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孔亮
-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胃癌hTERT、Syk表达与分子边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及其切缘组织中hTERT、Syk表达及其分子边界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9例胃癌标本及其切缘组织中的hTERT、Syk的表达。结果(1)hTERT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2%,近端切缘距癌肿4 cm的阳性表达率为0,远端切缘距癌肿3 cm的阳性率为0。(2)Syk在胃癌的阳性表达率为5.1%,肿瘤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率为100.0%。(3)hTERT的阳性表达从癌中心向胃癌周边切缘组织逐渐递减,而Syk则相反,在近端切缘癌中心与癌旁3 cm、4 cm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端切缘癌中心与癌旁2 cm、3 cm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TERT和Syk在胃癌及其周边组织中存在着分子边界,距胃癌中心近端4 cm及远端3 cm是hTERT、Syk的分子边界。
- 周建良张乐鸣朱挺柯孔亮
- 关键词:胃肿瘤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分子边界
- 美兰染料在探测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中的初步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美兰染料在早期胃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中使用的可行性。方法64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胃腺癌,临床分期为cT1NOM0。术中用内镜注射美兰染料,把检出蓝染的淋巴结作为前哨淋巴结。所有患者均实行D2根治性淋巴清扫,对切除的所有淋巴结进行HE染色。结果使用美兰染料检测SLN的检出率为96.9%;敏感性为70.6%。在pT1亚组中,美兰染料检出前哨淋巴结的敏感性为87.5%;在肿瘤直径〈4.0cm的亚组中,其敏感性也为87.5%。结论通过美兰染料的使用可以有较高胃癌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效果。对肿瘤直径较小的胃癌患者,其SLN活检是比较适合的。
- 柯孔亮郭宇戴永平殷科史东波
- 关键词:着色剂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胃肿瘤腺癌
- 乳腺癌手术切缘的hTERT、Syk表达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及其切缘组织中hTERT、Syk表达及其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用SABC、SupervionTM二步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乳腺癌标本及其周边上、下、内、外象限距癌肿1cm、2cm、3cm的切缘组织中hTERT、Syk表达。[结果]hTERT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Syk在乳腺癌组织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免疫组化表明hTERT阳性表达在癌周3cm、2cm、1cm组织到癌组织之间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P<0.001);而Syk的阳性表达从癌周远端到癌中心逐渐减弱(P<0.001)。各象限相同距离的hTERT和Syk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距肿块3cm处是Syk,hTERT的分子边界。[结论]距离肿块3cm可定为乳腺癌安全切除的分子边界。
- 柯孔亮张乐鸣朱挺周建良
- 关键词:乳腺肿瘤脾酪氨酸激酶分子边界
- 乳腺癌hTERT、SYK分子边界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乳腺癌及其切缘组织中hTERT、SYK活性表达、存在的分子边界及其与手术切缘的安全性关系.方法 用SABC、SupervionTM二步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20例乳腺癌标本及其周边上、下、内、外象限距癌肿边缘1cm...
- 柯孔亮张乐鸣朱挺周建良
- 亚甲蓝示踪技术在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通过应用亚甲蓝染料对c T1及c T2a期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检出及分布的研究来探讨评估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应用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100例临床胃癌患者,其中c T1占80例、c T2a占20例,术中将亚甲蓝注射到病灶周围,把最先蓝染的淋巴结进行标记并在体外精确分站后切除下来,分别将切除的染料阳性前哨淋巴结(D-SLN)及区域淋巴结行HE染色(=100)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胃癌患者中,94例检出前哨淋巴结,平均为4.4枚。检出的94例前哨淋巴结中14例有转移。当原发肿瘤位于胃前壁或后壁时,SLN被平均地分布在胃小弯或胃大弯侧;当原发肿瘤位于胃小弯或胃大弯侧时,SLN的主要分布位置与原发肿瘤位置相一致。黏膜层、黏膜下层及T2的SLN转移率即阳性率分别为4.5%、13.3%及40%,肿瘤侵犯至T2层的SLN转移率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高(均<0.05)。SLN活检诊断准确率在T1、T2期分别为97.3%(72/74)和95.0%(19/20),总的诊断精确率为9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灵敏度T1期为66.7%(4/6),T2期为87.5%(7/8),总的灵敏度为78.6%(11/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亚甲蓝示踪技术在T1期及T2期胃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快速、简便、有较高的检出率及准确性,为早期胃癌区域淋巴结清扫提供了临床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柯孔亮戴永平郭宇殷科史东波
- 关键词:胃肿瘤外科学淋巴结
- 结直肠癌孤立性脾转移一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女,57岁。2007年1月因“大便习惯改变3个月”,肠镜检查提示为“乙状结肠癌”收住入院。既往无重要器官疾病史,体格检杏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肠镜及病理活榆提示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胸片及腹部cT榆查均未发现其他部位的远处转移,血清CEA63.21ng/ml。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病理学检查为中分化腺癌,肿瘤浸润至浆膜层(m),无血管和周围神经的侵犯,淋巴结4/t2转移(PN2a),
- 史东波柯孔亮王红卫
- 关键词:脾转移结直肠癌乙状结肠癌中分化腺癌病理学检查结肠癌根治术
- microRNA沉默SMYD3基因对乳腺癌细胞Wnt/β-Catenin通路及c-Myc基因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沉默SMYD3基因后,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Wnt/β-catenin通路和c-Myc基因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SMYD3-microRNA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脂质体法稳定转染MDA-MB-231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SMYD3、Wnt10b、β-catenin、c-Myc mRNA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检测转染效率达到95%以上,实验组SMYD3、Wnt10b、c-Myc mRNA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β-catenin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沉默SMYD3基因可直接或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下调c-Myc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弱肿瘤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转移能力,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基因靶点。
- 张怡王娟娟郭宇戴永平柯孔亮
- 关键词:乳腺癌WNT
- 颈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58例颈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应用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中央区域淋巴结完整切除在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0期)患者,在根治原发病灶的同时联合清扫同侧颈中央区域淋巴结。[结果]颈中央区域淋巴结(或Ⅵ区)淋巴结清扫数目平均2.8枚/例,淋巴结转移率37.93%(22/58)。[结论]原发灶根治+同侧颈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是治疗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一种有效术式。
- 戴永平殷科柯孔亮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
- 乳腺癌肿瘤抑制候选基因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研究
- 2015年
- 探讨人正常乳腺细胞株及不同乳腺癌细胞株肿瘤抑制候选基因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分析其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相关性.运用焦磷酸测序分析4种乳腺癌细胞株和1种人类正常乳腺细胞株中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以及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和Western印迹来检测这些细胞株中TUSC5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正常人类乳腺细胞株存在TUSC5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而4种乳腺癌细胞株存在不同程度高甲基化;在4种乳腺癌细胞株中,激素受体及HER-2表达阴性即三阴性乳腺癌细胞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较非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低;并且乳腺癌的发生可能与TUSC5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有关,乳腺癌TUSC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激素受体、HER-2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其发生的机制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楼婷婷柯孔亮张乐鸣
- 关键词:乳腺癌甲基化焦磷酸测序QRT-PCR细胞株
- 胃黏膜病变组织中hTERT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状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30例胃黏膜多阶段病变组织中hTERT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法和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检测Hp。结果hTERT阳性率及Hp感染率慢性浅表性胃炎为0%(0/25)、20.0%(5/25),萎缩性胃炎为15.6%(7/45)、44.4%(20/45),轻-中度异型增生为500%(6/12)、58.3%(7/12),重度异型增生为55.6%(5/9)、6617%(6/9),胃癌为692%(27/39)、74.4%(29/39)。被检标本hTERT阳性率及Hp感染率均随病变加重而增高(均P〈0.01)。Hp阳性患者hTERT阳性率为55.2%,Hp阴性患者hTERT阳性率为14.3%,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hTERT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阶段,Hp感染可能通过激活胃黏膜上皮细胞端粒酶,使hTERT高表达,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从而促进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 戴永平周建良柯孔亮
- 关键词:胃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