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桑绍龙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情感
  • 2篇指向
  • 2篇考辨
  • 2篇采桑
  • 2篇采桑女
  • 1篇档案
  • 1篇档案分类
  • 1篇档案史
  • 1篇档案史料
  • 1篇档案室
  • 1篇悼亡
  • 1篇悼亡诗
  • 1篇学史
  • 1篇元稹
  • 1篇桑林
  • 1篇诗歌
  • 1篇诗篇
  • 1篇史料
  • 1篇私奔
  • 1篇情感指向

机构

  • 7篇山东工商学院

作者

  • 7篇桑绍龙
  • 1篇胡淑芳

传媒

  • 2篇新闻爱好者
  • 2篇兰台世界(上...
  • 1篇淮北煤炭师范...
  • 1篇时代文学(下...
  • 1篇时代文学(上...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林徽因的诗歌及其对徐志摩的情感
2010年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慕与追求是众所周知的。目前,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在于林徽因是否爱过徐志摩。对此,金岳霖、陈岱孙、陈意、文洁若、费慰梅、陈学勇教授等予以否定;著名学者、现代文学史料专家陈子善先生则认为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有段“令双方都刻骨铭心的爱情”。著名学者韩石山也认为“他们的感情达到了爱的层面”。
桑绍龙
关键词:林徽因情感诗歌文学史料金岳霖陈岱孙
架阁库及其制度在我国档案发展史上的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桑绍龙
关键词:机关档案室架阁库档案史料档案分类军事活动财政档案
论冯延巳词中悲凉情感的寄托指向
2011年
本文主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对冯延巳词中的情感寄托指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冯词中的"儿女伤春怨别之情",并无寄托其忠君爱国之慨,而是抒发了他对自己前途命运的焦虑和愁苦。
胡淑芳桑绍龙
关键词:寄托焦虑愁苦
元稹与韦丛情感考辨——从《遣悲怀三首》等悼亡诗谈起被引量:1
2007年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名威明,行九,世称元九,祖籍洛阳,六世祖迁居长安,唐代著名诗人。韦丛(783--809年),字蕙丛.京兆杜陵人,元稹元配,太子宾客韦夏卿小女。贞元十九年(800年)元稹与韦丛结婚,元和四年(809年)七月,年仅27岁的韦丛病故于长安。同年,元稹作《遣悲怀三首》,元和六年作《六年春遣怀八首》等诗歌悼念韦丛。这组诗凡三十余篇,从追忆生前、伤怀身后,到自嗟身世,真挚感人。
桑绍龙
关键词:元稹悲怀悼亡诗考辨情感祖籍
论晚唐采桑女形象的质变被引量:2
2010年
从先秦时期,采桑女就活跃于文学作品中,她们浪漫多情,美丽动人。在桑林母体的影响下,被有意识的淡化了劳动意味,赋予了浓郁的艳情色彩。本文认为,晚唐时期,采桑女的形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她们消除了艳情色彩,重新回归现实生活,成为普通的劳动妇女形象。
桑绍龙
关键词:晚唐采桑女
“再别康桥”与谁惜别——徐志摩《再别康桥》情感指向考辨被引量:2
2008年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精致的抒情佳作使诗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大多数评论文章认为:作品抒发了诗人“热爱和留恋康桥的情怀”、“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笔者以为,仅仅把全诗的情感指向理解为对一个学校及其自然风光的留恋而忽视其中的爱情因素,乃皮相之见。实际上,这首诗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有密切关系,是一首爱情诗,而非咏物诗。
桑绍龙
关键词:《再别康桥》情感指向考辨爱情诗诗篇
先秦采桑女研究
2007年
探讨“桑林”、“桑中”等词语在古代的一般意义和特殊意义,分析先秦时期采桑女的三种类型,探究出现贵族采桑女和幽约私奔采桑女形象的具体原因。
桑绍龙
关键词:桑林采桑女贵族妇女劳动妇女
共1页<1>
聚类工具0