高精度非接触测量,并使厚透镜及负透镜的折射率测量成为可能。
余模智林银森仲思东
关键词:折射率剪切干涉非接触测量透镜
高精度锥体棱镜的“自差法”检测技术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自差法”检测高精度锥体棱镜的新方法,阐述检测原理与装置,建立检测角度和面形误差的定量判据,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其应用。实践表明,“自差法”检测技术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具有快速准确和简便实用等特点。
殷达安林银森
关键词:锥体棱镜
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设计的CAI软件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阐述了内调焦准距式望远系统设计的 CAI软件研制的必要性 ,说明了软件设计的光学基础。基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用Borland C+ + 4 .5for Windows编程 ,完成了 Telescope Design CAI97软件的设计。教学实践表明 ,该软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光学系统设计的认识 。
何平安高宁余长明林银森
关键词:内调焦望远镜计算机辅助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