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家英

作品数:1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宫颈
  • 9篇宫颈癌
  • 6篇淋巴
  • 5篇肿瘤
  • 5篇淋巴结
  • 3篇注射
  • 3篇注射液
  • 3篇微转移
  • 3篇淋巴结微转移
  • 3篇妇科
  • 3篇CK20
  • 2篇阴道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状瘤
  • 2篇人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瘤
  • 2篇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状瘤病毒

机构

  • 16篇贵阳医学院附...
  • 7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太和医院
  • 1篇贵阳市第四人...
  • 1篇山西省妇幼保...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18篇柏家英
  • 14篇杨英捷
  • 11篇何丽萍
  • 3篇訾聃
  • 2篇杨丰美
  • 2篇周遵伦
  • 2篇朱向阳
  • 2篇贺晓燕
  • 1篇董燕
  • 1篇毕蕙
  • 1篇周琦
  • 1篇张其柱
  • 1篇张小松
  • 1篇杨梅
  • 1篇张志军
  • 1篇李丹青
  • 1篇赵更力
  • 1篇徐弢
  • 1篇陈丽君
  • 1篇任婕

传媒

  • 5篇贵州医药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第十三次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CD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预后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临床特征、预后及可能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TCGA数据库下载宫颈癌病例临床及mRNA测序数据,对样本中SCD表达情况及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EPIA数据库分析SCD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GSEA软件分析SCD基因在宫颈癌中可能的富集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组织中SCD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03)。TCGA数据库中306例宫颈癌患者数据分析显示,SCD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高于腺癌及其他类型肿瘤(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CD低表达组的预后明显优于SCD高表达组(log-rank P=0.0064,HR=1.9,P HR=0.0076)。GSEA分析显示,SCD基因高表达样本主要富集了基底转录因子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信号通路、细胞分裂等。结论推测SCD基因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SCD是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因素,有望成为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李丹青秦源坤柏家英柏家英周远利杨英捷
关键词:宫颈癌预后生物信息学
人工绝经术后性激素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人工绝经术后性激素下降至绝经状态的时间,为人工绝经患者绝经相关症状的管理和干预提供参考数据。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人工绝经术前、后的性激素水平,统计其下降至绝经状态的时间。结果 45例人工绝经患者中,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从术前的(9.12±6.48)IU/L上升至术后7 d的(44.20±16.99)IU/L,黄体生成素(LH)水平从术前的(7.59±6.59)U/L上升至术后7 d的(21.06±11.35)U/L,雌二醇(E2)水平从术前的(488.14±305.44)pmol/L下降至术后7 d的(41.98±26.12)pmol/L。FSH和LH水平持续升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下降并于术后4~5 d到达绝经水平的平台期。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人工绝经术后性激素约在术后4~5 d下降至绝经水平,建议对该类患者术前1~2周开始干预。
郭婷柏家英杨英捷何丽萍姚世惠李姣周波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性激素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态与外阴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为外阴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本研究选取手术切除治疗并病理确诊的30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原位分子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ISH)方法,检测切片中HPV感染情况。结果 30例外阴恶性肿瘤患者中IHC检测HPV表达均为阴性;ISH法检测1例HPV16/18(1/30 3.33%)低度阳性表达,其余均为阴性。结论外阴恶性肿瘤组织中HPV感染率较低,外阴恶性肿瘤发生可能与HPV感染无关。
何丽萍朱向阳杨英捷柏家英姚世惠
关键词:外阴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分子杂交
P16、HPV、CK20在宫颈癌淋巴结微转移中的表达及意义
柏家英
贵州省黔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调查
2011年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针对现状加强对农村已婚妇女生殖健康教育,改善其生活习惯。方法:对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黄丝镇6个自然村的120名已婚少数民族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同期体检的120名城市女职工作对照。常规妇检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PH值、H2O2含量检测、革兰氏染色后油镜下观察,进行阴道微生态学评价(包括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炎性反应状况)。结果:120名黔南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微生态正常者40例。占33.3%,阴道微生态失调80例,占66.7%;乳酸杆茼检出率45%;120名城市体检妇女微生态正常者70例,占58.3%。阴道微生态失调50例,占41.7%;乳酸杆菌检出率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较城市人群差,应加强对农村妇女的健康知识的普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周遵伦周婷婷杨英捷何丽萍訾聃姚世惠柏家英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少数民族妇女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方法与疗效观察
2017年
目的:探究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这两组的手术治疗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较对照组(30.0%)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具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柏家英何丽萍杨英捷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肿瘤
一种妇科肿瘤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科肿瘤取样装置,包括提取筒、推杆和提取主体,所述提取筒呈双层设计,且提取筒内外层之间形成药液腔,所述提取筒表面上开设有与药液腔连通的进液口,药液腔内部活动套装有腔体活塞,腔体活塞靠近提取筒尾部的一侧...
柏家英夏珊姚世惠
文献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局部喷洒及皮下注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淋巴液引流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局部喷洒及皮下注射对宫颈癌术后淋巴液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行肿瘤根治术,术中双侧髂窝放置负压引流。观察组术毕关闭盆腔后腹膜前于双侧髂血管区、闭孔窝、盆底阴道残端处喷洒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术后第3天开始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1 ml,隔日1次,至术后2周。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7天髂窝淋巴液引流量分别为(120±7.84)(、100±4.68)(、70±4.58)(、50±3.26)(、20±0.68)、0、0 ml,引流时间为(4±0.21)d;对照组分别为(180±9.02)(、150±5.74)(、120±6.43)(、80±5.23)(、60±4.96)(、40±9.81)(、10±9.81)ml及(7±0.24)d。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局部喷洒及皮下注射能明显减少宫颈癌患者术后双侧髂窝淋巴液的引流量,缩短引流时间。
訾聃何丽萍杨英捷姚世惠柏家英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宫颈癌根治术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示踪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示踪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方法:宫颈癌手术前12—15h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0.5ml宫颈局部分点注射,术中肉眼和术后病理观察淋巴结示踪情况20例(示踪组)。选取同期常规2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情况及病理结果,评估纳米炭在宫颈癌淋巴示踪中的价值。结果:示踪组术中肉眼观察盆腔区域淋巴结部位均有黑染,示踪成功率为100%;前哨淋巴结(髂内及闭孔)的示踪成功率为90%(18/20),平均每例黑染淋巴结数目(4.80±3.75)枚,比髂外、髂总平均每例黑染淋巴结数目多(P〈0.05)。示踪组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个数(25.85±7.77)枚,与对照组((24.65±7.74)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示踪组检出3例淋巴结转移,位于单侧前哨淋巴结,其中2例转移淋巴结黑染;宫颈及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异型性在显微镜下均可见。结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淋巴示踪剂,其在宫颈癌手术中前哨淋巴结的示踪成功率高,可为研究宫颈癌淋巴微转移及淋巴化疗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何丽萍杨丰美杨英捷姚世惠柏家英
关键词:宫颈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前哨淋巴结
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妇女生殖健康调查(附128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生殖健康问题是全球性严重而潜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生殖道感染是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3]。在我国,农村妇女患病率较高而就诊率低[4-6]。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72.19%,
訾聃何丽萍杨英捷姚世惠柏家英徐弢周遵伦朱向阳张其柱孟宪科刘能群罗琼刘孝芬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妇女健康布依族苗族公共卫生问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